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资源配置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国政治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资源配置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政治治理现代化 政治资源配置 逻辑价值 现状 优化配置
【摘要】: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第五个现代化”。它是在全面、深刻反思转型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与问题,拷问治理难题和考量治理现实状况的基础上,对我国今后改革发展方向的高度概括和总体部署。它强调通过整体性的制度完备和完善,来促进各层次、各领域的民主治理、依法治理和科学治理,而政治治理现代化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如何通过对政治资源各要素的统筹化安排及协同化创新,来优化政治资源配置进而推进政治治理现代化进程,已经成为我国政治治理现代化建设进程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本文以行为主义政治学的“政治资源”为研究主题。首先,运用文献综述法和比较研究法,来对当前国内外学者关于政治资源及其配置的研究进行综述说明,在充分借鉴以往关于政治资源配置研究成果并结合当前我国治理现实与治理目标的基础上,对政治资源及其配置的涵义、特征、主要机制及优劣标准予以说明。其次,以系统分析法与功能分析法来分析各类政治资源对政治系统的功能及其作用方式,梳理出政治资源配置与政治治理现代化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来分析不同层次类型的政治资源在推进政治治理现代化进程中所起的逻辑价值。最后,宏观上分析了当前我国政治资源配置的主要成就、问题、原因,认为可以从优化政治主体、政治制度、公共财政、政治意识形态、政治信息资源五位一体的政治资源配置格局,来实现我国政治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资源优化配置路径。本论文旨在对政治资源优化配置在推进政治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逻辑价值及其实现路径进行宏观性研究论证。主要从以下几个主要部分进行论证和分析:1.政治治理现代化与政治资源配置的逻辑关系。通过对政治治理现代化与政治资源及其配置的概念、特征、分类、标准分别阐述,来进一步地探讨两者之间存在的逻辑辩证关系。2.当前我国政治资源配置的现状分析。结合政治资源的分类情况,就当前我国政治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主体资源、制度资源、公共财政资源、意识形态资源、政治信息资源配置的主要成就和问题予以宏观论述,从整体上对我国当前政治资源配置的现状进行认识和把握。3.当前我国政治资源配置欠优的原因探讨。重点针对当前政治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的政治资源配置主体能动性“不足”、政治制度资源配置“失衡”、政治意识形态资源配置“粗放化”、政治信息资源配置体制单一的问题,来从五个方面来解释问题存在的原因。4.以优化政治资源配置来推进我国政治治理现代化进程的实现路径。建议通过优化政治参与主体、政治制度、政治意识形态、公共财政、政治信息资源的配置及彼此间的协同创新力,来推进我国政治治理现代化的实现进程。
【关键词】:政治治理现代化 政治资源配置 逻辑价值 现状 优化配置
【学位授予单位】:西华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21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1
- 第一章 绪论11-22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11-15
- (一) 研究背景11-12
- (二) 研究意义12-15
- 二、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15-19
- (一) 选题国外研究现状及评述15-16
- (二) 选题国内研究现状及评述16-19
- 三、研究的方法19-20
- (一) 文献综述法19-20
- (二) 比较研究法20
- (三) 系统分析法20
- 四、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20-22
- (一) 创新点20-21
- (二) 不足之处21-22
- 第二章 政治治理现代化与政治资源配置的关系22-43
- 一、政治治理现代化的基本内涵、特征与评估标准22-28
- (一) 政治治理现代化的科学内涵22-23
- (二) 政治治理现代化的基本特征23-26
- (三) 政治治理现代化的评估标准26-28
- 二、政治资源配置的科学内涵、机制与基本原则28-39
- (一) 政治资源的科学内涵、类型与特点28-35
- (二) 政治资源配置的科学内涵35
- (三) 政治资源配置的主要机制35-38
- (四) 政治资源配置的基本原则38-39
- 三、政治治理现代化与政治资源配置的关系39-43
- (一) 政治治理现代化应当是政治资源配置相对合理的政治状态39-40
- (二) 政治治理现代化推进的过程本身就是政治资源配置不断优化的过程40
- (三) 政治资源配置的不同状态往往形成不同的政治治理形态40-41
- (四) 政治资源配置手段与方式的科学化是实现政治治理现代化的必然选择.41
- (五) 政治治理现代化与政治资源优化配置相辅相成、互相促进41-43
- 第三章 当前中国政治治理现代化进程中政治资源配置的现状43-54
- 一、当前中国政治治理现代化进程中政治资源配置的主要成就43-46
- (一) 主体资源实现公民资格、参与意识、能力及组织化的四维发展43
- (二) 政治制度资源配置实现实践性、价值性与时代性的相统一43-44
- (三) 公共财政资源配置实现市场配置为基础,财政宏观间接调控为辅的逻辑44-45
- (四) 意识形态资源配置实现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特色意识形态构建体系45
- (五) 政治信息资源配置实现政府为主导下的信息化体系发展45-46
- 二、当前中国政治治理现代化进程中政治资源配置的主要问题46-54
- (一) 政治资源配置主体能动性“不足”46-47
- (二) 政治制度资源配置“失衡”47-48
- (三) 公共财政资源配置法制化“孱弱”48-50
- (四) 意识形态资源配置“粗放化”50-51
- (五) 政治信息资源配置体制单一51-54
- 第四章 当前中国政治治理现代化进程中政治资源配置欠优的原因54-60
- 一、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54-55
- 二、治理问题的复杂化与治理形势严峻化并存55-56
- 三、公民主体获取政治资源及参与政治活动能力存在差异56-57
- 四、政治资源被腐败“侵蚀”57-58
- 五、政治资源配置手段间的协调性不足58-60
- 第五章 中国政治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资源优化配置60-74
- 一、优化政治资源配置以推进政治治理现代化进程60-64
- (一) 主体自由而全面发展是政治治理现代化的内源动力60-61
- (二) 政治制度资源优化配置是政治治理现代化的制度保障61-62
- (三) 公共财政资源优化配置是政治治理现代化的物质基础62-63
- (四) 政治意识形态资源优化配置是政治治理现代化的内驱力63
- (五) 政治信息资源优化配置是政治治理现代化的技术支撑63-64
- 二、中国政治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资源优化配置实现路径64-74
- (一) 发展和完善多中心协同的治理主体体系65-66
- (二) 围绕政治权力与公民权利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66-68
- (三) 完善公共财政体制框架和优化财政运作模式68-69
- (四) 加快马克思主义话语主导权下的意识形态中国化建设69-70
- (五) 推进电子政务工程及公共信息法治化治理70-72
- (六) 提升政治资源协同创新力构建政治资源协同配置机制72-74
- 结语74-75
- 参考文献75-79
- 致谢79-82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8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荣;刘光顺;;中国族际政治治理的历史传统[J];学术探索;2008年02期
2 董琼华;;论人类社会政治治理的三个阶段[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3 彭前生;;应然政治逻辑中的政治治理[J];湖北社会科学;2011年07期
4 常永达;;中国天下为公的文治理想——基于古代政治治理的角度[J];重庆行政(公共论坛);2014年01期
5 王海峰;;当代中国对豪华办公大楼的政治治理[J];知识经济;2009年12期
6 戴长征;;当代中国基层政治治理的新变化和新挑战——基于城乡自治体制的思考[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7 潘兴明;;英帝国政治治理评析——差异化治理模式及效应考察[J];史学集刊;2013年05期
8 易如;;论武力、政治和道德在政权中的作用[J];理论界;2009年09期
9 王晓敏;政府信息化给政府管理带来的机遇及挑战[J];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10 王鹏翔;;德治与法治的政治治理应用及契合点分析[J];今日中国论坛;2012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戴长征;;当代中国基层政治治理的新变化和新挑战——基于城乡自治体制的思考[A];遵义市基层组织与基层民主建设研究[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西北政法学院教授董和平;关于宪政概念的再认识[N];法制日报;2003年
2 大连海事大学 闵雪 薛忠义;深刻理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内容[N];大连日报;2014年
3 李惠斌 王吉林;政府创新的一个文本[N];学习时报;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马永钊;宁夏回族农村地区“坊”内政治治理互动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2 张海洋;中国政治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资源配置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16年
3 丁涛;试论黄宗羲政治治理模式[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6855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685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