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逻辑论文 >

马克思哲学革命后的形而上学补写——苏联教科书哲学形成的历史和逻辑

发布时间:2024-05-12 18:24
  早在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通过批判德国古典哲学完成了一次伟大的哲学革命,从此哲学的性质、对象、内容和功能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最突出的表现是用“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取代了传统的实体本体论思维方式。然而,俄国的马克思主义者们在理解和介绍马克思哲学时,仍然把它视为传统本体论哲学,做着各种形而上学的“补写”工作。俄国的生产力落后,小农占人口的大多数,东正教思想的控制,革命战争的需要,计划经济的特点,“人的形而上学本能”等因素的影响,决定了俄国无产阶级知识分子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只好用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思想来宣传和组织群众。苏联哲学教科书并非斯大林一人的作品,而是一个时代的必然。

【文章页数】:25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内容提要
导言
第一章 马克思的哲学革命
    第一节 哲学革命的实质:哲学思维方式的根本变革
        一、一种哲学思维方式标志着一种哲学
        二、哲学思维方式的五种类型
        三、哲学的发展实质上是哲学思维方式的变革
        四、哲学思维方式的生存论基础
    第二节 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实质:“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的提出
        一、德国古典哲学完成了精神自由
        二、精神自由向现实自由发展的逻辑必然性
        三、实现现实自由的唯一可能的道路是实践
        四、马克思的实践哲学必然是无产阶级的哲学
        五、“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的世界观意义
    第三节 马克思哲学革命成果的体现:新哲学体系的显与隐
        一、马克思对传统体系哲学的态度
        二、构建新哲学体系的初步尝试
        三、马克思哲学体系隐含在其一生的作品中
第二章 马克思哲学革命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一节 马克思哲学:开放的体系
        一、向新时代实践开放
        二、向多民族实践开放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马克思哲学的不同解读
        一、恩格斯的解读
        二、苏联模式的解读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解读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反映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实质
第三章 苏联教科书哲学形成的历史
    第一节 教科书哲学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三位哲学家“思想中的时代”问题
        一、普列汉诺夫对俄国发展道路的摸索与选择
        二、列宁面对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重任
        三、斯大林要思考如何巩固和建设社会主义
    第二节 教科书哲学体系及内容的主要来源:八部著作的影响
        一、恩格斯的《反杜林论》与教科书哲学
        二、恩格斯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与教科书哲学
        三、普列汉诺夫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问题》与教科书哲学
        四、德波林的《辩证唯物主义纲要》与教科书哲学
        五、布哈林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与教科书哲学
        六、列宁的《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与教科书哲学
        七、列宁的《论战斗的唯物主义的意义》与教科书哲学
        八、斯大林《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与教科书哲学
    第三节 “教科书哲学”形成的标志:斯大林的“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提出
        一、联共(布)党史四章二节的写作背景
        二、《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主要内容和特征
        三、苏联教科书哲学体系的历史形成过程
        四、苏联教科书哲学的思维方式
第四章 苏联教科书哲学形成内在逻辑
    第一节 俄国哲学的传统:长于唯物主义短于辩证法
    第二节 教科书哲学是革命战争年代的需要:个人对无产阶级整体利益的绝对服从
    第三节 教科书哲学是计划经济的需要:指令与教条
    第四节 教科书哲学形成的深层原因:人的形而上学本能
        一、人容易受自然态度思维诱惑
        二、人有形而上学的本能
        三、对理论确定性的必然要求
第五章 苏联教科书哲学是对马克思哲学的形而上学补写
    第一节 对马克思哲学进行形而上学补写的含义
    第二节 对马克思哲学进行形而上学补写的表现
    第三节 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第四节 对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几点启示
        一、必须正确处理哲学争论与政治斗争的关系
        二、必须正视人在马克思哲学中的重要地位
        三、必须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四、必须坚持在实践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
        五、必须在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相关学术成果
论文摘要
ABSTRACT



本文编号:39717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39717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6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