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邯郸大名出土小李钤部公墓志刍议
本文选题:河北邯郸 + 西夏文献 ; 参考:《河北学刊》2014年04期
【摘要】:西夏出土文献很多,但所见碑石较少。2013年9月,河北邯郸大名县陈庄村出土了一方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所立夏、汉文合璧"宣差大名路达鲁花赤小李钤部公墓志"。此墓志的发现增添了新的西夏文碑刻品类,是具有重要学术和文物价值的收获。鉴于此墓志是有元一代最早的一方西夏文、汉文碑刻,显示出元代西夏后裔的民族传承、墓葬特点和文化特色,具有特殊的文物和学术价值,十分稀见,建议定为一级文物。希望对墓地进行抢救性发掘,对出土墓志相关地区从民族学、社会学的角度予以调查,以便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Abstract]:In September 2013, Chen Zhuang Village, Daming County, Handan, Hebei Province, unearthed one yuan to fifteen years of Yuan (1278) of the Beginning of Summer, the combination of Chinese and Chinese, "Xuan Da Ming Lu Da Ruhua Chi Xiao Li Qian cemetery." The discovery of this epitaph adds new inscriptions in the Western Xia language and is an important achievement of academic and cultural value. In view of the fact that this epitaph is the earliest one of the Yuan Dynasty in Xixia, the inscription in Chinese shows the national heritage, burial characteristics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scendants of the Western Xia Dynasty in the Yuan Dynasty. It has special cultural relics and academic value, and is very rare, so it is suggested that it should be designated as a cultural relic of the first class. The author hopes to carry on the rescue excavation to the graveyard and to investigate the unearthed epitaph related areas from the angle of ethnology and sociology in order to carry on the deeper research.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分类号】:K877.4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文澍;蒲松龄远祖蒲鲁浑与蒲居仁小考[J];蒲松龄研究;2004年03期
2 赵华富;元代契尾翻印件的发现[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3 张金铣;;元两都之战及其社会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4 段伟;;救灾方式对中国古代司法制度的影响——因灾录囚及其对司法制度的破坏[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5 陈瑞;;元代安徽地区的书院[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6 龚光明;杨旺生;;元代农业灾害成因论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6期
7 雷静;;历史时期新疆地区农业灾害发展述略[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8期
8 柴福珍;;大蒙古国时期蒙古草原上的社会经济[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5期
9 于志勇;;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历史文化期的气候变迁与沙化[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2期
10 苏海洋;雍际春;晏波;尤晓妮;;甘肃历史地震与气象异常相关性研究之二——隋唐宋元时期[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晓琦;;顺治与《红楼梦》关系简论[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2 刘明杉;;明代前期祭瓷的种类、功能及地位[A];明史研究论丛(第十辑)[C];2012年
3 吴海涛;;元明之际淮北地区的社会变迁[A];第二届淮河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辛德勇;;论所谓明铜活字印书于史初无征验——附论明代的金属活字印本[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传统与现代的国家建构与政治文化”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8年
5 王建军;;教育与政治:元朝国子监创办之争[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6 赵晓明;;我国反假货币法律的考察与探究[A];湖北钱币专刊(总第8期)[C];2009年
7 朱亚非;;明初以德睦邻与劝和息争[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4辑——新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C];2008年
8 林金树;;试论明代苏松二府的重赋问题[A];明史研究论丛(第一辑)[C];1982年
9 尹钧科;;永定河流域的古都城、古城堡文化[A];北京历史文化研究——永定河历史文化研究[C];2007年
10 张云涛;;从戒台寺石刻看其宗教的历史地位与传承[A];北京历史文化研究——永定河历史文化研究[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燕来;南宋两淮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2 任红敏;金莲川藩府文人群体之文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宫海峰;元代制度中的若干蒙古文化因素考察[D];南京大学;2010年
4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潘苇杭;先秦两汉尧文化探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戴天放;鄱阳湖流域农业环境变迁与生态农业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西亚;金代图书出版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周景勇;中国古代帝王诏书中的生态意识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9 邹明军;《文献通考·经籍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健彪;近代西北回族社会变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莹;清代东北地区物产变迁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宋肖娜;《汉语大词典》瑕疵补正[D];湘潭大学;2010年
3 张冬冬;崔府君故事流变论考[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许作海;魏焕《皇明九边考》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5 吕宗敏;何秋涛《朔方备乘》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6 余德芹;元明时期法医学文献整理研究[D];贵阳中医学院;2010年
7 戴学艳;中外文化碰撞中的天津形象[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潘文芳;“二十四孝”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陈慧智;中日文化交流中的铜镜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10 常雯婕;文化交流、融合进程中民族服饰的流变[D];云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9456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1945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