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重庆巫山大昌蓝家寨遗址石灰墓灰浆成分分析

发布时间:2018-04-22 22:32

  本文选题:重庆巫山 + 蓝家寨遗址 ; 参考:《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1期


【摘要】:古代使用石灰的历史非常悠久,人工烧制石灰的历史不晚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晚期。本研究从重庆巫山大昌蓝家寨遗址明代石灰墓取样,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和红外光谱分析研究发现,该墓葬是由古人用生石灰、糯米浆、黄土等3种材料制作出有机-无机混合材料浇筑而成。在该墓葬的死者头部还发现了1只石灰枕,制作工艺较为优良。上述发现表明,在明代三峡地区,人们不仅用石灰糯米浆浇筑墓葬,而且还用来制作死者的陪葬用品。古人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发现了有机-无机材料——糯米灰浆的特殊性。该材料的物质成分是有机物与无机物相互混合,物质红外光谱吸收峰存在一定程度的位移。该物质的主要成分碳酸钙为颗粒状形态,而非块状的、棱角分明的碳酸钙;这种颗粒状的物质结构经互相匹配、互相嵌构,具有结构致密、受力强度大、密封性能好等特点。在地势险要偏僻的三峡地区发现的明代这种材料的加工及建筑技术,对研究该地区各历史时期的生产技术、葬俗等均有重要参考价值。
[Abstract]:The history of using lime in ancient times was very long, and the history of artificial burning lime was not later than the late Yangshao culture in the Neolithic period. In this study, a sample was taken from the Ming Dynasty lime tomb at Dachang Lanjiazhai site in Wushan, Chongqing. By means of X-ray diffract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 X ray energy spectrum and infrared spectrum analysis, it was found that the tomb was made by the ancients with quicklime and glutinous rice pulp. Three kinds of materials, such as loess, were made of organic-inorganic mixed materials. A lime pillow was also found on the head of the dead person. The abov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in the three Gorges area of Ming Dynasty, people not only used lime glutinous rice slurry to pour tombs, but also used to make funeral articles for the dead. In the long-term production practice, the ancients discovered the particularity of organic-inorganic material-glutinous rice mortar. The composition of the material is the mixture of organic matter and inorganic substance, and the absorption peak of the material in infrared spectrum is shifted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main component of calcium carbonate is granular, not block, angular calcium carbonate, which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mpact structure, high mechanical strength and good sealing performance by matching and embedding each other. The processing an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this material in Ming Dynasty found in the three Gorges region with dangerous terrain and remote terrain has important reference value for studying the production technology and burial custom of each historical period in this area.
【作者单位】: 重庆师范大学科技考古实验室;西北大学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基金】: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No.KZZD-EW-03) 西北大学2012年度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
【分类号】:TQ177.2;K878.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庆洲;中国古城防洪的历史经验与借鉴(续)[J];城市规划;2002年05期

2 杨富巍;张秉坚;曾余瑶;潘昌初;贺翔;;传统糯米灰浆科学原理及其现代应用的探索性研究[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8年05期

3 丁唯嘉,安英格,杨林,廖照江,张秀英,蒋凯;3种变性淀粉与CaCO_3相互作用的红外光谱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5年05期

4 李乃胜;何努;汪丽华;凡小盼;;新石器时期人造石灰的判别方法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1年03期

5 缪纪生,李秀英,程荣逵,卢保山;中国古代胶凝材料初探[J];硅酸盐学报;1981年02期

6 陈瑞云;甘肃省秦安县大地湾新石器时代遗址地面建筑材料的研究[J];硅酸盐学报;1993年04期

7 张秀英,廖照江,杨林,胡志国,蒋凯,郭玉明;β-环糊精与碳酸钙结晶的相互作用[J];化学学报;2003年01期

8 杨富巍;张秉坚;潘昌初;曾余瑶;;以糯米灰浆为代表的传统灰浆——中国古代的重大发明之一[J];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2009年01期

9 吴庆洲;明南京城池的军事防御体系研究[J];建筑师;2005年02期

10 马健;华东交大惊现王妃墓[J];南方文物;2003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成立;丁爱民;;胃蛋白酶诱导碳酸钙结晶的研究[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2 倪娜;丁明;;利用壳聚糖膜模板仿生合成碳酸钙微晶的研究[J];安徽化工;2011年06期

3 方晓阳;吴丹彤;鄢中华;甘让生;石礼雄;钟文良;;江西铅山连史纸制作技艺调查研究[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4 万欣娣;任凤章;刘平;田保红;王文焱;;贝壳珍珠层的研究现状[J];材料导报;2006年10期

5 张雅文;王秀峰;伍媛婷;王豪;魏寅;;文物保护用无机胶凝材料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2年03期

6 郭学林;章守权;张婷;张敏;吴刚;;水热条件下碳酸钙的仿生合成[J];滁州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7 李志国;;屈大均岭南风物诗漫议[J];大家;2010年22期

8 李志梅;;明代传入中国的日本纺织品研究[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9 马清林,陈庚龄,卢燕玲,李最雄;潮湿环境下壁画地仗加固材料研究[J];敦煌研究;2005年05期

10 沈卫国,周明凯,吴少鹏;胶凝材料的过去现在和将来[J];房材与应用;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刘志勇;张兴国;李震;;中国古代城镇安全防卫体系营建空间绩效探微——以宋代东京城和巴蜀地区城镇防卫体系空间绩效分析为例[A];《营造》第五辑——第五届中国建筑史学国际研讨会会议论文集(上)[C];2010年

2 秦至刚;傅圣勇;曹云松;;水泥原料战略转移与可持续发展[A];2003年水泥技术交流大会暨第六届全国水泥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3年

3 吉成名;;明代土盐产地和石盐产地[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四辑)——回顾与展望:中国盐业体制改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刘泽玉;苏柘僮;高亚男;杨明;;青黛炮制工艺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炮制分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罗黎;付文斌;卢轩;;唐墓壁画载体传统工艺探究[A];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七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高明;和实生物[D];天津大学;2011年

2 杨富巍;无机胶凝材料在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11年

3 王成毓;功能性纳米碳酸钙的仿生合成及表征[D];吉林大学;2007年

4 张学骜;有序介孔二氧化硅薄膜的仿生合成及其组装化学[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5 田苗;女性物事与宋词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6 阮剑豪;《元典章》词语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7 肖宇鹏;以氨基酸为有机质仿生合成碳酸钙[D];吉林大学;2009年

8 魏秦;黄土高原人居环境营建体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9 刘士岭;大河南北,斯民厥土:历史时期的河南人口与土地(1368-1953)[D];复旦大学;2009年

10 王宝勋;海积软土力学特征与固化新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聂莹;民国江西茶叶地理[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邢哲;晚明江南地区米价变化初步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宋成;宋应星自然哲学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邓志华;文蛤贝壳层状结构及其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刘泽玉;青黛炮制过程中原理与工艺的优化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1年

6 杨琳;简帛文献的俗文学研究[D];济南大学;2011年

7 张敬尧;醴陵民窑土瓷工艺与文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吴茜华;泰州城市水系变迁与城市形态演进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9 孙多忠;民办淮南煤矿研究(1928-1937)[D];苏州科技学院;2011年

10 王刘波;明代隆庆开放后的旅菲华侨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致诚;水下古市——泗州城[J];百科知识;2005年11期

2 申秀英;刘沛林;Abby Liu;;开平碉楼景观的类型、价值及其遗产管理模式[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3 王立铎,,孙文珍,梁彤翔,王英华,李恒德;仿生材料的研究现状[J];材料工程;1996年02期

4 吴庆洲;古台州城规划建设初探[J];城市规划;1986年02期

5 吴庆洲;中国古城防洪的历史经验与借鉴(续)[J];城市规划;2002年05期

6 李伯先;;唐代扬州的城市建设[J];南京工学院学报;1979年S2期

7 郭中满,王荔军,陈霞,王策,李铁津;生物矿化合成纳米针状SiO_2[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0年06期

8 季士家;明都南京城垣略论[J];故宫博物院院刊;1984年02期

9 杨富巍;张秉坚;曾余瑶;潘昌初;贺翔;;传统糯米灰浆科学原理及其现代应用的探索性研究[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8年05期

10 蔡述传;江苏古桥概述[J];古建园林技术;2001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贵民;贾慧R

本文编号:17892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17892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96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