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逻辑论文 >

胡适“试验论理学”思想及其对逻辑学发展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4-25 01:32

  本文选题:胡适 + 试验论理学 ; 参考:《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摘要】:受杜威思想影响 ,胡适在对杜威的“逻辑”思想介绍的基础上 ,阐释和发挥了杜威的“试验逻辑学”思想。杜威的“试验论理学”是不同于形式逻辑的注重实验的一种方法 ,它体现了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思想。这种思想为胡适所吸收 ,胡适把科学方法归纳为“尊重事实、尊重证据” ,在具体运用上提出“大胆的假设 ,小心的求证”的命题 ,胡适用其取代形式逻辑。它对中国近代逻辑学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
[Abstract]:Influenced by Dewey's thought, Hu Shi explained and brought Dewey's thought of "experimental logic" into full play on the basis of introducing Dewey's "logic" thought. Dewey's "the Neo-Confucianism of experiment" is a method of emphasizing experiment different from formal logic, which embodies Dewey's philosophy of pragmatism. This thought was absorbed by Hu Shi. Hu Shi summed up the scientific method as "respecting facts, respecting evidence", put forward the proposition of "bold hypothesis and careful verification" in concrete application, and applied it to replace formal logic. It had a negative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hinese logic.
【作者单位】: 信阳师范学院
【分类号】:B81-0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文振庭;胡适《尝试集》重议[J];江汉论坛;1979年03期

2 杨天石;读鲁迅致胡适佚札[J];鲁迅研究月刊;1990年12期

3 周玉和;“九一八”事变后胡适对日主张中的战与和问题[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5期

4 雷颐;殊途同归:胡适与张君劢的历史命运[J];近代史研究;1994年03期

5 张家钊;胡适文艺思想剖析[J];天府新论;1994年02期

6 杨扬;文史札记[J];文艺理论研究;1995年02期

7 耿云志;略评胡适的传记文学理论与实践——《胡适传记作品集》序[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8年03期

8 房列曙;胡适与抗战时期的国际关系[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9 旷新年;胡适与意象派[J];中国文化研究;1999年03期

10 荣瑞和;胡适文学革命理论刍议[J];哈尔滨师专学报;199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道德;;胡适的科学方法简析[A];1995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5年

2 田建民;;重史求实、新旧兼容的学术原则与治学方法——从钱钟书对胡适和周作人的批评及对文言与白话的评说谈起[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3 黄书光;;试析胡适“文学革命”对国语教育的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柳芳;;胡适和民国时期的大学体制改革[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陈鸿祥;;《王道诗话》若干相关史实之辨正[A];瞿秋白研究文丛(第一辑)[C];2007年

6 姜建;;瞿秋白、鲁迅与胡适的一次交锋[A];瞿秋白的历史功绩——瞿秋白英勇就义70周年纪念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张海晏;;杜威的历史方法及胡适对它的诠释与应用[A];西方思想在近代中国[C];2005年

8 李丕洋;;评胡适的真理观[A];中国现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杨国荣;;胡适与文学革命[A];时代与思潮(2)——中西文化冲撞[C];1989年

10 蒋小波;;“道问学”与“尊德性”——胡适派学人与现代新儒家的“汉宋之争”[A];2008年台湾文学现代性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伍立杨;两本胡适传[N];中国经济时报;2002年

2 陈明远;胡适的经济生活[N];南方周末;2004年

3 余岸竹;胡适先生掠影[N];团结报;2000年

4 陈平原;“大家”与“全集”[N];中华读书报;2003年

5 ;湖北省出版《胡适与<自由中国>》[N];湖北日报;2004年

6 谢泳;大树凋零[N];华夏时报;2002年

7 张树伟;“我比胡适还理解胡适!”[N];中国邮政报;2003年

8 杜德机;胡适与钱锺书[N];东方早报;2010年

9 风石堰;自由与容忍之间的胡适[N];文学报;2004年

10 李国涛;重寻历史的真相[N];中华读书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国良;输出与输入[D];复旦大学;2003年

2 李小玲;论胡适文学观中的民俗理念[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刘岩;重读胡适[D];山东大学;2005年

4 陈占彪;“五四”一代知识分子观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5 汤景泰;宁鸣而死,不默而生[D];复旦大学;2008年

6 周璇;胡适、冯友兰、金岳霖的逻辑方法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9年

7 张哲英;清末民国时期语文教育观念考察[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卢毅;“整理国故运动”与中国现代学术转型[D];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

9 邓庆周;外国诗歌译介对中国新诗发生的影响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10 曹建坤;1945-1949年间中国共产党与自由主义势力的关系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凌;从“人”的解放看鲁迅与胡适的内在精神联系[D];河北大学;2003年

2 刘恩贤;胡适的中国文学观[D];青岛大学;2004年

3 李霞玲;胡适的科学文化观[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4 王利民;论胡适的实用主义方法论[D];湘潭大学;2002年

5 唐亚军;胡适人权法治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谢江平;胡适实用主义在中国的影响[D];贵州师范大学;2002年

7 顾小燕;翻译家胡适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8 余敏;胡适思想矛盾的表现与解读[D];湘潭大学;2004年

9 杨红玉;胡适逻辑思想初探[D];河南大学;2006年

10 胡琴娥;胡适实验主义方法再研究[D];安徽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7991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17991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6a3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