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逻辑论文 >

克里普克的历史因果命名理论探析

发布时间:2017-07-30 06:08

  本文关键词:克里普克的历史因果命名理论探析


  更多相关文章: 专名 摹状词 指示词 本质主义 历史因果命名


【摘要】: 本文选取克里普克(S.Kripke)《命名与必然性》这篇文章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力求客观理性探讨克里普克的历史因果命名理论。历史因果命名理论是一个从传统理论过渡并启示现代指称论研究的系统,,是语言哲学关于指称论研究的一个重要阶段,研究历史因果命名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克里普克对专名和摹状词理论的评论,这是克里普克提出历史因果命名理论的基础和条件。主要包括三点:(1)专名和摹状词理论;(2)克里普克对专名和摹状词理论的评论;(3)模态语境中指称的晦暗性问题。 二、克里普克的历史因果命名理论。主要内容有以下四个方面:(1)指示词理论;(2)命名仪式;(3)克里普克的本质主义;(4)克里普克如何解决模态语境中指称的晦暗性问题。 三、对克里普克历史因果命名理论的评价。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1)克里普克历史因果命名理论的意义;(2)克里普克历史因果命名理论的局限性;(3)对克里普克历史因果命名理论的局限性的再思考。
【关键词】:专名 摹状词 指示词 本质主义 历史因果命名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B81-0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文献综述6-8
  • 引言8-9
  • 第1章 克里普克对专名和摹状词理论的评论9-18
  • 1.1 专名和摹状词理论9-14
  • 1.2 克里普克对专名和摹状词理论的评论14-16
  • 1.3 模态语境中指称的晦暗性问题16-18
  • 第2章 克里普克的历史因果命名理论18-28
  • 2.1 指示词理论18-21
  • 2.2 命名仪式21-23
  • 2.3 克里普克的本质主义23-27
  • 2.4 克里普克如何解决模态语境中指称晦暗性问题27-28
  • 第3章 对克里普克历史因果命名理论的评价28-39
  • 3.1 克里普克历史因果命名理论的意义28-33
  • 3.2 克里普克历史因果命名理论的局限性33-35
  • 3.3 对克里普克历史因果命名理论的局限性的再思考35-39
  • 结语39-40
  • 参考文献40-42
  • 致谢4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佳一;;试析弗雷格专名理论和罗素摹状词理论的区别[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年09期

2 梁义民;任晓明;;简析罗素的摹状词理论[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3 胡素梅;;从罗素的“三大难题”到摹状词理论[J];绥化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4 范贵云;;可能世界中的专名和摹状词[J];文教资料;2010年03期

5 张木春;;罗素摹状词理论述评[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6 程本学;;从对立统一看关于专名的摹状词理论与历史因果理论[J];岭南学刊;2008年05期

7 邓艳桃;于金伙;;对专名涵义和指称的历史探讨[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8 李勇;张存建;;专名的涵义与指称研究述评[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8期

9 曾庆福;;克里普克的专名理论评析[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10 任静;张明;;论专名的内涵[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灏;;意义与指称不可兼得——对一种意义理论的批评[A];首届、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获奖文集[C];2009年

2 张灏;;代罗素反驳唐纳南—论摹状词的指称性使用[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3 张安民;;摹状词及其一般性[A];逻辑研究文集——中国逻辑学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4 周柏乔;;论表述[A];第三次金岳霖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张家龙;;罗素的摹状词理论述评[A];全国逻辑讨论会论文选集[C];1979年

6 季斌;;罗素的意义理论[A];1997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7年

7 眇翁;;方雨楼非方若辨[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二辑)[C];2003年

8 廖琳;龚启荣;;论罗素的逻辑主义[A];贵州制约逻辑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首届全国性逻辑系统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张燕;;弗雷格意义理论浅析[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年

10 曾东京;高媛媛;;论翻译学词典的描写性与规定性[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彤;《邮政用县以上地名和地名简称》标准实施[N];中国邮政报;2002年

2 ;实施行业标准 发展现代邮政[N];中国邮政报;2002年

3 记者 谭剑;长沙立法治“名”[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4 记者 董超文 刘双 通讯员 曾绮玲 虞海霞 实习生 张睿;挖掘保护老地名[N];深圳商报;2010年

5 记者 吴伟锋;使用“妈祖”命名须经市政府审批[N];湄洲日报;2008年

6 王侃 浙江师范大学文学院;年代、历史和我们的记忆[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张素琪;雅俗共赏齐白石[N];美术报;2002年

8 孙机;酒台子[N];中国文物报;2000年

9 古召;商代青铜豕尊 [N];中国商报;2002年

10 记者 刘力源;规范公共场所英文标识有了标准[N];文汇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聂大海;语言指称的同一性与必然性[D];吉林大学;2011年

2 张立娜;个体词的逻辑语义[D];清华大学;2007年

3 骆传伟;专名的涵义与指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4 刘琼;虚构的语言哲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5 金河钟;殷商金文词汇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6 何凌霞;《三国志》专名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7 何朝安;涵义的形而上学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8 陈杰;以康德批判哲学为进路的内向指称意义理论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9 郭建萍;真与意义的融合与分离之争的逻辑探究[D];山西大学;2012年

10 刘高岑;语言、心智与世界[D];山西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佳一;名称描述理论和历史因果理论比较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2 石婷;现代汉语专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东;从“信念之谜”看专名意义之辩[D];燕山大学;2010年

4 黄勤;摹状词理论的历史、现状与未来[D];西南大学;2010年

5 李娟;摹状词理论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曹雪;基于顺应理论的摹状词指称分析[D];黑龙江大学;2012年

7 罗欢;罗素摹状词理论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8 范贵云;克里普克的专名理论[D];苏州大学;2010年

9 鲁家铭;罗素摹状词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符佳;克里普克专名指称理论述评[D];西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5927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5927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ec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