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车舆制度文化研究
本文选题:秦汉 + 车 ; 参考:《山东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摘要】:迄今为止,学术界对中国古代车舆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体现在各个方面。不过,现有研究,尤其是对秦汉时期制度文化层面问题的研究,在研究问题、方法和材料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将文化人类学关于文化三个层次划分的理论引入中国古代车舆研究,尝试对秦汉时期车舆的生产、流通、使用等各个环节进行系统梳理,对秦汉车文化制度层面的各种问题加以分别考察。 第一章绪论,阐述了车舆制度文化的概念,以及秦汉时期的时空界定和基本特点,回顾了过往的研究材料和研究成果,并对本文的研究问题、材料和方法进行了说明。 第二章车的生产,探讨了车舆生产过程中涉及的组织机构和人员、生产标准和分工、畜力种类和畜养,以及道路建设和维护等问题。 第三章车的流通,论证了车舆流通过程中所反映的等级制度,以及各个阶层和国家机器对车资源的分配和再分配。 第四章车的使用,剖析了车的用法和用途,并对车舆使用过程中的多种情境展开具体的讨论。 展望未来,中国古代车舆研究应该向更加全面、综合、深入的方向发展,拓宽研究领域,加强学科整合,并从车文化的角度,进一步认识中国古代社会。
[Abstract]:So far, academic research on ancient Chinese car-Yu has made some achievements, reflected in all aspects.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the current research, especially in the aspect of system culture in Qin and Han dynastie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theory of cultural anthropology on the division of three levels of culture into the study of ancient Chinese Cha Yu, and tries to systematically comb the production, circulation and use of Cha Yu in Qin and Han dynasties. To Qin and Han Dynasty vehicle culture system level of various issues to be examined separately. The first chapter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Cha Yu system culture, the definition and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ime and space during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reviews the past research materials and research results, and explains the research problems, materials and methods of this paper. In the second chapter,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organization and personnel involved in the process of production, the production standards and division of labor, the types and maintenance of livestock, and the construction and maintenance of roads. The third chapter is the circulation of vehicles, which demonstrates the hierarchy system reflected in the process of vehicle circulation, and the distribution and redistribution of vehicle resources by various strata and state machinery. The fourth chapter analyzes the usage and use of vehicle, and discusses various situations in the process of vehicle use. Looking forward to the future, the study of ancient Chinese vehicle and geography should develop towards a more comprehensive, comprehensive and in-depth direction, broaden the research field, strengthen the integration of disciplines, and further understand the ancient Chinese society from the angle of vehicle culture.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K232;K87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光军;;秦汉“亭”考述[J];文博;1989年06期
2 巴克;恒口古镇[J];新西部;2005年11期
3 刘敏;;秦汉户籍中的“宗室属籍”[J];河北学刊;2007年06期
4 孙键;;义利观影响下的朋友关系——以秦汉时期为例[J];宁夏社会科学;2007年06期
5 成国雄;;辉煌灿烂的南越古国文明及其成因[J];传承;2008年06期
6 翟睿;;秦汉时期室内设计的基本特征[J];艺术教育;2008年10期
7 姜英辉;;秦汉时期的“行道病”现象探析[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11期
8 白云翔;;考古发现与秦汉时期的体育活动[J];考古;2008年07期
9 顾丽华;;秦汉两性关系的实态研究——读《谁念西风独自凉——秦汉两性关系史》[J];历史教学(高校版);2009年01期
10 杨运姣;罗超群;;秦汉时期官吏政绩考核制度考述[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欢玉;雷磊;;秦汉时期湖湘妇科起源[A];第十一次全国中医妇科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2 陈长峰;;所谓“藕心钱”是秦汉时期的符信[A];西部金融·钱币研究——2008陕西省钱币学会论文汇编[C];2008年
3 刘朝晖;;秦汉时期闽越的社会形态[A];探索福建文化重要源头的闽越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4 白芳;;论秦汉时期“万岁”的社会内涵[A];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三辑)——南越国遗迹与广州历史文化名城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林干;;秦汉时期的汉匈关系、贸易和货币[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五辑)[C];2003年
6 刘朝晖;;秦汉时期闽越的社会形态[A];闽越文化研究——闽越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7 方蕴华;;从《史记》看秦汉时期汉中的历史地理特点及文化特色[A];司马迁与《史记》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C];2007年
8 王雪农;;秦汉母范铸钱工艺演进研究[A];六朝货币与铸钱工艺研究[C];2003年
9 王雪农;;秦汉方孔圆钱设郭之研究[A];“中国北方地区钱币发现与研究”学术研讨会专集(二)[C];2005年
10 王绍东;;论秦汉时期内蒙古地区的历史地位与多元文化[A];中国·内蒙古第四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雷讯 熊世升;秦汉时期的医药交流[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2 王子今;秦汉时期的“虎患”、“虎灾”[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3 高蒙河;秦汉时期的人工墨[N];中国文物报;2010年
4 记者 文艳;秦汉时期排水管长啥样?[N];西安日报;2011年
5 潘祥辉 浙江传媒学院;秦汉帝国的政治传播与官僚制悖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王健;秦汉眉县城露出冰山一角[N];宝鸡日报;2011年
7 原建军 实习生 苏芳;古灞桥可能建于秦汉时期[N];西安日报;2004年
8 记者 都红刚;陕西周至发现秦汉时期大型城址[N];经济参考报;2009年
9 王子今;秦汉时期的“天下之中”[N];光明日报;2004年
10 张萍萍 晁先鹏 盛之翰;江苏宿迁发现秦汉时期下相城遗址[N];中国文物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玲;秦汉关隘制度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2 张捷;秦汉时期财政运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崔锐;秦汉时期的女性观[D];西北大学;2003年
4 蒋波;秦汉时期的隐逸现象及相关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5 蒋晓春;三峡地区秦汉墓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6 强中华;秦汉荀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何海龙;边缘之拓治[D];厦门大学;2007年
8 阎盛国;秦汉时期招降战略战术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9 于凌;秦汉律令学[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翟睿;中国秦汉时期室内空间营造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宏恩;秦汉时期的社会教育[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2 张超;秦汉时期的丧葬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孔永红;出土印玺所见秦汉的官制[D];郑州大学;2010年
4 刘洋;秦汉豪强地主犯罪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5 王爱清;秦汉里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6 娄国领;秦汉圣人观探析[D];河南大学;2009年
7 董延年;秦汉车舆制度文化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周敬阳;论秦汉时期岭南海上丝绸之路的三大始发港[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曹骥;政治控制视角下的秦汉身份继承制度[D];河南大学;2011年
10 谢南山;秦汉时期舆制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7782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1778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