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逻辑论文 >

对核证逻辑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8 03:15

  本文关键词:对核证逻辑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核证的概念自柏拉图时代以来就是认知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柏拉图对知识有三个准则:核证,真,信念,但是,尽管逻辑研究者在知识和信念的形式化的逻辑模型中处理了信念和真,核证却一直缺少相应的处理,直到核证逻辑出现后,核证才被引入到知识的逻辑模型中。 哥德尔在1938年就对核证逻辑有所论述,阿尔捷莫夫和施特拉森提出了证明逻辑的雏形,阿尔捷莫夫在1994年首次给出了证明逻辑LP,在2001年完全正式地、比较系统地给出了证明逻辑LP,由此可以引出许多新的核证逻辑系统。核证逻辑的第一个标准的可能世界模型是姆克尔特切夫在1997年给出的姆克尔特切夫模型,菲廷在2005年正式给出了LP的可能世界模型,此外还有模式模型、极小模型等模型。核证逻辑的保守扩张问题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亚沃尔斯卡娅把可证明性逻辑GL和LP组合在一起得到了LPP,阿尔捷莫夫和诺吉娜给出了GLA的公理系统,二人也对同时带有经典模态算子和核证的系统S4LP和S4LPN进行了研究。阿尔捷莫夫引入了基于证据的知识,进而在知识的多主体逻辑的基础上得到了基于证据的知识系统,他给出了与TnLP, S4nLP和S5nLP对应的核证知识系统TnJ,S4nJ和S5nJ、,此外,还有对混合-JT、否定逻辑和核证摹状逻辑的研究。我们用T3J给出了泥孩难题的一种解决方法。 菲廷给出了QLP,迪安和黑川用QLP分析了知道者悖论,但阿洛-科斯塔和岸田反对这种分析,量化的菲廷模型是在LP的菲廷模型的基础上添加了阶量化机制得到的,阿尔捷莫夫和亚沃尔斯卡娅提出了一阶证明逻辑FOLP,菲廷基于LP的菲廷模型给出了FOLP的可能世界模型,我们得到了一种新的系统QLP’,比QLP更为简单和自然。 LP的表列系统是在2004年首次由雷恩给出,菲廷给出了S4LP的一种表列系统,雷恩之后给出了LP和S4LP的另一种表列系统,芬格尔给出了LP的两种分析的表列系统KELP和PREKELP,黑川给出了S4LPN的一种前缀表列系统TS4LPN,菲廷给出了K+J,S4LP,S4LPN和S5LPN的一种前缀表列系统。 阿尔捷莫夫在1995年就给出了LP的实现概念和实现算法。勃列日涅夫和库兹涅茨给出了证明多项式至多是平方长度的实现算法,菲廷给出了直接对核证进行推理的机制,布吕纳、格奇和库兹涅茨证明了一种语法的实现定理,格奇和库兹涅茨之后给出了一种证明实现定理的更为一般的构造性的方法,并给出了统一实现定理,菲廷基于表列系统给出了LP的一种新的实现算法,还给出了LP的实现的一种Prolog执行程序。我们将菲廷的实现算法扩展到了FOLP的情况,并详细地证明了FOLP的准实现到实现的算法的正确性。 核证逻辑源自主流认知理论、数理逻辑、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等理论,它吸收了源自主流认知理论和证明论的基本原理,为直觉主义逻辑提供了一种算术语义,也为知识逻辑提供了一种新的以证据为基础的语义,它的出现解决了经典模态系统S4的哥德尔可证明性语义的问题和直觉主义命题逻辑的BHK语义的形式化问题,也解决了认知逻辑中“核证”这一概念在知识模型方面的问题,使认知逻辑的表达力更强了,核证项也为核证逻辑的复杂度问题提供了一种较为自然的衡量机制。当前,逻辑研究者对核证逻辑的研究仍然较为活跃,核证逻辑具有较多的改进余地、广阔的研究空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关键词】:核证 核证逻辑 证明逻辑 模型 实现
【学位授予单位】:南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81-06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9
  • 目录9-11
  • 引言11-18
  • 第一章 核证逻辑概述18-44
  • 第一节 哥德尔的建议18-20
  • 第二节 核证逻辑早期的发展20-26
  • 第三节 核证逻辑的系统26-34
  • 第四节 核证逻辑的经典可能世界模型34-42
  • 一、姆克尔特切夫模型34-36
  • 二、菲廷模型36-38
  • 三、模式模型38-42
  • 第五节 核证逻辑的保守性42-44
  • 第二章 与其它逻辑组合的核证逻辑与多主体核证逻辑44-66
  • 第一节 LPP和GLA44-48
  • 第二节 S4LP和S4LPN48-50
  • 第三节 核证知识系统50-58
  • 第四节 混合-JT、否定逻辑和核证摹状逻辑58-61
  • 第五节 对泥孩难题的解决61-66
  • 第三章 量化核证逻辑66-85
  • 第一节 QLP66-71
  • 第二节 量化的菲廷模型71-74
  • 第三节 FOLP74-77
  • 第四节 FOLP的菲廷模型77-79
  • 第五节 一种更为自然的系统QLP~*79-85
  • 第四章 核证逻辑的表列演算85-101
  • 第一节 前期的研究85-89
  • 第二节 芬格尔的进路89-94
  • 第三节 当前的发展94-101
  • 第五章 核证逻辑的实现101-134
  • 第一节 传统实现算法101-104
  • 第二节 后来的一些发展104-107
  • 第三节 对应表列演算的实现107-117
  • 第四节 扩展到FOLP的实现117-134
  • 一、准实现117-118
  • 二、一些基本的概念118-122
  • 三、准实现到实现的算法122-125
  • 四、算法的正确性证明125-134
  • 结语134-135
  • 参考文献135-143
  • 致谢143-144
  • 个人简历14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查非;刘虎;;状态相似性与流量限制模型[J];逻辑学研究;2011年02期

2 郭美云;;分布式知识的研究进展[J];哲学动态;2007年11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宗祥;模型厂商 你闻到收藏的香味了吗? [N];中国商报;2002年

2 郁 雨;科技收藏:为了明天加紧收藏今天[N];中国艺术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丁轶群;基于概率生成模型的文本主题建模及其应用[D];浙江大学;2010年

2 陈亚瑞;基于消息传播的图模型近似变分推理[D];天津大学;2010年

3 李巍;对核证逻辑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聂燕飞;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分析的油田科技人才评价模型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2 申云成;UML模型到XMI的映射方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3 杨国胜;心肌细胞电生理模型通用表达方法研究及可视化实现[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4 王光明;基于小波的随机CARMA模型多尺度辨识方法的研究[D];辽宁科技大学;2007年

5 王瑞;算子逻辑中公式恒真水平模型的生成算法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6 王一鸣;基于主题模型的场景视觉理解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7 张丽;时态公开宣告逻辑初探[D];西南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对核证逻辑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23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4923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8a5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