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国家与文明研究中年代学方法的反思
发布时间:2017-09-03 08:39
本文关键词:上古国家与文明研究中年代学方法的反思
【摘要】:在当前上古及三代考古编年和历史复原研究中,往往将经汉代人之手编纂加工过的二手文献全部当真,而将一手的考古资料降为证经补史和配合文献的工具,企图通过考古发现和研究,在后世的"中央"——郑洛地区的地下找到一元的夏商王朝史,再透过从中央看四方,将所有的发明和创新都归功于中央,将四方视为郑洛中央区的传播影响之地。本文指出类型学超范围运用是造成此种状况的原因之一,进而分析了类型学应用的边界条件及其局限性。文章认为,夏商历史复原研究必然涉及到大量跨区域跨文化的比较,这种情况下由于层位学的缺失而使类型学分析往往难以提供严谨的答案,后者并不足以克服此类历史意识形态的陷阱,甚至主动与后者合谋,而沦为强化历史意识形态的帮手。本文提出在进行跨地区跨文化比较时,务须首先通过碳十四测年方法构建跨区域跨文化之间的绝对和相对年代框架,以作为比较的基础和前提。鉴此,研究者需要充分理解、掌握和利用碳十四测年这个重要的年代学工具,建立适当的碳十四测年数据评估和分析方法。文章最后讨论了影响碳十四数据的各种因素以及评估鉴别方法。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台湾中正大学历史系;
【关键词】: 上古史 年代学 碳十四 类型学
【分类号】:K878
【正文快照】: 对于考古学与上古史研究而言,年代学是基础。只有在弄清楚所研究的各处考古遗存的相对年代序列和绝对年代之后,才可以通过纵向的时间序列上的比较疏理其谱系、源流与发展脉络,并通过横向的比较观察其共性、结构与异同。反之,如果年代上不清楚,就会使考古遗存发展谱系不清,甚至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M.J.Aitken;苗建民;;发光测年技术入门指南[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1993年01期
2 曼努埃拉·蒙基尼;吴淑英;;让时光倒流的测年法[J];科学世界;1999年09期
3 邵会秋;;考古学中碳十四数据使用问题的讨论[J];文物世界;2012年03期
4 A·B·布雅文 ,于汇历,盖立新;采集和送交碳素测年样品的有关问题[J];北方文物;1989年04期
5 方勤学,徐安武;核技术与考古学[J];中国科学基金;1998年03期
6 陈铁梅;;加速器质谱法(AMS)~(14)C测年原理及其在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1990年02期
7 殷玮璋;;一项追溯中华文明起源的科学工程[J];科学;2001年02期
8 梁任又;EPR测年中样品顺磁中心的热稳定性研究[J];波谱学杂志;1994年04期
9 ;放射性碳素测定年代报告(三七)[J];考古;2011年07期
10 郭之虞;高精度加速器质谱~(14)C测年[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Z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金安妮;岩画的微腐蚀断代[D];南京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7840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784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