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深化中俄罗斯创新驱动发展的国家治理机制研究
本文关键词:转型深化中俄罗斯创新驱动发展的国家治理机制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俄罗斯 转型深化 创新驱动发展 国家治理机制
【摘要】: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开始了大规模的转型进程。在“休克疗法”的帮助下,俄罗斯由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成为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初期,国家各项事业百废待兴,俄罗斯凭借着能源优势实现了经济的增长。然而,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能源型发展方式的弊端也开始逐步显现,最终成为俄罗斯经济发展的障碍。为实现国家的复兴,俄罗斯必须着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即从原料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进入到转型深化时期,俄政府、市场以及公民社会都在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实现提供现实保障。同样,创新驱动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也为国家治理机制的完善、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动力源泉。但是,在向创新型发展道路转变的同时,俄罗斯国家治理仍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内部及外部问题。为此,俄政府通过提升政府的执政能力、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以及整合社会结构等方式,力求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在当今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中,俄罗斯唯有将国家治理与创新发展有机结合,才能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及健康的发展,国家才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俄罗斯 转型深化 创新驱动发展 国家治理机制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751.2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Аннотация5-9
- 绪论9-18
-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9-10
- 二、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10-15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15-16
- 四、论文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16-18
- 第一章 理论基础18-29
- 第一节 创新驱动发展理论18-21
- 一、创新驱动发展的理论内涵18-19
- 二、创新驱动发展的必要性19-21
- 第二节 国家治理机制理论21-24
- 一、国家治理机制的内涵21-22
- 二、国家治理机制的功能22
- 三、国家治理机制的目标22-24
- 第三节 创新驱动发展与国家治理机制的互动关系24-27
- 一、创新驱动发展对国家治理机制构建的影响24-25
- 二、国家治理机制对创新驱动发展的影响25-27
- 三、创新驱动发展与国家治理机制的内在关系27
- 本章小结27-29
- 第二章 转型深化中俄罗斯创新驱动发展的国家治理机制演进29-47
- 第一节 俄罗斯创新驱动发展的国家治理机制的演化路径29-41
- 一、普京时代俄罗斯创新驱动发展的国家治理机制29-35
- 二、梅普时期俄罗斯创新驱动发展的国家治理机制35-39
- 三、新普京时代俄罗斯创新驱动发展的国家治理机制39-41
- 第二节 俄罗斯创新驱动发展的国家治理机制的特征41-42
- 一、政府在创新驱动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41-42
- 二、政府与市场的良性互动42
- 三、公民社会在创新驱动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42
- 第三节 俄罗斯创新驱动发展的国家治理机制的机理42-45
- 一、强政府的构建与创新发展战略的协调43-44
- 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与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44-45
- 三、公民社会的建设与创新型社会的发展45
- 本章小结45-47
- 第三章 转型深化中俄罗斯创新驱动发展的国家治理内部机制分析47-56
- 第一节 转型深化对俄罗斯创新驱动发展的国家治理内部机制提出新要求47-49
- 一、转型深化对政府职能提出新要求47-48
- 二、转型深化对市场经济体制提出新要求48
- 三、转型深化对公民社会提出新要求48-49
- 第二节 俄罗斯创新驱动发展的国家治理的内部机制构建49-52
- 一、着力提升政府执政能力49-50
- 二、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50-51
- 三、整合公民社会结构51-52
- 第三节 俄罗斯创新驱动发展的国家治理的内部协调机制52-54
- 一、强政府是实现创新发展战略的重要依靠53
- 二、创新驱动发展有助于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53
- 三、构建创新型社会加强社会结构的整合53-54
- 四、政府、市场与公民社会的协调发展54
- 本章小结54-56
- 第四章 转型深化中俄罗斯创新驱动发展的国家治理外部机制分析56-69
- 第一节 转型深化对俄罗斯创新驱动发展的国家治理外部机制提出新要求56-58
- 一、对俄罗斯融入国际组织提出新要求56-57
- 二、对俄罗斯同外部世界的有效联系提出新要求57-58
- 第二节 经济及科技全球化对俄罗斯创新驱动发展的国家治理机制的影响58-61
- 一、经济及科技全球化条件下俄罗斯创新驱动发展的国家治理机制的变革58-59
- 二、经济及科技全球化对俄罗斯创新驱动发展的国家治理机制的机遇59-60
- 三、经济及科技全球化对俄罗斯创新驱动发展的国家治理机制的挑战60-61
- 第三节 俄罗斯创新驱动发展的国家治理外部机制的关键领域61-67
- 一、俄罗斯同外部世界的人才流动机制62-63
- 二、俄罗斯同外部世界的技术流动机制63-64
- 三、俄罗斯同外部世界的能源流动机制64-65
- 四、俄罗斯同外部世界的信息流动机制65-66
- 五、俄罗斯同外部世界的资本流动机制66-67
- 本章小结67-69
- 第五章 转型深化中俄罗斯创新驱动发展的国家治理机制评价69-80
- 第一节 俄罗斯创新驱动发展的国家治理机制的有效性评价69-74
- 一、治理效率提升69-72
- 二、经济效率增强72-73
- 三、社会稳定发展73-74
- 第二节 俄罗斯创新驱动发展的国家治理机制的制约因素74-78
- 一、内部制约因素74-76
- 二、外部制约因素76-78
- 本章小结78-80
- 结论80-82
- 参考文献82-87
- 致谢87-88
- 攻读学位期期间发表的论文8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丽华;;充分发挥高校作用 推动创新驱动发展[J];求知;2013年12期
2 梁永贤;齐峰;孙吉亭;;济南市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对策研究[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03期
3 王印东;;“计划创新”:安徽创新发展战略的最佳选择[J];理论建设;2011年05期
4 陈祥荣;;实施创新驱动是成都加快发展的关键[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5 谢松;;加快实施创新发展战略 促进贵州又好又快发展[J];理论与当代;2009年01期
6 吴国荣;;实施文化创新发展战略 努力打造特色文化名城[J];前进;2007年06期
7 李淑龙;;基于创新发展战略的高校图书馆馆员的科学定位[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8 吴雪;胡伟清;;“创新驱动”背景下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研究[J];人民论坛;2013年11期
9 李远祥;蔡永生;郑江义;;贵州创新发展战略的实现途径[J];理论与当代;2008年12期
10 王茂林;;创新发展战略 加速中部崛起[J];当代江西;2005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万劲波;张琳;;论创新发展战略预见[A];第五届全国技术预见学术交流会暨全国技术预见与科技规划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占必文;莫元玲;匡治兵;;科技创新促进贵州久联健康快速发展[A];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分9含能材料及绿色民爆产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4年
3 卢扬;;网络经济下科技创新的思考[A];陕西省改革发展研究会2009优秀论文集[C];2010年
4 李靖华;王荣鑫;;银行服务创新战略分析:基于浙江调查[A];2008中国服务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李全起;;关于创新驱动发展与经济转型的思考[A];北京两界联席会议高峰论坛文集[C];2013年
6 吴世明;;搞好科技创新工作 迎接知识经济挑战[A];中共紫阳县委党校毕业生优秀论文选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赖继红;紧抓机遇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发展战略[N];南昌日报;2008年
2 记者 赵建明;创新发展战略激发辽宁公安正能量[N];辽宁日报;2014年
3 蔡永生;贵州创新发展战略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N];贵州日报;2007年
4 本报随行记者 徐榕蔚;转型与创新,企业生存发展之道[N];威海日报;2010年
5 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 王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企业担纲[N];中国证券报;2012年
6 ;坚持科学发展 致力创业创新 实现新的跨越[N];南昌日报;2008年
7 宗欣;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 科技创新工作成绩显著[N];中国航天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李丽云 本报通讯员 高慧馨 王旭;哈尔滨科技创新城:中国北方智谷 松江水韵新城[N];科技日报;2012年
9 屈默 雷寒;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助推广东加快转型升级[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3年
10 本报记者 叶舒雯;创新驱动凸显成效[N];泉州晚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玄兆辉;区域创新模式选择的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年
2 卢海峰;俄罗斯创新发展的路径选择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小立;中国创新发展的空间分异及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联性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2 白雨;京津冀科技协同创新的政府合作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6年
3 邬斌;新常态下广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路径研究[D];中共广东省委党校;2016年
4 王哲;转型深化中俄罗斯创新驱动发展的国家治理机制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6年
5 李梅;欧盟创新战略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6 张宁宁;高校协同创新组织的运行机制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4年
7 史竹青;黑龙江省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环境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8 张勇;富滇银行创新发展战略实施体系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3年
9 渠琳枫;南阳高新区创新发展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10 许安娅;基于产品创新的JL机械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8220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822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