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下的两岸政治互信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9 13:19

  本文关键词:“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下的两岸政治互信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九二共识” 两岸政治互信 策略建议


【摘要】:由于涉台问题的高敏感性和高关注度,长期以来,两岸政治互信程度一直被当作两岸关系冷暖程度的“晴雨表”,为人们所广泛关注和热议。在近年来两岸关系沿着和平发展正确轨道不断前行的背景下,如何结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实施的历史进程和实践经验,系统考察台湾问题产生以来两岸政治互信的曲折发展历程,从而总结出两岸政治互信的演进规律和经验启示,对今后科学把握两岸关系发展方向,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具有较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参考价值。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结合众多台湾问题专家的研究观点和笔者十余年涉台工作经历,通过梳理大量史实和文件资料,从不同角度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下的两岸政治互信展开研究。本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主要从思想理论和方针政策继承的角度,阐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内涵、基本特征、理论创新及其对两岸政治互信的指导意义;第二章主要结合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分期,重点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实施以来两岸政治互信的演进轨迹作历史考察,并从中抽象出两岸政治互信的演进规律和经验启示;第三章从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两方面,梳理两岸关系步入和平发展轨道以来两岸政治互信的现状,并从两岸双方对彼此政治关系定位的历史沿革角度,对未来增进两岸政治互信作分阶段思考;第四章在分析当前影响两岸政治互信的主要有利因素和障碍因素的基础上,对如何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指导下增进两岸之间的政治互信提出策略建议。
【关键词】:“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九二共识” 两岸政治互信 策略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闽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18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导论10-20
  • 一、课题的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0-12
  •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12-16
  • 三、主要研究内容16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16-17
  • 五、核心概念17-20
  • 第一章“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内涵及指导意义20-30
  • 第一节“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内涵及特征20-26
  • 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内涵20-22
  • 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特征22-23
  • 三、“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发展与完善的经典论述23-26
  • 第二节“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理论创新及其指导意义26-30
  • 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理论创新意义26-27
  • 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对两岸政治互信的指导意义27-30
  • 第二章 两岸政治互信进程的历史考察30-40
  • 第一节 两岸政治互信的演进历程30-36
  • 一、两岸政治互信的形成时段30
  • 二、两岸政治互信的历史分期和演进轨迹30-36
  • 第二节 两岸政治互信的演进规律和经验启示36-40
  • 一、演进规律36-38
  • 二、经验启示38-40
  • 第三章 两岸政治互信的现状及其阶段性思考40-56
  • 第一节 两岸政治互信的现状40-45
  • 一、成果:逐步恢复,,不断增强40-43
  • 二、问题:基础不牢,十分脆弱43-45
  • 第二节 两岸政治定位梳理与政治互信阶段性思考45-56
  • 一、双方对两岸政治关系的定位梳理45-52
  • 二、增进两岸政治互信的阶段性思考52-56
  • 第四章 两岸政治互信的影响因素和策略建议56-68
  • 第一节 当前影响两岸政治互信的主要因素56-63
  • 一、增进两岸政治互信的主要有利因素56-59
  • 二、影响两岸政治互信的主要障碍因素59-63
  • 第二节 增进两岸政治互信的策略建议63-68
  • 一、在“九二共识”基础上,完善各项制度性安排63-65
  • 二、在“九二共识”基础上,拓展两岸对话领域65-68
  • 结语68-70
  • 参考文献70-74
  • 一、著作类70-71
  • 二、期刊论文类71-72
  • 三、学位论文类72-73
  • 四、网络文献类73-74
  • 致谢74-76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7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德忠;对实现两岸政治谈判的思考[J];台声;1998年09期

2 陈孔立;;评两岸政治难题的几种“解套”方案[J];同舟共进;2009年08期

3 余克礼;;两岸政治互信是深化和平发展的必由之路[J];统一论坛;2010年01期

4 刘国深;;增进两岸政治互信的理论思考[J];台湾研究集刊;2010年06期

5 黄嘉树;;两岸政治谈判的动力、阻力与路径[J];台湾研究;2010年06期

6 赵秀忠;;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增进两岸政治互信[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7 许川;;两岸政治谈判的条件及努力方向[J];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8 肖斌;袁玉红;;浅析两岸政治分歧的政治文化因素[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9 黄小勤;;从认知局限看两岸政治互信[J];台湾研究集刊;2012年03期

10 刘国深;杨冬磊;;增进两岸政治互信的社会资本路径探析[J];东南学术;201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文生;;以春节包机为基础推动两岸客货运包机[A];2006海峡两岸发展论坛文集[C];2006年

2 翁国民;王海薇;;试论两岸贸易争端的解决之道[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六)[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维为;两岸政治合作需要新思路[N];国防时报;2011年

2 民革中央联络部副巡视员 章仲华;在探索创新中努力增进两岸政治互信[N];团结报;2012年

3 王平;两岸政治破冰引人遐想[N];团结报;2013年

4 记者 林u&;聚焦打开破解两岸政治分歧问题瓶颈的办法[N];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

5 本报记者 程姝;学界可先行探讨两岸政治分歧[N];团结报;2012年

6 本报记者 高杨;“习吴会”或开启两岸政治互动大幕[N];人民政协报;2013年

7 记者 王平;两岸政治军事分歧难以回避 愿为破解难题积共识创条件[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年

8 早报记者 马毅达 吴佳俊;中美联合声明未提对台军售,美方期待两岸政治互动[N];东方早报;2009年

9 木鸣;政治化“简繁之异”有害无益[N];人民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吴亚明 聂传清;正视并适时推进解决两岸政治问题[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庆瑶;“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下的两岸政治互信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6年

2 庞小燕;两岸政治与经济的互动关系分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2年

3 吴玺名;两岸政治整合模式选择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4 孔朝霞;新世纪台海两岸政治谈判的预测与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8818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8818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9e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