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逻辑论文 >

影视艺术传播中的“非逻辑”

发布时间:2022-09-17 22:16
  很多行为艺术、后现代绘画、象征主义诗作等作品之所以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达到一种“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传播效果,就在于它们打破了人们的思维常规,用一种另类的、非常规的手法表现作者的意图。论文将这种通过非常规的思维方式创作的作品的传播过程称为“非逻辑”传播,主要讨论影视艺术作品的“非逻辑”传播过程。 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引言部分是通过绘画、诗作、行为艺术、影视作品等一系列例子,引出“非逻辑”传播的概念。第二部分是概念的梳理与阐释。“非逻辑”一词来源于逻辑,通过逻辑的两种表现形式:象与意的对应、原因与结果的前后联系推导出“非逻辑”传播的两种表现形式:“意象非逻辑”和“因果非逻辑”,并分别阐述了“意象非逻辑”是对“象”与“意”的对应关系的打破,“情节非逻辑”是对原因与结果链环的打破。“非逻辑”传播的前提是对艺术家情感的表达。这一部分的结尾将“非逻辑”引入影视艺术传播中,提出影视艺术传播中的“非逻辑”的研究方向和理论支撑,即“议程设置”理论。第三、四部分是论文的核心部分,分别具体论述了“非逻辑”传播的两种形式具体在影视艺术作品中是如何运用的。在第一种传播形式中,总结出“意象非逻辑”的三个...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非逻辑”传播概念的提出及意义阐释
    一、 “非逻辑”传播的两种方式
        (一) 对“象”与“意”的对应关系的打破
        (二) 对于原因和结果的链环的打破
    二、 “非逻辑”的前提——艺术家情感的表达
    三、 影视艺术传播中的“非逻辑”
        (一) 研究方向——影视艺术传播中两种“非逻辑”传播形式各自的研究方向
        (二) 对“议程设置”理论的延伸
第二章 意象非逻辑
    一、 影视艺术传播中的“意象”
    二、 “意象非逻辑”的特点
        (一) 相似性
        (二) 隐藏性
        (三) 模糊性
    三、 “意象非逻辑”在影视画面中的设置形式
        (一) “意象非逻辑”在物象中的设置
        (二) “意象非逻辑”在色彩中的设置
        (三) “意象非逻辑”在构图中的设置
    四、 “意象非逻辑”的接受
        (一) 有关“接受理论”的发展
        (二) 影视艺术“意象非逻辑”接受的影响因素
            1、 积极性
            2、 个人修养
            3、 经验
            4、 语境
        (三) 影视艺术“意象非逻辑”接受的过程
            1、 感官调动
            2、 联想和想象
第三章 情节非逻辑
    一、 关于伊瑟尔的理论
    二、 “情节非逻辑”的设置形式
        (一) 突转
            1、 突转的设置形式
            2、 突转设置的规律——突转之前的感情渲染
            3、 突转的发生条件
            4、 突转对受众接受的影响
        (二) 悬念
            1、 概念的提出及希区柯克的理论
            2、 悬念的设置方式
            3、 悬念的释放
            4、 悬念的接受——对观众心理的收纵驾驭
    三、 “情节非逻辑”设置的必要性
        (一) 影视的多产化使得观众对情节的要求越来越高
        (二) 影视的观赏环境对注意力的影响
    四、 “情节非逻辑”的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本文编号:36800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36800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02a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