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南宋时期龙泉窑青瓷酒器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19 01:06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之一的器物艺术,同时也是其所产生时代的社会历史和文化发展的艺术载体,蕴涵着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艺术、宗教、意识形态等信息,隶属于器物艺术的龙泉窑青瓷也不例外。南宋时期是龙泉窑青瓷发展的成熟时期,在器型上又以日用器最为多见,创造了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本文则选取南宋龙泉窑日用器中数量颇丰的青瓷酒器做研究,首先探讨南宋龙泉青瓷酒器生产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文化审美背景;再分类考量不同用途的酒器在造型上的特点,以及对青铜器酒器的仿古制作;并反思南宋龙泉窑青瓷的形制功能审美及其在制瓷工艺上的继承与创新。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选题的缘由和意义
        1.1.1 论文选题的缘由
        1.1.2 论文选题的意义
    1.2 本课题研究的现状
        1.2.1 关于“南宋龙泉窑青瓷”的研究现状
        1.2.2 关于“陶瓷酒器”的研究现状
        1.2.3 关于南宋酒文化研究现状
        1.2.4 总结
    1.3 概念界定与研究对象范围
        1.3.1 概念的界定
        1.3.2 研究对象范围
2 酒器艺术概论分析
    2.1 器物艺术、饮食器具、酒器艺术及分类
        2.1.1 器物艺术
        2.1.2 酒器艺术及分类
    2.2 陶瓷器物艺术、饮食器具之陶瓷酒器艺术
        2.2.1 陶瓷器物艺术
        2.2.2 饮食器具之陶瓷酒器艺术
3 南宋龙泉青瓷酒器生产背景探析
    3.1 南宋时期政治经济环境
    3.2 南宋社会生活环境
    3.3 南宋时期文化、审美思想环境
4 南宋时期龙泉窑青瓷酒器
    4.1 储藏器
        4.1.1 罐
        4.1.2 瓶
    4.2 注酒器
        4.2.1 瓜腹注子
        4.2.2 菊瓣纹盘口执壶
    4.3 饮酒器
        4.3.1 杯
        4.3.2 莲子盅
        4.3.3 盏
    4.4 仿古酒器
        4.4.1 爵
        4.4.2 贯耳壶
        4.4.3 尊
        4.4.4 匜
5 对南宋龙泉窑青瓷酒器研究的文化反思
    5.1 胎质、釉色分类
    5.2 形制、塑造方法
        5.2.1 拉坯成型
        5.2.2 模范成型
    5.3 装饰、纹样方法
        5.3.1 刻划花
        5.3.2 贴花
        5.3.3 堆塑
        5.3.4 模印
    5.4 审美思想映现
        5.4.1 理学审美
        5.4.2 “尚玉”观
        5.4.3 仿古美学
6 结语
附录:图片扫描及拍摄来源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于龙泉溪口窑问题[J]. 余明泾,余光仁.  东方收藏. 2011(07)
[2]玉壶春瓶考[J]. 陈昌全.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0(11)
[3]近年来古代龙泉青瓷研究综述[J]. 张建平,李岩.  中国陶瓷. 2010(08)
[4]浅谈陶瓷酒器的演变与发展[J]. 夏雅君,胡芳,杨健.  中国陶瓷. 2010(07)
[5]宋代瓷器的特征和美学鉴赏[J]. 王蓉.  作家. 2008(12)
[6]从餐饮礼器看中华饮食文化之发展[J]. 吴晓林.  浙江工艺美术. 2007(02)
[7]宋型文化:概念、分期与类型特征[J]. 刘方.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5(03)
[8]宋代右文抑武政策对宋型文化形成的影响[J]. 田耕宇.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5(02)
[9]历代陶瓷酒具[J]. 幻炜.  紫禁城. 2004(04)
[10]龙泉窑纵笔[J]. 李刚.  东方博物. 2004(01)

博士论文
[1]酒、酒器与传统文化[D]. 黄亦锡.厦门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试论宋代瓷器的装饰艺术[D]. 胡习珍.重庆师范大学 2007
[2]宋代瓷器的美学风格与特征[D]. 李文杰.吉林大学 2007
[3]宋代古器物学的文化背景及北宋古器图录综考[D]. 赵宁.天津师范大学 2007
[4]宋代饮食器的造型设计研究[D]. 李智瑛.南京艺术学院 2004



本文编号:35434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35434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e6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