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扬州与苏州砖雕图样探源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9-06-08 08:28
【摘要】:扬州文化与苏州文化同属江南文化之范畴,两地砖雕图样艺术在明清时期均达到其发展的顶峰。通过对两地砖雕遗存之调研、兴起过程之比对,清晰可见两地砖雕图样兴衰的过程基本同步。还力图从砖雕图样的装饰题材、装饰部位、装饰手法解析砖雕图样发展过程中的不同特征。从区域文化角度探寻图样风格异同背后蕴藏的文化底蕴。不管是扬州砖雕图样的自由精致,还是苏州砖雕图样的工整雅致,都是江南砖雕图样风格的典范,它们同样受到徽州砖雕图样的影响,随着徽商移居、徽州工匠迁徙而流布,是徽州砖雕图样的衍生和再发展。
[Abstract]:Yangzhou culture and Suzhou culture belong to the category of Jiangnan culture, and the brick carving pattern art of the two places reached the peak of its development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remains of brick sculptures in the two places, the comparison of the rising process shows that the process of the rise and fall of brick sculptures in the two places is basically synchronous. It also tries to analyze th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brick carving pattern from the decoration subject matter, decoration part and decoration technique of brick carving patter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gional cultur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behind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pattern styles. Whether Yangzhou brick carving pattern is free and exquisite, or Suzhou brick carving pattern is neat and elegant, it is a model of Jiangnan brick carving style, they are also influenced by Huizhou brick carving pattern, with the migration of Huizhou merchants and Huizhou craftsmen, It is the derivation and re-development of Huizhou brick carving pattern.
【作者单位】: 江苏大学艺术学院;
【基金】:2013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扬州与苏州古建筑雕饰图样比较研究》(项目编号:2013SJB76000) 2013年江苏省社科研究课题青年精品项目《明清运河文化视域下区域工艺美术风格形成研究——以扬州为例》(13SQC-164)
【分类号】:K879.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钟玲;从英汉俚俗语比较研究管窥人类思维之共性[J];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05期

2 彭小瑜;中西历史比较研究是否可行?——由刑罚的宽免说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可疑[J];史学月刊;2005年01期

3 张树青;;儒、释、道的科技观比较研究[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4 朱威;陆沈妙;;明清时期中西插画艺术比较研究[J];大众文艺;2014年12期

5 樊丽丽;;中日崇山理念的比较研究——以泰山和富士山为例[J];泰山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6 顾希佳;“银变型”故事的比较研究[J];浙江学刊;2000年04期

7 鲁运庚,尹明明;工业化时期东西方童工问题比较研究[J];甘肃社会科学;2003年03期

8 张媛;;现代中日民间典型婚礼礼仪比较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8年10期

9 石国进;鲁本录;;哲学史视域中的真理理论及其比较研究[J];理论月刊;2009年11期

10 顾希佳;中韩“旁■”故事比较研究[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瑾彦;;中外大众体育发展的比较研究[A];第3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范建荣;;政策移民与自发移民之比较研究[A];2013中国生态移民与区域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3 周学政;;现代化比较的再思考[A];现代化的机遇与挑战——第八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赵小云;郭成;;不同民族中学生学业自我发展的比较研究[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5 郭嵘;卢军;吴松涛;;我国生活质量指标的比较研究[A];2004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C];2004年

6 邢占军;;城乡居民主观幸福感初步比较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赵小风;黄贤金;付重林;吴小根;;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比较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姜秀山;;科技进步速度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的比较研究[A];面向复杂系统的管理理论与信息系统技术学术会议专辑[C];2000年

9 郁鹏;;中国四大区域城市发展比较研究[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廖远涛;;我国特大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比较研究[A];2014(第九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S02生态城市规划与实践的创新发展[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成广雷;国内外种子科学与产业发展比较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2 王文华;加拿大与中国经济诈欺犯罪比较[D];北京大学;2002年

3 王国栋;沿海与内陆就地城市化的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4 金荣洲;7-9世纪中外司法制度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赵雪莲;可持续发展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体系比较研究[D];新疆大学;2006年

6 邱春林;凡·高、徐渭比较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桂玲;中英初始现代化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2 谢德蓉;新老两代家长对幼儿期望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刘莎;中韩消费者原产地效应的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4 吴艳君;国际慈善立法比较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5 陈扬;三大国家级新区发展动力比较研究及启示[D];兰州大学;2013年

6 邓雄鹰;中美比较广告之比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7 邹琦;美日中小企业融资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林建华;基于科学素养的“醇”主题的教材比较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3年

9 米兰;《心灵之罪》与《晚安,妈妈》的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10 郝健;二战期间美国对华和对苏租借援助的比较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4951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24951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a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