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美日同盟的不稳定性及美国的应对

发布时间:2017-08-13 05:03

  本文关键词:美日同盟的不稳定性及美国的应对


  更多相关文章: 美日同盟 美国战略 不稳定性 同盟困境


【摘要】:冷战结束之后,美日同盟的不稳定性凸显,主要体现为军事同盟的性质无法满足当前时代的安全需要,内在的不平等性和"欠制度化"也使其效能不足。同时,日本国内政治的变化、美日国家利益的差异和历史问题等因素也影响着同盟的稳固。2015年4月,美日通过了新的防卫合作指针,以图增强时代适应性、推动同盟转型,其思路有两个方面:一是推动日本以"再军事化"为核心的所谓国家"正常化",让日本分担更多的同盟责任;二是把日本"拴在"美国的战略轨道上,继续服从于其霸权战略。但是,美国的举措将继续受制于日本国内政治,并使得同盟管理更趋复杂。同时,美国通过改变手段继续寻求控制日本的国家战略方向,并推动同盟向"基于中国威胁"转型。
【作者单位】: 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
【关键词】美日同盟 美国战略 不稳定性 同盟困境
【基金】:2015年国家留学基金委访问学者项目“美国政策精英对日本安全角色和美日安全合作的观点”(项目编号:201508310037)的成果
【分类号】:D871.2;D831.3
【正文快照】: 美日同盟是美国亚太战略的基石,“是其对亚太地区正在进行的战略再平衡的核心”1。奥巴马政府甚至将美日同盟提升到全球层次,称其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2,“确保着地区与世界未来的和平与繁荣”3。但是,自冷战结束以来,美日同盟越来越不适应新的地区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f^;王立名;;冷战后美日同盟:从“漂流”到强化[J];现代日本经济;2006年03期

2 贾秀栋;;美日崛起比较及启示[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3 刘江永;美日重建安全体制与中美日关系[J];外交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4 任东来;形成中的美日轴心及其对东亚的影响[J];战略与管理;1996年05期

5 郭震远;日本新安全战略与今后的中美日安全关系[J];和平与发展;1997年04期

6 张国庆;美日韩:围绕“朝核”同床异梦[J];新闻周刊;2003年31期

7 袁智兵;美日“小北约”透视[J];时事报告(大学生版);1999年01期

8 陈先才;;当前美日对台战略的困境[J];统一论坛;2007年06期

9 谈家水;;1972年前美日同盟“涉台”政策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10 毕世鸿;;当前美日两国在改善对缅关系上的合作与竞争[J];和平与发展;201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夏立平;;中美日如何争取共赢和避免安全困境[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7年

2 冯昭奎;;中美日博弈的辩证法[A];中国中日关系史研究·2012年第1期(总第106期)[C];2012年

3 孙云;;美日台海政策新动向[A];2006海峡两岸发展论坛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战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王]N生;“美日+1”难成气候[N];解放日报;2012年

2 刘军红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假道伐虢:中美日的力学博弈[N];中国国防报;2013年

3 ;美日韩外长举行会谈 称坚决应对朝鲜挑衅[N];东方早报;2014年

4 特约撰稿人 庞中英;日本的“中美日三角梦”[N];东方早报;2009年

5 本报驻华盛顿记者 夏晓阳;美日首脑会晤:“演戏给中国看”[N];文汇报;2013年

6 本报驻日本记者 田泓 本报驻美国记者 李博雅;美日因“绑架问题”怄气[N];人民日报;2013年

7 本报驻美国记者 李博雅 本报驻韩国记者 万宇 本报驻日本记者 刘军国;美日韩磋商朝核问题[N];人民日报;2013年

8 丁建庭;建议美日从孔子智慧中得到启示[N];南方日报;2014年

9 驻东京记者 刘洪亮;美日同盟欲构筑“中国包围网”[N];文汇报;2011年

10 辞河;对美日要挥拳头[N];世界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杜峰;美日同盟与东北亚安全[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明德;冷战结束后美日同盟的调整及对中国的影响[D];延边大学;2015年

2 程美吉;冷战后美日韩三边协调机制及其困境[D];延边大学;2015年

3 金川;论中国崛起对美日同盟的影响[D];外交学院;2016年

4 马艳斌;中国崛起背景下的美日同盟研究[D];燕山大学;2016年

5 牛建;美日同盟中的自主—安全交易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6 张明;美日联盟的强化与国际化趋势[D];外交学院;2005年

7 王晓珂;21世纪初美日同盟关系中的中国因素[D];外交学院;2012年

8 李彩风;冷战后美日同盟与美韩同盟的差异性比较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9 王雪燕;美日同盟的重新定义及其对中国安全的影响[D];延边大学;2005年

10 马琳;比较分析冷战后的美日与美韩军事同盟[D];外交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6654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6654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49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