城市低碳社区建设的多元行动系统及其解释——基于理性行动理论的分析
本文关键词:城市低碳社区建设的多元行动系统及其解释——基于理性行动理论的分析
【摘要】:作为国家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基层环境治理尝试,低碳社区建设仍然有待深入理解。通过来自上海市S村调查的第一手资料,尝试利用科尔曼的理性行动理论解释不同行动者所拥有的资源和采取的不同行动策略,构建低碳社区建设中的多元行动系统。研究发现:低碳社区建设内外部环境中的技术资源、经济资源、人力资源等分属于不同的行动者,高效率利用这些资源需根据不同行动者的特征出发,设置共同遵守的规范。多元行动系统的分析和解释揭开了低碳社区建设政策执行过程和行动者的互动行为,而S村居委会通过注册民办非企业的方式实现了法人行动,在整个多元行动系统兼具枢纽角色,从而实现了科尔曼理性行动理论和实践意义中的法人行动。
【作者单位】: 华东理工大学;青海大学;
【关键词】: 科尔曼 理性行动理论 低碳社区 法人行动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青海省民族互嵌型社区的现状及建设路径研究》[编号:15BSH117]的部分成果
【分类号】:D669.3
【正文快照】: 、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城市环境问题受到政府和社会的普遍关注,全国上下都在寻找解决城市环境治理问题的策略。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11]41号)有关工作部署,2014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决定组织开展低碳社区试点工作,是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文学;王莉仙;;基于2008—2011年国家科学基金的国内低碳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3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纪晓岚;王世靓;;城市低碳社区建设的多元行动系统及其解释——基于理性行动理论的分析[J];湖湘论坛;2016年06期
2 徐镇强;何彩英;;基于一级学科的公安学建设水平管窥——以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据为研究视角[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许诺;;我国碳排放研究现状的文献计量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6期
2 乔海曙;谭烨;;2002—2010年中国碳金融研究文献分析[J];经济与管理;2011年08期
3 邓金堂;许诺;;我国低碳经济领域研究现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情报杂志;2011年01期
4 姜春林;张春博;胡志刚;;回眸与展望:《中国行政管理》文献计量分析——基于CSSCI(1998-2009)数据[J];中国行政管理;2010年08期
5 庄贵阳;;节能减排与中国经济的低碳发展[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8年05期
6 赵良英;周佳贵;;我国图书情报文献学研究的现状与趋势——近十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图书情报文献学科研立项的统计分析[J];情报科学;2007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戴丽;;建设低碳社区 改变生活方式和习惯[J];节能与环保;2014年03期
2 宋蕾;;低碳社区行动能力评估:从行为转变到社区系统转变[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3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娜;张波;;北京市低碳社区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A];2012管理创新、智能科技与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2 吕东旭;李沛;赵虎;丛喜静;;低碳社区规划策略研究[A];2014(第九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S03中外生态城市理论与趋势[C];2014年
3 瞿肖怡;张志军;李莉;;科技引领低碳生活 全力打造低碳社区[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三)[C];2010年
4 朱雪梅;江海燕;肖荣波;刀瑞;;国外低碳社区最新研究进展及启示[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朱琳yN;;生态低碳社区规划——以上海市青浦区徐泾东站大型居住社区为例[A];2011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1年
6 熊贝妮;;低碳社区的规划与实践——以武汉百步亭社区建设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程晖;低碳社区试点方案“提速”[N];中国经济导报;2013年
2 本报记者 潘俊强;低碳社区好不好,要看群众认不认[N];人民日报;2013年
3 记者 杨汛;低碳社区三年内建100家[N];北京日报;2014年
4 本报实习记者 田家广;北京拟建低碳社区[N];北京科技报;2010年
5 赵志兵;天骄街道办事处努力打造幸福、文明、数字、低碳社区[N];鄂尔多斯日报;2010年
6 通讯员 李春瑞 胡帅;南新村努力建设节能环保低碳社区[N];张家口日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陈瑜;“规划设计管理缺位,低碳社区成了标签”[N];科技日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王雪梅 赵宇清;“低碳社区试点”引领健康生活[N];黑龙江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钱丽;低碳社区贵阳有条件走在全国前面[N];贵阳日报;2011年
10 通过员 杨富宝;剑川与瑞士合作实施沙溪低碳社区建设[N];大理日报(汉);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亚男;低碳社区建设评价体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2 李学震;低碳社区建设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3 庄雪松;低碳社区规划实施绩效评价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4 赵亚星;西北城市低碳社区适宜性规划策略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年
5 赵思琪;我国低碳社区评估指标体系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5年
6 宋娟;关于绿色低碳社区的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2年
7 高健;社区低碳化与城市低碳社区的建设[D];黑龙江大学;2014年
8 杨小菊;基于ISM的低碳社区建设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9 郭瑶;“城中村”转型低碳社区的理论构架与实施策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6556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655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