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法的世界观向应用领域的转化——简评《辩证思维方法及其应用》
本文选题:辩证思维方法 + 辩证法 ; 参考:《思想战线》1995年01期
【摘要】:正云南大学出版社一九九三年出版的《辩证思维方法及其应用》一书(苗启明、毕国明主编,李承明、罗翊重副主编),在总结了我国辩证逻辑研究成就和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另辟蹊径,力求把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实现辩证法的世界观向应用领域的转化。这种努力本身所具有的意义以及著作者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足以提醒读者重新思考象牙之塔的形而上学与我们置身其中的世界之间的关系。 辩证逻辑学界通常所指的辩证思维方法主要有“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归纳与演绎的统一”、“分析与综合的统一”以及“逻辑的与历史的统一”等,这些方法都是辩证思维规律的表现,是人们对辩证思维规律的认识和运用。这实际上是人们总结出来的思维活动的“框架”,或本体论意义上的一种思维活动的“模式”,说到底是一种纯粹的理论方法。而本书所研究的
[Abstract]:The Dialectical thinking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 published by Yunnan University Press in 1993 (Miao Qiming, Bi Guoming Editor-in-Chief, Li Chengming, Luo Yizhong Deputy Editor-in-Chief, on the basis of summarizing the achievement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dialectical logic research in China, The author tries to combine theoretical research with practical application to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of dialectical worldview to application field.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effort and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the authors are sufficient to remind readers to rethink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etaphysics of the ivory tower and the world in which we live. The dialectical thinking methods commonly referred to in dialectical logic mainly include "from abstract to concrete", "unity of induction and deduction", "unity of analysis and synthesis" and "unity of logic and history". These methods are the expression of dialectical thinking law and people's understanding and application of dialectical thinking law. In fact, this is the "frame" of thinking activities summed up by people, or the "mode" of thinking activities in the sense of ontology, which is, in the final analysis, a pure theoretical method. And what this book studies
【分类号】:B8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馥郁;试论辩证思维的具体同一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5期
2 魏再龙;生产关系在一定条件下对生产力起决定作用[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Z1期
3 阳作华;试论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普遍性——与姚伯茂同志商榷[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Z1期
4 王慎失;谈谈辩证法的发展[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80年01期
5 王慎失;辩证法是什么[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80年03期
6 石宝华;近代自然科学与辩证法——学习《自然辩证法》的体会[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80年04期
7 张奎良;重新认识斯大林的辩证法理论[J];求是学刊;1980年01期
8 关士续;自然辩证法如何为“四化”服务[J];求是学刊;1980年02期
9 朱学志;微积分和辩证法──试论非标准分析和《数学手稿》的关系及其在认识论上的意义[J];求是学刊;1980年02期
10 徐亮;“否定之否定”规律不能取消──读《反杜林论》札记[J];求是学刊;198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正风;;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特点[A];学习 坚持 发展——青海省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优秀论文集[C];1993年
2 杨胡列;;邓小平理论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A];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全国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1998年
3 李新忠;;邓小平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思想的探讨[A];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全国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1998年
4 朱洪;;瞿秋白党建思想的理性光辉——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A];瞿秋白研究新探——纪念瞿秋白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论文集[C];1999年
5 励建安;;康复医学实践中的辨证思维[A];第三届全国康复医学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6 李世繁;;学习毛泽东同志对辩证逻辑理论的发展和应用之一——毛泽东同志论什么是辩证逻辑[A];逻辑学文集[C];1978年
7 李志才;;辩证逻辑的对象和体系[A];逻辑学文集[C];1978年
8 且大有;;继承列宁的哲学遗志 深入探讨辩证逻辑[A];逻辑学文集[C];1978年
9 杜汝楫;;关于形式逻辑的对象和性质——兼评普列汉诺夫关于形式逻辑的论点[A];全国逻辑讨论会论文选集[C];1979年
10 张文;;略论思维形式的辩证法——学习《资本论》的逻辑笔记[A];全国逻辑讨论会论文选集[C];197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崔自铎;改革开放中活的辩证法[N];北京日报;2000年
2 孙凤刚;谈谈创造思维方法[N];中国包装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任能文 王光荣;生与死的辩证法[N];重庆日报;2000年
4 宋希仁;怎样认识道德的“应当”[N];光明日报;2000年
5 ;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探索[N];光明日报;2000年
6 向贤彪;哲学能解决具体问题吗?[N];解放军报;2000年
7 汪世平;胡庆余堂:大做的辩证法[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0年
8 陈晓红;念活绿色辩证法[N];人民日报;2000年
9 本报记者 朱剑红;坚定的改革[N];人民日报;2000年
10 王迅;矛盾、辩证法和中庸[N];社会科学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迈军;中国证券市场若干重要关系的辩证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2 张拴平;张申府哲学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3 孙斌;守护夜空的星座[D];复旦大学;2003年
4 余慧元;一种“纯粹”的经验如何可能?—胡塞尔现象学经验问题的扩展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5 刘建其;经济体制与产业结构[D];厦门大学;2003年
6 韩志伟;实践与辩证法——从对象性思维方式到实践性思维方式[D];吉林大学;2004年
7 王福生;从思辨到革命——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颠倒[D];吉林大学;2004年
8 程金海;当代西方对话美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9 李欣;辩证法视域中的善、美和目的论——从康德哲学引出的一种思考[D];复旦大学;2004年
10 王永山;马克思与费尔巴哈[D];苏州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闪慧;新形式下青年报广告的系统策略[D];郑州大学;2000年
2 袁立宪;论邓小平理论的时代意义与贡献[D];郑州大学;2000年
3 潘中伟;黑格尔辩证法批判[D];河南大学;2001年
4 王迅;霍克海默的批判理论述评[D];苏州大学;2001年
5 赵文;从总体性思辨到症状阅读[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6 王庆生;西方自然价值观反思[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7 邱健;后现代语境中的历史化理论[D];苏州大学;2002年
8 白利鹏;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建[D];黑龙江大学;2002年
9 侯一夫;试论黑格尔费尔巴哈与现代人类学思维范式创生的逻辑关联[D];黑龙江大学;2002年
10 卢太耀;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中介理论[D];云南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7966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1796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