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古村落活态保护与旅游发展思辨——以湖南省新化县下团村为例

发布时间:2017-10-14 05:03

  本文关键词:古村落活态保护与旅游发展思辨——以湖南省新化县下团村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古村落 历史建筑 下团村活态保护 民俗民风


【摘要】:在当今中国城镇化进程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在保护古村落历史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有序的传承与发展便成为重要的现实问题。在遵循保护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下,本文选取湖南省古城新化县下团村为研究样本,通过对不同空间场所的营造,将自然环境、历史建筑、民俗民风、传统工艺等古村落历史文化所赖以存在并发展的各类载体进行整合,对下团古村落所特有的历史文化进行活态保护研究,以期实现历史文化保护与社会综合发展相协调的目标。
【作者单位】: 湖南大学建筑学院;
【关键词】古村落 历史建筑 下团村活态保护 民俗民风
【基金】:“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重大项目课题“传统村落空间格局和社会组织与传统建筑适应性保护及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2014BAL06B01-01)”
【分类号】:F592.7;K878
【正文快照】: 古村落研究样本选取与概述本文选取江南下团古村落作为研究样本。下团村位于湖南省新化县西南部的雪峰山东侧,东距新化古县城113公里,距紫雀界梯田旅游区约49公里;村落地处陡峭的幽山之中,层层梯田顺应丘陵地形而布,整体生态环境良好;下峁河自西南向东北流经全村。下团村为奉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游小文;温莹蕾;边克克;;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问题研究——以朱家峪村为例[J];规划师;2007年S1期

2 刘铁梁;;村落生活与文化体系中的乡民艺术[J];民族艺术;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达;石云;;历史文化村镇水环境的保护研究——以湖南省靖港古镇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1期

2 戴林琳;吕斌;盖世杰;;京郊历史文化村落存续现状的多维探析——以北京东郊为例[J];规划师;2010年02期

3 戴嘉艳;;达斡尔族“哈尼卡”的伦理文化意蕴探析[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4 吴艺;;民众生活与民间戏曲——对汨罗市花鼓戏的调查研究[J];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集刊;2012年00期

5 张鸽娟;杨豪中;;论传统村落建筑环境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3年03期

6 雷会霞;吴左宾;高元;;隐于林中,沉于地下——柏社村的价值与未来[J];城市规划;2014年11期

7 黄旭涛;;近20年中国民间小戏研究取向的评价与启示[J];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03期

8 车震宇;王海涛;;世界建筑遗产沙溪寺登村保护的经验与启示[J];建筑学报;2010年S2期

9 吴晓;;村落艺术活动研究:问题意识与文化视野[J];民俗研究;2010年03期

10 荣盼盼;王崇恩;;山西店头石碹窑洞聚落价值分析与保护策略研究[J];南方建筑;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车震宇;王海涛;;世界建筑遗产沙溪寺登村保护的经验与启示[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十辑(首届中国建筑史学全国青年学者优秀学术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9年

2 李禹辰;罗述龙;;浅议都市古村落保护与再生——以深圳市宝安区古村落为例[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文忠祥;;信仰民俗与区域社会秩序——以青海土族纳顿、醮仪、六月会为例[A];边疆发展中国论坛文集(2010)·区域民族卷[C];2010年

4 钟俊昆;;从民间文学看客家村落文化生态的和谐统一[A];族群迁徙与文化认同——人类学高级论坛2011卷[C];2011年

5 高元;吴左宾;;保护与发展双向视角下古村落空间转型研究——以三原县柏社村为例[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1-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C];2013年

6 涂莹;;新农村文化建设中闽台民俗文化的价值开发和引导[A];农村文化建设:探索与实践[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鸽娟;陕南新农村建设的文化传承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2 季诚迁;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王晓戈;民俗文化语境中的闽南木版年画[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4 李红伟;民族文化创新与产业链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5 荣新;鲁西南丧葬纸扎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秀禹;中国景观村落的保护与旅游发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2 王海涛;旅游城市化背景下的旅游村落形态发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3 齐鹏鹏;济南朱家峪古村落民居建造技术与保护利用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1年

4 孙夏;济南朱家峪古村落聚落空间形态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1年

5 朱灶芳;婺源游山古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6 黄尚茂;龙州布傣天琴艺术传承与变迁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7 杨莹;莱芜南下治“抬杠”习俗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刘新华;古村落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9 田莉莉;民间谜语—从口头传承到文本写定[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10 张坤丽;壮族民歌文化定位的历史嬗变[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沛林,董双双;中国古村落景观的空间意象研究[J];地理研究;1998年01期

2 董虹;马智胜;;中国古村落保护与开发的经济学思考——以流坑古村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07期

3 王一丁,吴晓红;古村落的生长与其传统形态和历史文化的延续——以太湖西山明湾、东村的保护规划为例[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4 陈瑾;旅游经济中,我们如何对待古村落[J];旅游时代;2005年11期

5 刘沛林;传统村落选址的意象研究[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赖e,

本文编号:10291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10291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0a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