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国际政治中的软权力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16-07-08 09:06

  本文关键词:国际政治中的软权力因素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苏州大学》 2008年

国际政治中的软权力因素研究

郭玲  

【摘要】: 权力理论是国际关系领域的重要理论,也是影响国家行为的核心变量之一,主流的国际关系理论无一不对权力进行探讨。但是,自冷战结束以来,权力性质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国际关系理论界在研究中将权力区分为硬权力和软权力。冷战结束以后,随着国际政治的变化,整个世界联系的更加紧密,相互依赖的国际环境使动用硬权力代价变得高昂,军事力量与经济力量不再象以往那么奏效,动用军事力量不仅代价太大,而且也未必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经济制裁也变得得不偿失。核武器的出现使战争形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核战争将导致任何国家都难以承受的后果,从而制约战争的爆发。当今时代,常规战争的代价也越来越大。相反,通过让另一些国家认同自己的文化、价值观等从而达到自己的目标更加受欢迎,软权力的重要性凸显,硬权力的重要性相对下降,软权力理论正是在这一国际环境下被提出的。软权力理论虽然是国际政治中的重要理论,但是,软权力的行使不能离开硬权力而单独存在,软权力理论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D80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7
  • 导论7-11
  • 一、选题的缘起和意义7
  • 二、选题的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7-9
  • 三、选题的结构和研究方法9-11
  • 第一章 权力与软权力11-21
  • 第一节 权力11-15
  • 一、权力概念的产生11-12
  • 二、权力的定义12-13
  • 三、权力的内容13-15
  • 第二节 软权力15-21
  • 一、软权力理论的产生15-16
  • 二、软权力的定义16-17
  • 三、软权力的内容与特征17-21
  • 第二章 国际政治中软权力因素上升的原因21-36
  • 第一节 国际环境的变化使硬权力的使用受到限制21-27
  • 一、相互依赖的国际环境使硬权力的使用受到了限制21-23
  • 二、国际竞争由军事力量的竞争转化为综合国力的竞争23-24
  • 三、文化等非物质因素在综合国力竞争力中的重要性提高24-27
  • 第二节 战争形式与成本的变化使硬权力的使用受到限制27-31
  • 一、核战争将导致任何国家都难以承受的后果27-28
  • 二、战争的巨大代价迫使对抗双方尽量避免战争28-29
  • 三、恐怖主义使硬权力无所适从29-31
  • 第三节 信息革命的成功使软权力的作用凸显31-36
  • 一、信息革命影响国际政治发展的方向31-32
  • 二、信息革命使经济硬权力的使用得不偿失32-34
  • 三、信息革命的成功引发软硬权力变位34-36
  • 第三章 软权力理论的启示与局限性36-45
  • 第一节 软权力理论的启示36-39
  • 一、国家安全的内容拓展了36-37
  • 二、信息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增大了37-38
  • 三、文化软权力建设不容忽视38-39
  • 第二节 软权力理论的局限性39-45
  • 一、忽视了文化成为软权力的条件40-41
  • 二、没有提出软权力的衡量标准41-43
  • 三、软权力难以离开硬权力而单独存在43
  • 四、以美国为中心的软权力理论不具备普适性43-45
  • 结论45-47
  • 参考文献47-50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目录50-51
  • 致谢51-52
  • 详细摘要52-53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窦强;中国与日本韩国服务贸易合作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百灵,周荫祖;关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思考[J];当代财经;2002年09期

    2 巨乃岐,张志国;信息时代国家安全战略论要[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3 贺颖,周际翔,项玫;浅析国家“软权力”理论[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4 俞新天;妥善处理国家利益与全人类共同利益的关系[J];国际观察;2005年03期

    5 朱峰;浅议国际关系理论中的“软权力”[J];国际论坛;2002年02期

    6 张晓慧;“软实力”论[J];国际资料信息;2004年03期

    7 肖欢;;冷战后美国软实力的下降及其启示[J];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03期

    8 刘贝凡;美国对外经济制裁的实现形式分析[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9 姜奇平;软实力的文化分析[J];互联网周刊;2004年27期

    10 张志越;赖海榕;刘承礼;;软实力的概念及其对我国的政策意涵[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齐长安;软国力竞争与中国的战略选择[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2 皋艳;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化软权力建设[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4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焦得刚;;国际关系三大主流学派的权力观及其比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2 王利涛;;软力量概念再辨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3 孔令刚;;中华文明与中国发展模式——文化“软实力”的国际比较研究[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4 储召锋;;软权力的思想演进——从修昔底德到约瑟夫·奈[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5 王存奎;略论中国近代外交思想中的均势观[J];安徽史学;2003年04期

    6 唐世刚;;新农村建设视野下农村文化安全建设现状与对策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6期

    7 刘艳房;;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国家形象战略的调整[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8 林钟高;于鑫;吴玉莲;;全球会计治理框架下的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9 晏方明;;印度在南亚“核政治”中的利弊浅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10 姜丽丽 ,周士新;浅析美国和伊斯兰世界的矛盾根源[J];阿拉伯世界;200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丽萍;;关于中国政治话语传播的几点思考[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魏超;;中国军队的软实力与战略传播[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熊富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战略意义:三大宏观视角[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4 孔令刚;;文化“软实力”与发展“硬道理”——文化“软实力”的国际比较研究[A];安徽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学术年会哲学学会专场——“科学发展观与安徽崛起”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张海滨;;气候变化与中国国家安全[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危机影响下世界格局的变化与调整”国际关系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6 张勇;;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资源禀赋特点论析——基于软实力理论框架的思考[A];世界城市北京发展新目标——2010首都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王志慧;;浅论全球化背景下科技与人文关系[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8 李雪平;;从国际法角度论中国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国际化[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七)[C];2008年

    9 罗阳富;;试论外传播中历史文化的实施策略[A];贵州省写作学会2007年务川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林钟高;徐虹;;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价值分析与国家利益的调整——基于国际制度合作论的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舒盛芳;大国竞技体育崛起及其战略价值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胡洁;建构视角下的外宣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吴瑛;中国话语权生产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廉晓敏;俄罗斯国家形象的构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王传友;北京奥运会社会价值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熊文;新地缘政治经济框架的建模与模拟[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徐维余;外资并购安全审查法律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王娟娟;合作与纷争:艾森豪威尔时期美英核关系考察[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策;分析折中主义与后冷战时代东亚安全[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彭琪;冷战后国际格局变迁与蒙古外交政策选择[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田斌;儒家文化与中国国家形象重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周明丽;中日韩三国合作的社会文化基础与东亚文化共同体的构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常笑;中日邦交正常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王纯;简析冷战时期苏联对阿拉伯国家文化战略中文化认同的缺失[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黄训;伊斯兰会议组织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安德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的协调机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姚宏伟;“新闻自由”与“权力的媒介”[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郑闯;镜像与他者:《印度时报》涉华报道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缑先锋;;中日服务贸易发展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商业研究;2010年10期

    2 徐博;周冠男;;金融危机下中日韩金融合作的困境与对策[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9期

    3 杨强;;东北亚区域合作中的大国因素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年10期

    4 范丰臻;;第三产业与服务业的区别[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7期

    5 胡昭玲;;中、日、韩三国产业的互补性与竞争性——基于对外贸易的分析[J];东北亚论坛;2007年01期

    6 赵明;;中美服务贸易比较与我国对策选择[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7 孙辉,王传宝;相互依赖、全球化与南北关系[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8 李红艳;;服务业增加值比重[J];数据;2011年07期

    9 杨圣明;;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和总体思路研究[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10 李莹;;日本服务贸易的发展及启示[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7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赵东亮;中国的外汇储备与货币供应量增长的关系[D];河南大学;2011年

    2 贾晶;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水平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3 李莹;中日韩服务贸易发展的比较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7年

    4 赵雅斐;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评价及对策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5 马承文;东盟五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6 李丹;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7 刘丽;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变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关世杰;试论二十一世纪的中西文化交流[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5期

    2 郑百灵,周荫祖;关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思考[J];当代财经;2002年09期

    3 张剑荆;“北京共识”与中国软实力的提升[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年05期

    4 托马斯·迈尔;媒体社会与社会民主党的选举战略[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1999年02期

    5 夏立平;美国对华战略及其内在矛盾[J];当代亚太;2004年02期

    6 黄松赞;简论“新加坡特色”[J];东南亚研究;1992年Z1期

    7 张辉;意识形态还没有终结[J];读书;1995年08期

    8 王沪宁;作为国家实力的文化:软权力[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03期

    9 倪世雄;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新发展——学派、论战、理[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10 王沪宁;文化扩张与文化主权:对主权观念的挑战[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智;试论美国的文化外交:软权力的运用[J];太平洋学报;2004年02期

    2 魏范京;;软权力概念的争议[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11期

    3 赵树森;;经济视角下的软权力与中国的和平发展[J];亚非纵横;2007年05期

    4 约瑟夫·奈,吴畏;布什软了[J];商务周刊;2005年06期

    5 蔡拓;;软权力的本质规定[J];中国报道;2008年07期

    6 李晓明;国家形象与软权力——论运用非军事手段维持增进国家的对外影响力[J];太平洋学报;2002年04期

    7 唐信祥;如何赢得下属的认同[J];领导科学;2003年22期

    8 宋效峰;试析中国和平崛起中的软权力因素[J];兰州学刊;2005年03期

    9 宋效峰;试析中国和平崛起中的软权力因素[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10 刘志强;刘迎;;对“软权力”概念的探讨[J];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2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谷琳;霍滨;;浅议导入软权力塑造我国政府形象的必要性[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年

    2 王义桅;;公共外交与中国软权力的崛起[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7年

    3 马华;;高校图书馆办公室主任软权力初探[A];陕西省图书馆学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与全国图书馆部室主任工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郭洁敏;;当前我国软力量研究中若干难点问题及其思考[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8年

    5 杨鲁慧;;和谐世界:中国对外战略的新视野[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舒盛芳;;体育软实力及其构成要素和价值预判[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7 余玉花;;论软实力观[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8年

    8 林立公;魏书胜;;中国共产党组织文化力的历史传统及其现实提升[A];文化现代化的战略思考——第七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刘峰;;试论毛泽东领导思想的精华——兼论卓越领导的特质与领导艺术[A];研究领导科学 实现科学领导[C];2008年

    10 杨艳;张扬;;大国崛起的新要素:信息技术与信息力量[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道生;[N];贵州政协报;2005年

    2 哈佛商学院教授 约翰·奎尔奇(JOHN QUELCH) 译者/刘彦 梁艳梅;[N];中国证券报;2005年

    3 周锡冰;[N];市场报;2005年

    4 约翰·奎尔奇(John Quelch);[N];国际金融报;2005年

    5 孙玉生;[N];人民公安报;2006年

    6 内森·加尔代尔;[N];21世纪经济报道;2004年

    7 李巍;[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8 实习记者 周泓洁;[N];贵州政协报;2004年

    9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 王义桅;[N];文汇报;2002年

    10 上海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助理、副研究员 蒯大申;[N];文汇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玲;软权力与中美文化交流[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2 于朝晖;整合公共外交[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3 李辽宁;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吴晓萍;从国际公共产品的提供看大国软权力的获得[D];外交学院;2011年

    5 丁磊;国家形象及其对国家间行为的影响[D];南开大学;2009年

    6 吴晓萍;从国际公共产品的提供看大国软权力的实现[D];外交学院;2012年

    7 曹迪;国家文化利益视角下的中国语言教育政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董晓倩;论政府软执行力[D];吉林大学;2012年

    9 黄小广;港美经济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10 简军波;权力与合法性[D];复旦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黎红霞;战后日本文化软权力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2 孟尽美;论日本软权力中的国民意识因素[D];青岛大学;2010年

    3 曹怡;欧盟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软权力影响[D];复旦大学;2011年

    4 房桦;外交视阈下中国软权力的构建思路研究[D];中共上海市委党校;2010年

    5 任伟;关于应用软权力提升中国国际地位的思考[D];湖北大学;2011年

    6 安野;中国在非洲软权力问题的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7 李倩;软权力视角下的欧盟地中海政策评析[D];山东大学;2011年

    8 赵雷;合法性、话语权与外交软权力的实现[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9 孙莹;软权力视角下中国国际制度话语权的问题及出路[D];山东大学;2011年

    10 皋艳;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化软权力建设[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国际政治中的软权力因素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671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671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537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