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蓝悖论新解——基于假说投射标准问题的探讨
发布时间:2017-07-25 15:21
本文关键词:绿蓝悖论新解——基于假说投射标准问题的探讨
更多相关文章: 绿蓝悖论 可投射 归纳拓展 时间 类型性抽象
【摘要】:绿蓝悖论的实质是"可投射"问题,明确区分假说"投射性"的标准对悖论的解决至关重要:它既不能依靠句法理由或背景经验,也不能求助于谓词的牢靠性,而应基于一种隐含的独立于时间的具有相同层次的类属性传递。通过对"绿蓝"假说中颜色和时间关系的探讨以及对颜色使用者心中谓词层次的区分,可投射难题的区分标准清晰可见,绿蓝悖论也就游刃而解。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关键词】: 绿蓝悖论 可投射 归纳拓展 时间 类型性抽象
【基金】:中国逻辑学会学术研究青年项目“基于新视域的归纳悖论解决方案探析”(13CLQN009)
【分类号】:B812.3
【正文快照】: 1问题的提出绿蓝悖论又称古德曼悖论,是由美国科学哲学家古德曼(N.Goodman)于1954年在《事实、虚构与预测》一文中提出来的。悖论出现的关键在于引入了谓词“绿蓝”(grue),定义如下:“它适用于所有在t之前被检验的事物,如果它们是绿的;但也适用于其它事物,如果它们是蓝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黄闪闪;;“绿蓝悖论”是悖论吗?[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2 顿新国;;绿蓝悖论及其解决方案探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3 邓英才;蒯因和伽登佛斯对绿蓝悖论“解决”思路评析[J];现代哲学;2002年03期
4 姬志闯;;“绿蓝”悖论有解吗?——一个哲学的回答[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年06期
5 陈晓平;;认证悖论和绿蓝悖论[J];逻辑与语言学习;1991年04期
6 顿新国;宋荣;;绿蓝悖论的情境论因果解决方案[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7 顿新国;;对称性、牢靠性与运气[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8 郝宁湘;;新归纳之迷真的解决了吗?——与陈晓平先生商榷[J];黄淮学刊(社会科学版);1993年01期
9 ;[J];;年期
,本文编号:5719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571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