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大遗址保护利用与区域发展的协同性研究——以西部欠发达地区为例

发布时间:2019-01-28 18:02
【摘要】: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文化遗产的功能正从单一注重"文化传承"向惠及"区域发展"的方向转变。对于文化遗产资源丰厚的西部欠发达地区而言,其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对于区域的发展具有关键意义。以甘泉宫遗址为例,在分析甘泉宫遗址与其所在的陕西省淳化县协同发展的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淳化县环境资源特性与甘泉宫遗址的实际状况,提出了西部欠发达地区大遗址保护利用与区域发展的协同之策。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urbanization, the func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is changing from "cultural heritage" to "regional development". For the underdeveloped western region with rich cultural heritage resources, the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its cultural heritage is of key signific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gion. Taking Ganquanggong site as an exampl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the cooperative development between Ganquanggong site and Chunhua County in Shaanxi Province,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in Chunhua County and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Ganquanggong sit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coordinated strategy for the conserv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large sites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the underdeveloped areas of western China.
【作者单位】: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第7号招标课题(10JZD0007)
【分类号】:K87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钟秀;发挥方志功能 为区域发展服务[J];新疆地方志;1996年04期

2 张泽强;;论毛泽东时代党对区域发展战略探索的历史考察[J];改革与开放;2009年09期

3 曹晓红;;联邦德国区域发展的空间研究[J];人文地理;1989年03期

4 李应德;;旅游业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J];旅游纵览;2011年05期

5 ;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将成为中国西部区域发展“新动力”[J];中国西部;2011年05期

6 ;湖南省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推进情况综述[J];民族论坛(时政版);2013年02期

7 刘科伟,刘玉亭,张贵凯;关于区域发展目标问题的探讨[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5期

8 朱国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加快三峡区域发展[J];三峡文化研究;2006年00期

9 龙耀海;李思源;;“金融扶贫”助力湖南武陵山片区发展——湖南举办《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系统性融资规划》审查暨推动实施研讨会[J];民族论坛(时政版);2013年10期

10 花建;;中国文化产业的区域发展战略[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陆大道;;中国区域发展:新因素、新格局、新问题[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2 周学政;;发挥首都科技辐射作用,促进“泛首都区域”协调发展——北京科技对泛首都区域发展的意义[A];世界城市北京发展新目标——2010首都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薛益忠;;都市在台湾区域发展上的角色[A];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4 周明钧;;学习邓小平区域发展思想 全面加强桂粤经贸合作[A];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4年

5 孙丽霞;梅红霞;;用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6年

6 沈正平;储胜金;;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区域发展战略的实践探索与理论思考[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朱礼安;吕维国;;新时期场县共建的重大意义与区域发展[A];黑龙江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专辑下册[C];2009年

8 柳建文;;民间组织在我国地方合作与区域发展中的作用[A];科学发展·惠及民生——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C];2012年

9 薛健;;对实施《秦巴山区区域发展与扶贫规划》的思考[A];大关中发展研究(第六辑)[C];2012年

10 葛昭攀;王铮;;我国经济的收敛性及区域发展的多重均衡态实证分析[A];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魏健 记者 王亦卫;科技创新与区域发展研讨会举办[N];科技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李广平;我省部署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编制[N];贵州日报;2011年

3 见习记者 杜斌伟;全市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编制工作部署会议召开[N];陇东报;2011年

4 记者 秦菲菲;国家级开发区纳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N];上海证券报;2012年

5 吴涛;我国区域发展日趋均衡[N];西部时报;2012年

6 记者 李亚冰;《燕山—太行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获国务院批复[N];承德日报;2012年

7 马志刚;统筹区域发展新起点[N];经济日报;2012年

8 自治区扶贫办、发改委;六盘山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宁夏片区规划解读[N];宁夏日报;2012年

9 本报记者 吴萍 通讯员 袁业飞;解放思想 凝聚力量 攻坚克难 全面实现祁连七个区域发展目标[N];祁连山报;2012年

10 记者 赵虹 李平 特约记者 杜登波 岑飞;从一生之城看如何谋划区域发展[N];十堰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刘惠敏;基于生态可持续的区域发展系统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2 侯仁勇;中部区域发展战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3 胡静;湖北西部地区区域发展战略与路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晏涛;促进中部崛起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

5 杨章贤;信息时代区域发展与城市规划响应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群荣;新中国历代领导人区域发展观比较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2 张华;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D];暨南大学;2012年

3 曹颖锐;产业转移背景下区域发展成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D];西北大学;2013年

4 张卓;区域发展定位的一般模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国茂;区域发展中的路径创新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6 李鹏嵩;国家重点区域发展战略的金融支持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3年

7 郑莹;基于区域发展的项目选择系统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6年

8 穆晓敏;山东省区域发展的空间分异及其协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蒋育梅;胡锦涛统筹区域发展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13年

10 吴得文;福建省区域发展与空间结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4171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24171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76e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