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视域下马恩革命理论的当代命运

发布时间:2021-03-02 11:47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在引起世界反思的同时,一个更强势的声音在世界泛滥——全球化,从而使沉寂了近一个世纪的马恩“世界历史”理论被唤醒。通过对马恩“世界历史”理论梳理发现,“世界历史”理论正是世界第一次全球化的产物,也是对全球化的理论反映,也与共产主义具有内在一致关联性。在共产主义实现方式上,马恩早期认为只有用暴力的流血革命反对反革命的暴力,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后期则在坚持暴力革命方式的前提下,主张有条件的国家可以和平进入社会主义,在共产主义实现方式上马恩由此实现了辩证统一。与布朗基的秘谋、暗杀暴动不同,马恩的暴力革命学说则建立在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这两个科学理论基础之上。然而,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全球化大大超越了马恩的“世界历史”图景,当代全球化在促使世界经济跳跃发展的同时,也大大改变了产业结构、劳动结构,进而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和思想观念,马恩的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被重新解释,马克思主义信仰与“两个必然”理论遭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然而,资本主义在近半个世纪的自我调整中更具有“社会主义性”,全球化造成的世界经济、政治、文化意识等方面紧密联系与趋同,国际政府间组织与强大的中国在协调世界和平与... 

【文章来源】: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省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序言
一、马恩“世界历史”理论与共产主义
    (一) 马恩“世界历史”提出的历史背景与理论渊源
    (二)“世界历史”理论发展过程与内容
    (三) 共产主义与马恩“世界历史”内在联系
二、马恩暴力革命学说及其立论依据
    (一) 早期马恩暴力革命论
    (二) 后期暴力革命为主与对和平的侧重
    (三) 暴力革命学说两大理论基石
    (四) 暴力革命学说在东方的实践胜利
三、全球化与共产主义社会和平过渡的可能
    (一) 苏东剧变世界进入真正的全球化
    (二) 当代全球化对“世界历史”的超越性
    (三) 暴力学说理论基石在当代的非对抗性
    (四) “两个必然”与和平过渡成为可能
四、共产主义和平主导过渡保障体系
    (一) 全球化是持久和平的“减震器”
    (二) 国际组织是协调国际和平“平衡器”
    (三) 中国是推动世界和平的中坚中力量
五、全球性危机的辩证和平维度
    (一) 马恩对危机与革命关系的修正
    (二) 当代主要全球性危机“形态”
    (三) 辩证分析全球性危机的和平意义
    (四) 未来共产主义设想对暴力的否定
结语
参考文献
    (一) 学术专著
    (二) 期刊论文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暴力革命到“和平过渡”——马克思恩格斯革命策略思想演进之探讨[J]. 孙代尧.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7(06)
[2]《共产党宣言》中的全球化思想论析[J]. 黎滢.  唯实. 2007(11)
[3]全球化与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生长点[J]. 徐艳玲.  理论学刊. 2006(09)
[4]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命力[J]. 徐飞.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6(05)
[5]从黑格尔到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发展与嬗变[J]. 洪波.  理论导刊. 2006(06)
[6]布伦纳的政治马克思主义评析[J]. 鲁克俭,郑吉伟.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06(02)
[7]全球化危机[J]. 米哈伊尔·杰里亚金,冯玉军.  现代国际关系. 2006(04)
[8]“经济全球化”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思考[J]. 毛黎青.  温州大学学报. 2005(06)
[9]关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几个问题[J]. 马捷莎.  理论视野. 2005(06)
[10]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策略——国外名家论社会主义之五[J]. 周凡.  科学社会主义. 2005(05)



本文编号:30592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0592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3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