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经》逻辑与数理学术史研究(1782-2009)
发布时间:2022-07-15 14:51
《墨经》是中国第一部科学著作,其中蕴含丰富的逻辑学、数学和物理学知识,在中国乃至世界古代科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由《墨子》中《经上》《经说上》《经下》《经说下》《大取》《小取》6篇组成,为广义《墨经》;前4篇为狭义《墨经》。本论文以《墨经》逻辑与数理知识学术史为研究对象,以1782年毕沅着手撰写《墨子注》、2009年张知寒主编《墨子志》重版为研究的起、止点,将这227年的历史划分为清中期(1782—1839)、晚清、民国、现代(1949—2009)四个时期,对180多位作者的近千篇著述围绕以下三个问题进行阐释、分析、评述:首先,中国古代有没有逻辑?晋朝鲁胜在《墨辩注序》中对概念“名”进行新的定义和具体说明。傅山在《大取篇释》中阐释是非、名实、同异逻辑思想,尤其重视对“名”概念的分析。清中期汪中研究语义的发展及“异名而同实”的问题。晚清时,孙诒让在《墨子间诂》中校注《墨经》逻辑文本,挖掘其中逻辑思想的因素;梁启超在《墨子之论理学》中,采用西方逻辑术语来比较分析《墨经》中的逻辑学知识,开创墨经逻辑义理研究和比较研究之先河。民国时西方逻辑学的引入,胡适、梁启超、章太炎、章士钊、杨宽、杜国庠等...
【文章页数】:17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1.2 研究时间的选取、分期及概念界定
1.3 文献综述
1.3.1 清中期(1782—1839):阐释《墨经》逻辑研究的学术史
1.3.2 晚清(1840—1911):阐释《墨经》逻辑与数理研究的学术史
1.3.3 民国(1912-1948):阐释《墨经》逻辑与数理研究的学术史
1.3.4 现代(1949—2009):阐释《墨经》逻辑与数理研究的学术史
1.3.5 墨学相关文献分析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创新点
第2章 墨子和《墨经》
2.1 墨子其人
2.1.1 墨子姓名、生卒年
2.1.2 墨子籍贯、出身
2.1.3 墨子生平
2.1.4 《墨子》版本
2.2 《墨经》其书
2.2.1 《墨经》著者、成书年代
2.2.2 《墨经》思想渊源
2.2.3 《墨经》体例价值
第3章 清中期(1782—1839):《墨经》逻辑与数理学术研究
3.1 清中期《墨经》逻辑研究的学术概述
3.2 傅山、毕沅等学者研究《墨经》逻辑的学术成果
3.2.1 傅山等学者研究《墨经》逻辑的学术成果
3.2.2 毕沅等学者研究《墨经》逻辑与数理知识的学术成果
3.3 清中期《墨经》逻辑研究评点
第4章 晚清(1840—1911):《墨经》逻辑与数理学术研究
4.1 晚清《墨经》研究的学术史概述
4.2 俞樾等人研究《墨经》数理的学术成果
4.3 孙诒让、王闿运等校勘、研究《墨经》逻辑与数理的学术成果
4.3.1 孙诒让校勘、研究《墨经》的学术成果
4.3.2 王闿运等人校勘《墨经》的学术成果
4.4 晚清《墨经》逻辑与数理研究评点
第5章 民国(1912—1948):《墨经》数理和逻辑学术史研究
5.1 民国时期《墨经》研究的学术概况
5.2 吴毓江等学者校注《墨经》的学术成果
5.3 谭戒甫等学者研究《墨经》数理知识的学术成果
5.4 胡适、梁启超、杨宽等学者研究《墨经》逻辑知识的学术成果
5.4.1 胡适研究《墨经》逻辑的学术成果
5.4.2 梁启超研究《墨经》逻辑的学术成果
5.4.3 杨宽等学者研究《墨经》逻辑的学术成果
5.5 20世纪20年代初《墨经》讨论
5.5.1 《墨经》旁行句读问题
5.5.2 《墨经》牒经字问题
5.5.3 名墨关系问题
5.5.4 治《墨经》的方法问题
5.6 民国时期《墨经》逻辑与数理研究评点
第6章 现代(1949—2009):《墨经》逻辑与数理学术史研究
6.1 现代《墨经》研究概述
6.1.1 大陆的《墨经》研究
6.1.2 港台地区的《墨经》研究
6.1.3 国外的《墨经》研究
6.2 大陆学者研究《墨经》逻辑的学术成果
6.2.1 汪奠基等学者研究《墨经》逻辑的成果
6.2.2 温公颐等学者研究《墨经》的逻辑成果
6.3 大陆学者研究《墨经》数理知识的学术成果
6.3.1 方孝博等学者研究《墨经》数理知识的成果
6.3.2 钱临照等学者研究《墨经》物理知识的成果
6.3.3 钱宝琮等学者研究《墨经》数学知识的成果
6.4 港台地区学者研究《墨经》逻辑和数理知识的学术成果
6.5 国外学者研究《墨经》逻辑和数理知识的学术成果
6.5.1 日本学者研究《墨经》的学术成果
6.5.2 韩国学者研究《墨经》的学术成果
6.5.3 欧洲学者研究《墨经》的学术成果
6.5.4 美洲学者研究《墨经》的学术成果
6.6 现代《墨经》逻辑与数理研究评点
第7章 《墨经》逻辑与数理学术专题研究
7.1 《墨经》逻辑知识“名”的再研究
7.1.1 对“名:达、类、私”的归类
7.1.2 注释《经上79》及《经说上79》
7.1.3 《经上79》与《经说上79》中蕴含的科学逻辑思想及其历史作用
7.2 《墨经》数学知识“端”的再阐释
7.2.1 《墨经》中涉及“端”字的代表性四条
7.2.2 《墨经》中“端”的阐释:一词一义与一词多义
7.2.3 对《墨经》中“端”释义的辨析
7.2.4 小结
7.3 对《墨经》物理知识“力”的再认识
7.3.1 学者对《经上》第廿一条目的阐释
7.3.2 对学者的解读、观点的分析
7.3.3 小结
第8章 结论
8.1 《墨经》逻辑与数理研究(1782—2009)所取得的成就
8.2 《墨经》逻辑与数理研究(1782—2009)存在的不足
8.3 本文从《墨经》逻辑与数理学术史研究中所获得的启示
8.4 新时期《墨经》逻辑与数理研究的概况及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墨经》中“力”的内涵再认识——兼与戴念祖先生商榷[J]. 张波.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8(12)
[2]从汉代星空走向社会人文取向的科学史——孙小淳教授访谈录[J]. 黎耕,孙小淳.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1)
[3]《墨经》中“端”之新释——兼与姜宝昌教授商榷[J]. 张波.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7(10)
[4]严谨求实 不务虚华——忆钱临照先生的学术风范[J]. 胡化凯. 自然科学史研究. 2017(02)
[5]《天下篇》辩者命题研究[J]. 张荣明.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1)
[6]中国古代“力”的概念及其相关知识[J]. 仪德刚,冯书静.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14(05)
[7]古代中国对力、时空和运动的认识[J]. 戴念祖. 国学. 2013(09)
[8]略论邹伯奇在中国近代科技史上的地位[J]. 戢斗勇.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5)
[9]孙诒让在墨学史上的学术地位与贡献[J]. 孙中原.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4)
[10]孙诒让学术渊源辨析[J]. 兰秋阳.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3)
博士论文
[1]毕沅及其幕府的史学成就[D]. 李金华.南开大学 2010
[2]晚清科学译著《重学》的翻译与传播[D]. 聂馥玲.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0
[3]汪中思想研究[D]. 温航亮.苏州大学 2008
[4]俞樾诸子学与文学研究[D]. 谢超凡.华东师范大学 2007
[5]墨家与中国古代科技思想[D]. 童恒萍.华南师范大学 2006
[6]墨家思想的渊源及历史影响新探[D]. 薛柏成.吉林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墨家与古希腊科学思想比较研究[D]. 任春光.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2
[2]《墨经》的语言学思想研究[D]. 于静.陕西师范大学 2012
[3]试论梁启超对近代墨学复兴的贡献[D]. 何官峰.西南大学 2010
[4]论王念孙《墨子杂志》的研究方法及其成就[D]. 卞春霞.扬州大学 2010
[5]《格物入门》和《格物测算》的物理学内容分析[D]. 韩礼刚.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6
[6]试论《墨经》数学的逻辑基础[D]. 燕学敏.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3
[7]墨家科学思想及其兴衰命运探析[D]. 吴琳.武汉理工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662255
【文章页数】:17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1.2 研究时间的选取、分期及概念界定
1.3 文献综述
1.3.1 清中期(1782—1839):阐释《墨经》逻辑研究的学术史
1.3.2 晚清(1840—1911):阐释《墨经》逻辑与数理研究的学术史
1.3.3 民国(1912-1948):阐释《墨经》逻辑与数理研究的学术史
1.3.4 现代(1949—2009):阐释《墨经》逻辑与数理研究的学术史
1.3.5 墨学相关文献分析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创新点
第2章 墨子和《墨经》
2.1 墨子其人
2.1.1 墨子姓名、生卒年
2.1.2 墨子籍贯、出身
2.1.3 墨子生平
2.1.4 《墨子》版本
2.2 《墨经》其书
2.2.1 《墨经》著者、成书年代
2.2.2 《墨经》思想渊源
2.2.3 《墨经》体例价值
第3章 清中期(1782—1839):《墨经》逻辑与数理学术研究
3.1 清中期《墨经》逻辑研究的学术概述
3.2 傅山、毕沅等学者研究《墨经》逻辑的学术成果
3.2.1 傅山等学者研究《墨经》逻辑的学术成果
3.2.2 毕沅等学者研究《墨经》逻辑与数理知识的学术成果
3.3 清中期《墨经》逻辑研究评点
第4章 晚清(1840—1911):《墨经》逻辑与数理学术研究
4.1 晚清《墨经》研究的学术史概述
4.2 俞樾等人研究《墨经》数理的学术成果
4.3 孙诒让、王闿运等校勘、研究《墨经》逻辑与数理的学术成果
4.3.1 孙诒让校勘、研究《墨经》的学术成果
4.3.2 王闿运等人校勘《墨经》的学术成果
4.4 晚清《墨经》逻辑与数理研究评点
第5章 民国(1912—1948):《墨经》数理和逻辑学术史研究
5.1 民国时期《墨经》研究的学术概况
5.2 吴毓江等学者校注《墨经》的学术成果
5.3 谭戒甫等学者研究《墨经》数理知识的学术成果
5.4 胡适、梁启超、杨宽等学者研究《墨经》逻辑知识的学术成果
5.4.1 胡适研究《墨经》逻辑的学术成果
5.4.2 梁启超研究《墨经》逻辑的学术成果
5.4.3 杨宽等学者研究《墨经》逻辑的学术成果
5.5 20世纪20年代初《墨经》讨论
5.5.1 《墨经》旁行句读问题
5.5.2 《墨经》牒经字问题
5.5.3 名墨关系问题
5.5.4 治《墨经》的方法问题
5.6 民国时期《墨经》逻辑与数理研究评点
第6章 现代(1949—2009):《墨经》逻辑与数理学术史研究
6.1 现代《墨经》研究概述
6.1.1 大陆的《墨经》研究
6.1.2 港台地区的《墨经》研究
6.1.3 国外的《墨经》研究
6.2 大陆学者研究《墨经》逻辑的学术成果
6.2.1 汪奠基等学者研究《墨经》逻辑的成果
6.2.2 温公颐等学者研究《墨经》的逻辑成果
6.3 大陆学者研究《墨经》数理知识的学术成果
6.3.1 方孝博等学者研究《墨经》数理知识的成果
6.3.2 钱临照等学者研究《墨经》物理知识的成果
6.3.3 钱宝琮等学者研究《墨经》数学知识的成果
6.4 港台地区学者研究《墨经》逻辑和数理知识的学术成果
6.5 国外学者研究《墨经》逻辑和数理知识的学术成果
6.5.1 日本学者研究《墨经》的学术成果
6.5.2 韩国学者研究《墨经》的学术成果
6.5.3 欧洲学者研究《墨经》的学术成果
6.5.4 美洲学者研究《墨经》的学术成果
6.6 现代《墨经》逻辑与数理研究评点
第7章 《墨经》逻辑与数理学术专题研究
7.1 《墨经》逻辑知识“名”的再研究
7.1.1 对“名:达、类、私”的归类
7.1.2 注释《经上79》及《经说上79》
7.1.3 《经上79》与《经说上79》中蕴含的科学逻辑思想及其历史作用
7.2 《墨经》数学知识“端”的再阐释
7.2.1 《墨经》中涉及“端”字的代表性四条
7.2.2 《墨经》中“端”的阐释:一词一义与一词多义
7.2.3 对《墨经》中“端”释义的辨析
7.2.4 小结
7.3 对《墨经》物理知识“力”的再认识
7.3.1 学者对《经上》第廿一条目的阐释
7.3.2 对学者的解读、观点的分析
7.3.3 小结
第8章 结论
8.1 《墨经》逻辑与数理研究(1782—2009)所取得的成就
8.2 《墨经》逻辑与数理研究(1782—2009)存在的不足
8.3 本文从《墨经》逻辑与数理学术史研究中所获得的启示
8.4 新时期《墨经》逻辑与数理研究的概况及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墨经》中“力”的内涵再认识——兼与戴念祖先生商榷[J]. 张波.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8(12)
[2]从汉代星空走向社会人文取向的科学史——孙小淳教授访谈录[J]. 黎耕,孙小淳.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1)
[3]《墨经》中“端”之新释——兼与姜宝昌教授商榷[J]. 张波.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7(10)
[4]严谨求实 不务虚华——忆钱临照先生的学术风范[J]. 胡化凯. 自然科学史研究. 2017(02)
[5]《天下篇》辩者命题研究[J]. 张荣明.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1)
[6]中国古代“力”的概念及其相关知识[J]. 仪德刚,冯书静.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14(05)
[7]古代中国对力、时空和运动的认识[J]. 戴念祖. 国学. 2013(09)
[8]略论邹伯奇在中国近代科技史上的地位[J]. 戢斗勇.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5)
[9]孙诒让在墨学史上的学术地位与贡献[J]. 孙中原.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4)
[10]孙诒让学术渊源辨析[J]. 兰秋阳.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3)
博士论文
[1]毕沅及其幕府的史学成就[D]. 李金华.南开大学 2010
[2]晚清科学译著《重学》的翻译与传播[D]. 聂馥玲.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0
[3]汪中思想研究[D]. 温航亮.苏州大学 2008
[4]俞樾诸子学与文学研究[D]. 谢超凡.华东师范大学 2007
[5]墨家与中国古代科技思想[D]. 童恒萍.华南师范大学 2006
[6]墨家思想的渊源及历史影响新探[D]. 薛柏成.吉林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墨家与古希腊科学思想比较研究[D]. 任春光.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2
[2]《墨经》的语言学思想研究[D]. 于静.陕西师范大学 2012
[3]试论梁启超对近代墨学复兴的贡献[D]. 何官峰.西南大学 2010
[4]论王念孙《墨子杂志》的研究方法及其成就[D]. 卞春霞.扬州大学 2010
[5]《格物入门》和《格物测算》的物理学内容分析[D]. 韩礼刚.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6
[6]试论《墨经》数学的逻辑基础[D]. 燕学敏.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3
[7]墨家科学思想及其兴衰命运探析[D]. 吴琳.武汉理工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6622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3662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