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雷格涵义指称理论及其语言哲学
本文选题:弗雷格 + 涵义指称理论 ; 参考:《宜宾学院学报》2008年07期
【摘要】:语言分析从弗雷格开始才真正成为哲学家们关注的主要问题,而涵义指称理论在其哲学思想中占有无可比拟的支配地位,自此语言哲学得以开创。
[Abstract]:Linguistic analysis has become a major concern of philosophers only since Frege, and the theory of implication reference occupies an unparalleled dominant position in his philosophical thought. Since then, linguistic philosophy has been created.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分类号】:H0-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江怡;世纪之交再话“语言的转向”[J];国外社会科学;1998年05期
2 江晓红;;意义与指称论对语言学研究的启示[J];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12期
3 夏国军;论弗雷格的“涵义决定所指”原则[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5年06期
4 王路;弗雷格的语言哲学[J];哲学研究;1994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阳建勋;邓成明;;论“经济法责任”研究的语言学转向[J];河北法学;2011年03期
2 沈紫坪;;哲学的日常回归——论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说[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S1期
3 张世宁;;弗雷格涵义指称理论及其语言哲学[J];求索;2006年11期
4 江怡;;语言哲学:西方哲学中的变革[J];中国外语;2006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刘志丹;哈贝马斯语言哲学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杨元刚;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高国栋;分析法学的日常语言分析转向[D];吉林大学;2006年
4 赵美娟;乔姆斯基的语言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5 吴真文;法律与道德的界限[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欢迎;技术哲学视野下的网络文学[D];东华大学;2011年
2 梁潇;名词性成分的指称及其句法影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姣姣;弗雷格涵义理论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4 王延;技术时代语言发展状况的哲学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5 马如俊;西方科学哲学认知转向的实质及其意义[D];山西大学;2003年
6 居飞;维特根斯坦的语法命题学说[D];四川大学;2004年
7 王新峰;数学视野中逻辑与语言的成功融合[D];山西大学;2006年
8 仓晓敏;汉语名词性成分的无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颜中军;弗雷格疑难与认知价值差异[D];湘潭大学;2007年
10 车峰;试论罗素摹状词理论及其对语言哲学的影响[D];山西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寅;语义外在论与语义内在论——认知语言学与TG语法在内在论上的分歧[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2 王路;涵义与意谓——理解弗雷格[J];哲学研究;2004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靖莉;;弗雷格涵义指称理论及其语言哲学[J];宜宾学院学报;2008年07期
2 江晓红;;意义与指称论对语言学研究的启示[J];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12期
3 王路;弗雷格关于意义和意谓的理论[J];哲学研究;1993年08期
4 吴锵,陈亚军;对弗雷格《论意义与所指》中“=”的分析[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5 翟玉章;弗雷格的两个区别及其问题[J];社会科学战线;1994年06期
6 陶黎铭;后期维特根斯坦是否告别了叔本华[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01期
7 王路;涵义与意谓——理解弗雷格[J];哲学研究;2004年07期
8 牟博;弗雷格与意义的指示论[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6年02期
9 刘周全,张洪波;弗雷格的语言逻辑思想[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10 贺寿南,潘天群;弗雷格的逻辑观评析[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燕;;弗雷格意义理论浅析[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年
2 张燕京;;论弗雷格逻辑研究的基本路径[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上)[C];2011年
3 王路;;弗雷格论概念和对象[A];1994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4年
4 王路;;弗雷格论思想和思想的普遍性[A];理有固然——纪念金岳霖先生百年诞辰[C];1995年
5 蒋运鹏;;弗雷格的“真”[A];全国“当代西方哲学的新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6 柴生秦;;论弗雷格的同一性难题[A];2000年逻辑研究专辑[C];2000年
7 刘奋荣;;略论弗雷格和皮亚诺对数学基础的研究[A];2000年逻辑研究专辑[C];2000年
8 王学刚;;量词与字母[A];1993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3年
9 陈波;;弗雷格的反心理主义及其困境(初稿)[A];第二届分析哲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周肆根;;弗雷格逻辑主义的理论反思[A];1996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沙青;“意义”的追问与探求[N];光明日报;2006年
2 杨孝文 任秋凌;人类“走出非洲”吗?[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5年
3 刘恒涛邋编译;下一站到棕榈滩[N];财经时报;2008年
4 ;学术看台[N];社会科学报;2009年
5 本报驻柏林记者 聂立涛;全球通胀率不大可能加速上升[N];经济参考报;2007年
6 江怡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维也纳学派的分析概念[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7 聂立涛;德国专家:全球性通胀“可能性不大”[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8 梁嘉殷 李晓东;两种哲学:分析的和叙事的[N];学习时报;2004年
9 岳玉苓;全球最贵三家酒店非洲小国塞舌尔占两家[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10 一峰;世界首家濒危动物“基因银行”开张[N];中国环境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薄谋;新弗雷格算术的一致性和解释性[D];复旦大学;2011年
2 郭建萍;真与意义的融合与分离之争的逻辑探究[D];山西大学;2012年
3 周允程;第一人称信念的哲学研究[D];清华大学;2008年
4 何朝安;涵义的形而上学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5 张立娜;个体词的逻辑语义[D];清华大学;2007年
6 聂大海;语言指称的同一性与必然性[D];吉林大学;2011年
7 杜建国;语言、意向与存在[D];山西大学;2007年
8 张留华;数学、指号学与实用主义[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徐燕杭;从形而上的道德理念到日常化的反思活动[D];浙江大学;2009年
10 郭燕;思想与语言的自然化[D];复旦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熊斌;弗雷格意义理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刘立门;弗雷格真之理论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3 赵向革;弗雷格逻辑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4 王慧;弗雷格的真之理论困境及其解决[D];山西大学;2012年
5 贺立维;论弗雷格的算术哲学[D];中南大学;2012年
6 任书建;浅析弗雷格的“真”概念—从实在论的观点看[D];复旦大学;2012年
7 耿志鹏;弗雷格概念理论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8 解京;思想与真[D];河北大学;2010年
9 张姣姣;弗雷格涵义理论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10 张萍;试论弗雷格真理论[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7954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1795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