邺城地区佛教造像的发现及相关问题的探索
本文选题:邺城 切入点:北朝 出处:《华夏考古》2015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邺下佛学在北朝晚期达到全盛,并于公元六世纪中期前后取代洛阳成为中原北方地区的佛教文化和艺术中心。自1950年代以来,河北邯郸邺城遗址及周边地区先后出土了大量的佛教造像,尤其是2012年初邺城东郊北吴庄佛教造像埋藏坑的发现最为重要。本文简要介绍了邺城地区的主要佛教遗迹、造像的出土情况及时代特征,并就东魏北齐时期邺城造像的材质产地、工匠系统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Abstract]:Yexia Buddhism flourished in the late Northern dynasties and replaced Luoyang around the middle of 6th century as the center of Buddhist culture and art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Central Plains. A large number of Buddhist statues have been unearthed from Yecheng ruins and surrounding areas in Handan, Hebei Province, especially the discovery of burial pits of Buddhist statues in North Wuzhuang, east suburb of Yecheng City in early 2012.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main Buddhist relics in Yecheng area. The unearthed condition and time characteristic of the statue, and the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on the material origin and craftsman system of Yecheng statue in the period of Eastern Wei and Northern Qi.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分类号】:K879.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李静杰 ,田军;定州系白石佛像研究[J];故宫博物院院刊;1999年03期
2 杨泓;;试论南北朝前期佛像服饰的主要变化[J];考古;1963年06期
3 赵永红;江达煌;张子欣;;河北临漳邺城遗址出土的北朝铜造像[J];考古;1992年08期
4 李裕群;;邺城地区石窟与刻经[J];考古学报;1997年04期
5 刘凤君;;青州地区北朝晚期石佛像与“青州风格”[J];考古学报;2002年01期
6 何利群;;从北吴庄佛像埋藏坑论邺城造像的发展阶段与“邺城模式”[J];考古;2014年05期
7 杨宝顺;;河南安阳灵泉寺石窟及小南海石窟[J];文物;1988年04期
8 丁明夷;;北朝佛教史的重要补正——析安阳三处石窟的造像题材[J];文物;1988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贺世哲;关于北朝石窟千佛图像诸问题[J];敦煌研究;1989年03期
2 贺世哲;;关于十六国北朝时期的三世佛与三佛造像诸问题(一)[J];敦煌研究;1992年04期
3 王振国;河南沁阳悬谷山隋代千佛洞石窟[J];敦煌研究;2000年04期
4 赖天兵;杭州飞来峰元代第84龛造像探讨[J];敦煌研究;2000年04期
5 费泳;论南北朝后期佛像服饰的演变[J];敦煌研究;2002年02期
6 八木春生,顾虹;关于中国成都地区的佛教造像——以520~540年间造像为中心[J];敦煌研究;2003年03期
7 王振国;关于河南省林州市洪谷寺千佛洞的造像与刻经[J];敦煌研究;2003年05期
8 费泳;;佛衣样式中的“半披式”及其在南北方的演绎[J];敦煌研究;2009年03期
9 袁德领;;龙门石窟中武周时期的禅窟研究[J];敦煌研究;2010年01期
10 蔡伟堂;卢秀文;;敦煌供养僧服考论(一)——僧装的类型变化[J];敦煌研究;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霍巍;;中心与边缘:汉文化的扩张与变异——以四川乐山麻浩一号崖墓画像石刻为例[A];文化传承与历史记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费泳;;汉地佛像衣着本土化进程中的几种新样式[A];美术学研究(第1辑)[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治;空间表达与寓意[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2 葛英颖;汉地佛教服饰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邱忠鸣;北朝晚期青齐区域佛教美术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5年
4 徐振杰;中国早期佛教造像民族化与世俗化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5 郑以墨;五代墓葬美术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9年
6 吴荭;北周石窟造像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7 王敏庆;北周佛教美术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8 费泳;七世纪前汉地佛像服饰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9 释见脉(黄淑君);佛教三圣信仰模式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10 郑文宏;安阳石窟艺术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亮;麦积山石窟北朝时期造像的服饰艺术特征[D];西安美术学院;2011年
2 费泳;南朝佛教造像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1年
3 释见证(古骐瑛);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弥勒图像与信仰[D];四川大学;2006年
4 刘元堂;中皇山北齐佛教刻经书法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5 苏允桥;三维技术数字化复原青州佛像综合研究[D];烟台大学;2008年
6 樊波;隋代塔铭分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7 李yN;安阳灵泉寺大住圣窟神王图像研究[D];湖北美术学院;2008年
8 杨淑芹;山东地区唐代佛教造像研究[D];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10年
9 杨会;北朝时期青州地区弥勒信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陈金全;魏晋南北朝时期邺城的地位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宿白;“大金西京武州山重修大石窟寺碑”校注——新发现的大同云岗石窟寺历史材料的初步整理[J];北京大学学报(人文科学);1956年01期
2 张惠明;响堂山和驼山石窟造像风格的过渡特征[J];敦煌研究;1989年02期
3 李静杰;佛教造像碑分期与分区[J];佛学研究;1997年00期
4 杨伯达;曲阳修德寺出土纪年造象的艺术风格与特征[J];故宫博物院院刊;1960年00期
5 刘东光;响堂山石窟的凿建年代及分期[J];华夏考古;1994年02期
6 吀$;;河北曲杴~#出土石像清理工作|!X1[J];考古通讯;1955年03期
7 解廷琦;解希恭;iJ陌公;;太原市郊古墓、古寺^邜z址清理|!X1[J];考古通讯;1955年04期
8 杨泓;;试论南北朝前期佛像服饰的主要变化[J];考古;1963年06期
9 程纪中;;河北藁城县发现一批北齐石造像[J];考古;1980年03期
10 韩伟;;对《河北藁城县发现一批北齐石造像》一文的几点意见[J];考古;1981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侯廷生;没有位置的古都——邺城的历史与文化地位考察[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2 杨飞,刘彦军,李贵昌;邺城、安阳城及其纠葛[J];殷都学刊;2004年03期
3 沈琨;漳河岸畔访邺城[J];寻根;2004年05期
4 牛润珍;;邺城——中国、亚洲与世界城市史研究中的一个谜[J];史林;2009年03期
5 张平一;古都邺城略述[J];河北学刊;1983年01期
6 张平一;从文献看古都邺城的兴废[J];文物春秋;1989年Z1期
7 王家俊;瓦头零落留残铭——邺城铜雀瓦砚考辩[J];殷都学刊;1989年04期
8 江达煌;邺城六代建都述略——附论曹操都邺原因[J];文物春秋;1992年S1期
9 杨洪权;邺城在魏晋南北朝政治上的地位[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1期
10 朱和平;隋朝邺城“难治”试析[J];中州学刊;199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邓中堂;;论邺城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A];中国古都研究(总第二十四辑)[C];2013年
2 焦从贤;许作民;;邺城规制及其在都城建造史上的地位[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一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1993年
3 孟昭彦;;晋阳古城和邺城有着共同的文化渊源[A];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辑)——中国古都学会2003年年会暨纪念太原建成250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江达煌;;邺城与北魏先公先王[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四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1997年
5 许作民;;历史上的邺城、邺县和邺郡[A];中国古都研究(总第二十四辑)[C];2013年
6 张维慎;;试论三国时期曹操对于邺城的攻取与经营[A];中国古都研究(总第二十四辑)[C];2013年
7 牛润珍;;魏晋北朝邺城初探[A];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4年
8 朱玲玲;;曹魏邺城及其历史地位[A];中国古都研究(第五、六合辑)——中国古都学会第五、六届年会论文集[C];198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苗志磊;临漳邺城博物馆开工奠基[N];邯郸日报;2009年
2 撰稿 杨柳风 杨海涛;邺城文化铸辉煌 临漳今朝书华章[N];河北经济日报;2010年
3 赵瑞瑞 杨柳风 杨海涛;临漳打造邺城文化旅游品牌[N];邯郸日报;2010年
4 记者 李海荣 通讯员 杨柳风 李海波;百位专家聚临漳 千年邺城谱华章[N];邯郸日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张春海;千年邺城 六朝烟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6 齐东方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外来文化或曾影响邺城[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7 本报记者 张春海;北京城制源头在邺城[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8 本报记者 张春海;邺城保护规划是极具挑战性的都城保护案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9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副研究员 郭济桥;邺城:三国故地 六朝古都[N];河北日报;2013年
10 本报记者 李海荣 通讯员 李海波;邺城考古30年[N];邯郸日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宁英杰;浅析古代邺城的规划设计[D];苏州大学;2008年
2 陈金全;魏晋南北朝时期邺城的地位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3 刘佳;魏晋南北朝时期邺城城市建设与更新发展钩沉[D];河北工业大学;2007年
4 张鹏林;邺城地区东魏北齐时期石窟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6037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1603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