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政党领导的合法性建构 ——以中国共产党为研究对象

发布时间:2021-03-02 07:58
  宣传是政党领导的合法性建构,这是由宣传和政党领导的特点所共同决定的:一方面,作为共产党国家的特殊政治现象,政党领导源于“政党理想”而非“国家制度”,主要包括三种统治形式,即“管理型统治、司法型统治和立法型统治”,拥有三类合法性资源,即“绩效认同、价值认同和法律认同”;另一方面,作为信息传递的一种方式,宣传在本质上是一个意志过程,兼具灵活性和包容性:包容性能够使其将法律和意识形态包含在内,灵活性则能够使其在三者中自由转换。宣传对政党领导合法性的建构,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宣传战略,它是宣传建构政党领导合法性的起点,也是对“宣传什么”的回答;二是宣传机制,它是宣传建构政党领导合法性的具体操作,也是对“如何宣传”的回答。从对“中国共产党”的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随着国家战略的变迁,中国共产党的宣传战略和宣传机制将会发生变化:在革命年代,中国共产党主要采取以“革命”为核心的宣传战略和“政党-军队型”宣传机制;在政权建设的时期,中国共产党主要采取以“意识形态”为核心的宣传战略和“政党型”宣传机制;在改革开放时代,中国共产党主要采取以“有效性”为核心的宣传战略和“政党-国家型”宣... 

【文章来源】:复旦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6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以及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二、相关研究文献的检视及综述
        (一) 国外宣传研究的文献综述
        (二) 国内宣传研究的文献综述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
    四、本文的基本概念
    五、本文的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第一章 宣传与政党领导的合法性建构
    第一节 合法性资源决定合法性建构
    第二节 宣传:政党领导的合法性建构
        一、政党领导的合法性资源
        二、政党领导的合法性建构
    第三节 宣传建构政党领导合法性的基础
        一、国家战略:宣传的主观基础
        二、社会结构:宣传的客观基础
    第四节 宣传建构政党领导合法性的战略
    第五节 宣传建构政党领导合法性的机制
        一、宣传机制的基本构成
        二、宣传机制的基本类别
    小结
第二章 政党-军队型宣传:战争年代政党领导的合法性建构
    第一节 革命立国:革命宣传的基础
    第二节 革命宣传战略的提出
        一、民族主义的宣传:塑造革命认同的理论基础
        二、土地改革的宣传:塑造革命认同的经济基础
        三、统一战线的宣传:塑造革命的社会基础
    第三节 政党-军队型宣传机制:革命宣传战略的实施
        一、中央领导下的地方分权
        二、"受众本位"的信息转化
        三、"弥散式"信息输出
    第四节 革命合法性的生成
        一、原子化社会与秩序重建
        二、国家再造:革命宣传的诉求
        三、认同新民主主义革命
    小结
第三章 政党型宣传:政权建设时期政党领导的合法性建构
    第一节 从革命到秩序: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第二节 意识形态宣传战略的生成
        一、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塑造价值认同的理论基础
        二、民主与专政的宣传:塑造价值认同的政治基础
        三、经济革命的宣传:塑造价值认同的经济基础
    第三节 政党型宣传机制:意识形态宣传战略的实施
        一、"集权化"信息输入
        二、意识形态的"符号化"
        三、政党领导下的组织输出
    第四节 制度合法性的生成
        一、组织化社会与价值认同
        二、意识形态宣传与价值重塑
        三、认同社会主义制度
    小结
第四章 政党-国家型宣传:改革时代政党领导的合法性建构
    第一节 效率优先: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
    第二节 有效性宣传战略的生成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宣传
        二、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宣传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宣传
    第三节 政党-国家型宣传机制:有效性宣传战略的实施
        一、政党领导下的"二级输入"
        二、信息的有效性转化
        三、政党与国家的双重输出
    第四节 发展合法性的生成
        一、分层化社会与物质需求
        二、有效性宣传与国家能力塑造
        三、认同发展的有效性
    小结
第五章 政党-社会型宣传:后改革时代政党领导的合法性建构
    第一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
    第二节 正义性宣传战略的生成
        一、"三个代表"与科学发展观的宣传
        二、执政能力建设的宣传
        三、"协调发展"的宣传
    第三节 政党-社会型宣传机制:正义性宣传战略的实施
        一、政党-社会型宣传机制的生成
        二、多元化:政党-社会型宣传机制的特点
    第四节 执政合法性的生成
        一、公民社会与权利需求
        二、正义性宣传与权利保护
        三、认同执政的公平性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主要类型及其基本特征[J]. 于建嵘.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09(06)
[2]互联网信息时代的舆论监督与司法——以“杭州飙车肇事案”为例[J]. 王军,李王颖.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09(04)
[3]试析韦伯的“理性化”逻辑及其局限性——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J]. 荣娥.  理论月刊. 2009(06)
[4]中国社会风险解析——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冲突性质[J]. 朱力.  学海. 2009(01)
[5]网络舆论与司法公正的冲突与协调 以司法个案的分析为视角[J]. 杨治.  法律适用. 2009(01)
[6]政党执政方式研究[J]. 刘启云.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8(06)
[7]公共财政支持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三十年回顾[J]. 孙志筠.  中国财政. 2008(17)
[8]政治认同的概念与特征初探[J]. 袁其波.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1)
[9]政治认同的含义、特征与功能[J]. 程波辉.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07(06)
[10]论党的领导权与执政权——基于宪政的视角[J]. 李小萍.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7(04)

博士论文
[1]当代中国政治认同心理机制研究[D]. 薛中国.吉林大学 2007
[2]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政治认同问题研究[D]. 孔德永.山东大学 2006
[3]政治认同的基础理论研究[D]. 方旭光.复旦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0589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0589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a3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