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地区与洛阳地区西周时期腰坑墓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6 16:06
本文关键词:西安地区与洛阳地区西周时期腰坑墓对比研究
【摘要】:西安是西周时期宗周所在地,是西周近三百年间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洛阳是夏商王朝的统治中心区域。周灭商后,迁殷遗民入洛邑营建成周,随后以周公为首的大批姬周贵族、各级官吏纷纷入住成周,周人的东方劲旅“成周八师”也驻守在这里,洛阳成了西周王朝的东都和各诸侯国朝贡的地方,也是当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之一。 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分别对西安、洛阳两地进行了多次考古调查与发掘,获得颇为丰富的研究资料,发表了多篇发掘简报及相关论著。 西安、洛阳地区的西周墓葬与其他地方的西周墓葬相比,最大的不同点就是在于其既有大量的周人墓葬.又有众多殷遗民墓葬,而且两地的这两类墓葬分别具有不同的分布区域和各自鲜明的特征。西周时期腰坑墓的变化过程,反映了姬周文化与殷商文化碰撞、融合、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华民族首次大融合和形成大舞台的一个侧面的表现。大量西周时期的腰坑墓发现和发掘,无疑反映了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社会状况和社会物质文化面貌。理清西安、洛阳两地腰坑墓及随葬品的发展脉络,不仅有利于学界对西周王畿地区殷遗民文化面貌的全面把握,同时也将为西周京畿以外地区考古学文化研究提供重要的比照体系。 本论文分为五章。第一章,是关于西安、洛阳地区西周时期的历史情况及两地区西周腰坑墓研究现状的概述。第二章,西安、洛阳两地西周腰坑墓的基本资料。第三章,两地区西周腰坑墓随葬陶器的类型学分析与分期研究。第四章,由墓葬的形制及其分布情况、随葬器物组合以及文化因素诸方面入手,对两地西周腰坑墓葬所作综合分析对比。第五章,全文研究的总结。
【关键词】:西安地区 洛阳地区 腰坑墓 西周时期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K878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一章 绪论7-13
- 1.1 西安地区及洛阳地区的历史概况7-9
- 1.2 西安地区及洛阳地区腰坑墓的发现与研究现状9-13
- 1.2.1 发现与研究成果9-11
- 1.2.2 存在问题11
- 1.2.3 本文写作目的11-13
- 第二章 西安地区与洛阳地区腰坑墓的发现13-26
- 2.1 两地腰坑墓的发现13-23
- 2.1.1 西安地区13-19
- 2.1.2 洛阳地区19-23
- 2.2 两地腰坑墓的分析23-26
- 2.2.1 西安地区23-24
- 2.2.2 洛阳地区24-26
- 第三章 西安地区与洛阳地区腰坑墓随葬陶器的分期对比26-48
- 3.1 西安地区腰坑墓随葬陶器分期研究26-37
- 3.2 洛阳地区腰坑墓随葬陶器的分期研究37-45
- 3.3 两地腰坑墓随葬陶器对比45-48
- 第四章 西安地区与洛阳地区腰坑墓对比分析48-53
- 4.1 西周时期两地腰坑墓形制对比48-49
- 4.2 西周时期两地腰坑墓分布及墓向对比分析49-50
- 4.3 西周时期两地腰坑文化因素形成对比分析50-51
- 4.4 周人墓葬与殷人墓葬对比51-53
- 第五章 结论53-54
- 参考文献54-57
- 附录57-67
- 致谢6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华;;论黄河流域先秦时期腰坑墓葬俗文化——兼说与长江流域同类墓葬俗的关系[J];华夏考古;2008年01期
2 王志友;;商周时期的腰坑葬俗[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3 郭亮;;略论商周时期关中地区腰坑葬俗[J];江汉考古;2008年04期
4 ;洛阳北td西周墓清理记[J];考古;1972年02期
5 赵永福;;1961—62年沣西发掘简报[J];考古;1984年09期
6 叶万松;余扶危;;洛阳北窑西周遗址陶器的分期研究[J];考古;1985年09期
7 宋公文;;楚墓的头向与葬式[J];考古;1994年09期
8 郭宝钧;林寿晋;;一九五二年秋季洛阳东郊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55年01期
9 ;1967年长安张家坡西周墓葬的发掘[J];考古学报;1980年04期
10 徐良高;;1997年沣西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2000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应桥;河南地区西周墓葬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亮;先秦时期陕西地区腰坑葬俗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9836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983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