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象的表示:模式与概念
本文选题:概念 + 特征 ; 参考:《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5期
【摘要】:讨论了对象的表示问题。根据对不同领域的考察及对实际现象的观察,,文中提出了特征的伴随值的思想,用特征的伴随值来刻画特征,并由此定义了对象的表示模式及其伴随向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用表示模式及伴随向量描述对象的思想。利用模式及伴随向量对概念进行了定义。利用上述思想,概念的抽象过程可用一系列的模式及伴随值的运算过程来细致地描述。同时,概念的特性也得到了很好的刻画。本文还对概念的内涵及外延做了简要的讨论。事实表明,伴随值、表示模式及伴随向量能够全面而细致地刻画对象,是强有力的表示方法
[Abstract]:The representation of objects is discussed.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different fields and the observation of the actual phenomena, the idea of the adjoint value of the feature is put forward in this paper, and the feature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adjoint value of the feature, and the representation pattern and the adjoint vector of the object are defined. On this basis, the idea of describing objects with representation patterns and adjoint vectors is proposed. The concept is defined by pattern and adjoint vector. Using the above idea, the abstract process of the concept can be described in detail by a series of patterns and the operation process of the adjoint value. At the same tim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ncept are also well described. This paper also briefly discusses the connotation and extension of the concept. The facts show that the adjoint value, representation pattern and adjoint vector can describe the object comprehensively and meticulously, which is a powerful representation method.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计算机系 中国科学院软件所
【分类号】:B812.2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银洁;;阅读教学中阅读心理的培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2 葛明贵;指导语对解决四卡问题影响的实验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3 邓涛;界面的认知与设计[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4 方金秋;数学问题解决的认知定义[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1995年01期
5 于广元;借代的认知解释[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6 赵建林,杨胜利,白青;从认知心理学角度探讨体育课的组织与教学[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7 薛燕华,刘桂琴;外语教学法流派的心理学基础[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8 谭朕斌;提高篮球课战术基础配合教学效果的探讨[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1994年02期
9 陆遵义,赵立;多媒体技术与体育专业课程结合初探[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10 谭联斌;篮球运动员战术思维的特征[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吴彩强;;意向性和背景[A];第十三届全国科学哲学学术会议浙江大学代表团论文集[C];2007年
2 邱红;;现代商品包装设计语义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07年
3 陈鹏;;媒介意识形态的认知与决策[A];首届中国传媒经济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徐子亮;;两种不同的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学习策略分析[A];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善良;现代认知压观下的数学概念学习与教学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邢强;样例解题步骤编码对原理学习和迁移的影响[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刘电芝;小学儿童数学学习策略的发展与加工机制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马宪春;学习技术系统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孔德生;高校在校贫困大学生人格特征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6 樊建芳;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7 路海东;小学生数学应用题解决的认知与元认知策略及其训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胡霞;认知语境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9 林竞君;网络、嵌入性与集群生命周期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10 苗蕾;地图可视化中动态与交互特性的认知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剑;多媒体网络技术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2 李琪;审美心理与小说翻译[D];贵州师范大学;2001年
3 吴学俊;面向城市的商业中介空间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4 郭潇;体育创新教育研究[D];河南大学;2002年
5 单美贤;虚拟实验系统在教学中的应用探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6 赵金坡;概念图工具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上海市闵行实验小学五年级个案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7 孙连荣;广告信息加工中性别刻板印象的实验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赵娟;翻译认知心理过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巢传宣;双语存贮模型的实验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10 刘云红;俄语篇章的理解过程及其心理机制[D];吉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0617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2061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