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扒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探索
本文选题:有机更新 + 完整存续 ; 参考:《工业建筑》2017年03期
【摘要】:扒村是中原地区传统村落的一个典型代表,对于研究中原地区村落"堡寨"格局,研究宋、金、元时期北方制瓷业的发展,研究豫中地区传统民居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在建构和展示豫中地区地域文化体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目前,扒村面临环境污染,人去屋空,村落衰败,乡土建筑损毁严重,传统烧瓷技艺不能有效传承和发展等问题,本规划结合村落自身特点,将扒村优秀的自然和历史资源进行合理的动态保护,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妥善安置新村建设、合理划定保护区划、发展旅游、解决就业、留住原著村民,确保村落能够有机更新、健康发展。
[Abstract]:The village is a typical representative of the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the Central Plains. It is of great value to the study of the village "fort village" pattern in the Central Plains and the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orthern porcelain industry in the song, Jin and Yuan Dynasties and the study of the traditional folk houses in the Henan Province. The village is faced with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people go to the house, the village is lost, the village is damaged seriously, the traditional porcelain art can not be effectively inherited and developed. This plan combin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village itself, makes the reasonable and dynamic protection of the excellent natural and historical resources of the village, optimizes the adjustment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properly resettl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village, rational Huai Dingbao We should protect the zoning, develop tourism, solve employment problems, retain the original villagers, and ensure that the villages can be organically renewed and develop healthfully.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
【基金】:河南省2012年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2210230623) 河南省2014年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4210230028) 郑州大学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项目
【分类号】:K878;TU982.2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李斌;何刚;李华;;中原传统村落的院落空间研究——以河南郏县朱洼村和张店村为例[J];建筑学报;2014年S1期
2 胡燕;陈晟;曹玮;曹昌智;;传统村落的概念和文化内涵[J];城市发展研究;2014年01期
3 乔迅翔;;乡土建筑文化价值的探索——以深圳大鹏半岛传统村落为例[J];建筑学报;2011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伯华;陈淑燕;刘一曼;刘沛林;窦银娣;;旅游发展对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影响的居民感知研究——以张谷英村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7年05期
2 李清泉;王小德;张小谷;钟兴华;;基于指数标度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传统村落资源价值研究[J];山东林业科技;2017年02期
3 刘佳慧;王云庆;;档案部门参与我国传统村落档案工作的方式——档案部门与传统村落合作关系建构探析[J];档案学研究;2017年02期
4 莫贤发;;北海市珠海路骑楼檐墙形态特征[J];南方建筑;2017年02期
5 李宗利;;传统村落利用与保护[J];中国国情国力;2017年04期
6 陈静;;河南扒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探索[J];工业建筑;2017年03期
7 张忠训;;环梵净山区域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现状与空间格局分析[J];铜仁学院学报;2017年03期
8 任光淳;王爱霞;金太京;;韩国乡土景观资源的利用及其对我国浙江省传统村落的启示[J];安徽农业科学;2017年04期
9 冯亚芬;俞万源;雷汝林;;广东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J];地理科学;2017年02期
10 吴纪树;;我国传统村落保护立法刍议[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6年1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曹昌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状况及对策[J];中国名城;2011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玉龙;王彦;;永续之道——清华大学校园“红区”的有机更新[J];城市建筑;2012年02期
2 梁宇;;“承”与“延”——杭州市中山路业态调研方法及有机更新策略研究[J];建筑与文化;2007年11期
3 姚瑶;;有机更新——解读韩美林艺术馆的改造设计[J];浙江建筑;2007年11期
4 张晓婧;;有机更新理论及其思考[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07年11期
5 中国美术学院中山路课题组;;杭州中出路综合保护和有机更新的原则[J];现代城市;2008年02期
6 王后军;黄晶;;校园有机更新——以曹杨二中教育园区设计为例[J];华中建筑;2010年10期
7 左进;赵万民;;巴渝古镇有机更新探析——以酉阳龙潭古镇吴家院子为例[J];新建筑;2010年05期
8 徐琴;;有机更新:历史文化名城走出保护性衰败与建设性破坏困境之路[J];城市观察;2011年03期
9 吴倩宇;廖艳红;;“显性与隐性”,有机更新再探索——以长沙市麓山南路两厢改造为例[J];中外建筑;2012年04期
10 全丽娜;;关于旧区有机更新若干问题的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2年3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向超伟;;中小城市中心区有机更新研究与探索——结合邵阳市东风路街区规划实践[A];2010年湖南省优秀城乡规划论文集[C];2010年
2 王磊;;对现代生活与传统空间共存的探索——重庆渝中半岛马鞍山历史街区有机更新实践[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王选平;;旧城改造的有机更新措施——以北京大栅栏五道庙街区城市设计为例[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4 王芳;张波;;基于轨道交通的城市历史街区有机更新对策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倪庆梅;孟献礼;;以人为本 有机更新 新旧融合——构筑现代功能需求与传统风貌延续双赢的旧城改造模式[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钱振澜;“韶山试验”——乡村人居环境有机更新方法与实践[D];浙江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阳;长治主城区旧城有机更新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2 李佳;“有机更新”理论与山西祁县古城建筑遗产保护更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3 胡必晖;城市有机更新下沿街建筑立面改造设计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4 宁飞戈;基于类型—形态学观点的乡村民房有机更新[D];东南大学;2016年
5 张俊鹏;烟台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开发中的微循环有机更新模式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6 陈宗兴;鹿城区旧厂区城市有机更新模式创新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6年
7 娄本辉;西安老旧社区有机更新与可持续发展对策[D];西北大学;2011年
8 吴倩宇;长沙市麓山南路两厢有机更新模式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9 陈晨;浙江德清张陆湾村的有机更新策略与设计实践[D];浙江大学;2015年
10 胡莹;高等院校传统校园区有机更新的思考与创作初探[D];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2008年
,本文编号:18824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1882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