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访工作是我国特有的民主政治制度。自从产生以来,信访工作就是我们党与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搜集民意民愿、化解社会矛盾、促进人民团结、维持社会稳定、推动科学决策体系建设等多方面都发挥着难以替代的作用。“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正是由于信访工作在长期发展中逐渐形成完善的矛盾排查、问题预警、纠纷化解等重要功能,所以在我国政治、经济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基层信访工作是我国信访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2010年,中央纪委信访室公布的数据表明,百分之八十的信访问题发生在基层。这主要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我国基层人口基数巨大,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城市比较相对较低,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等方面工作存在着大量历史欠账,信访热点较多,难度较大。再加上我国正经历着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及城镇化的推进,造成基层信访工作面临多方面的冲击。对于以上问题,一方面有必要加快研究、探讨其出现的起因,从而制定出相应的优化措施;另一方面必须对信访形势保持客观、理智的认识,能够体会到当今信访问题的丰富化和复杂化,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而必然会出现的,新中国用几十年完成了西方几百年的工业化进程,同样需要面对伴随该进程自然产生的社会问题,有压力是正常的,也是必然的。未来基层信访工作的重心,是要集中精力和力量,在保证经济、社会继续高速发展的同时,优化现有工作格局,改善现有工作方式方法,转变被动地信访工作模式,使用创新性的信访工作方法来化解基层矛盾,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保障人民的利益。本文取划我国基层信访为研究范围,以基层信访工作具体现象与具体信访案例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我国基层信访工作的现状,以期全面、透彻、深刻地认识基层信访工作,充分利用现有信访资源,充分发挥制度之力。在对策的提出上,偏重于从实践角度出发,既将信访现象放入到信访研究的总框架中去,试图研究制度性的缺陷及设计层面可能存在的不足;又从操作性的角度将基层信访工作从信访总工作中暂时性的剥离、独立出来,以研究、观察其特有的形态以及特征,瞄准基层信访问题复杂、信访需求凸显的信访工作领域、思索基层信访工作实践中最扎实的执行工作,试图通过以上努力为我国信访工作的进步及法制社会的建立贡献力量。论文试图以一种客观、务实的态度来研究基层信访问题,力争以翔实而准确的数据说话,结合现有信访形势、结合理论以及数据分析,以求得科学的研究结果。为了丰富论证的过程,增加论证的逻辑性与表述的清晰度,论文专门加入了笔者在长期基层信访工作中积累、搜集的素材,其中包含生动、具体的基层信访典型案例等,以期提升论文的可信度与可读性。通过以上方法,最终得出结论,即信访工作的重心在于基层,而造成基层信访工作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克服这些不足,充分发挥信访工作完全的职能与效力,必须从宏观、基层政府、信访个人三个方面为着手点,通过制度建设堵住制约信访工作开展的漏洞,认真提升基层政府信访工作的执行能力,通过法治社会的推进与法治氛围的铺垫渲染,形成合力,共构和谐信访、高效信访。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632.8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
1.1.1 选题的现实意义
1.1.2 选题的理论意义
1.2 信访工作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方法、内容及可能的创新之处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3.3 可能的创新之处和不足
第2章 相关概念、理论及信访工作流程
2.1 相关概念
2.1.1 信访
2.1.2 基层信访
2.2 相关理论
2.2.1 管理控制理论
2.2.2 公民参与理论
2.3 基层信访工作流程
2.3.1 基层信访工作的一般流程
2.3.2 基层信访工作的特殊流程
第3章 信访工作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信访工作的发展现状
3.1.1 信访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3.1.2 信访工作取得的成果
3.2 信访工作存在的问题
3.2.1 宏观方面
3.2.2 基层政府方面
3.2.3 信访人个人原因
第4章 基层信访案例研究
4.1 WS县信访工作基本状况
4.1.1 WS县基本情况
4.1.2 WS县信访工作情况
4.1.3 WS县信访现状分析
4.2 WS县某镇典型信访案例
4.2.1 郝XX案
4.2.2 郭XX案
4.2.3 陈XX案
4.2.4 陈XX案衍生案
4.2.5 盛XX案
4.2.6 盛XX案
4.3 典型案例分析及分类
4.3.1 从政策角度看
4.3.2 从案件内容看
4.3.3 从案件结构看
4.3.4 从信访人动机看
4.3.5 从信访人心理角度看
4.4 基层信访的新变化
4.4.1 信访动机复杂化,化解难度增高
4.4.2 信访涉及领域扩大化,信访人主体多元化
4.4.3 信访人信访行为专业化
4.4.4 信访职业化与商业化催生违法诈骗
第5章 国内外信访工作的经验借鉴
5.1 国内信访工作的经验借鉴
5.1.1 我国古代信访工作思路
5.1.2 古代信访工作的制度创新
5.1.3 我国现代信访工作成功经验
5.2 国外信访工作的经验借鉴
5.2.1 严格依法受理公民投诉
5.2.2 坚持“信”访为主
5.2.3 独立的调查权、处理权与建议权
5.2.4 公民的法律意识强烈
5.2.5 工作人员个人能力与素质较高
第6章 加强基层信访工作的对策建议
6.1 宏观制度架构上的需求
6.1.1 尽快开展信访立法工作
6.1.2 加快配套建设信访相关制度
6.1.3 建立、完善科学的信访考核机制
6.2 基层执行方面
6.2.1 加强法律宣传,普及信访知识
6.2.2 丰富基层民众反映诉求渠道
6.2.3 灵活工作方式,积极推进陪访制度
6.2.4 加强工作队伍建设,树立有效激励机制
6.2.5 注重矛盾纠纷预警与初案处理
6.2.6 注重实际工作方法,创新信访工作方式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天耀;;浅析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在高校信访工作中的应用[J];才智;2010年12期
2 叶晓芸;;宪政视野下我国信访制度的变革[J];法制与社会;2009年36期
3 钟琦;;浅析我国信访制度的现状及其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1年19期
4 曾永安;;从权利救济视角看我国的信访制度[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2年09期
5 王慧生;孟子喻;;浅议信访工作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才智;2013年19期
6 赵鹏程;何值有;;基层群体信访浅议[J];法制与社会;2014年28期
7 周丽红;;中国信访法律传统及其现代影响[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8 瞿明丽;蔡江;;新时期高校信访工作的思考[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9 尹利民;;政治机遇与限制:信访发生的机理与行动逻辑——基于两个信访案例的解读[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10 李锋;司法机关涉法上访案件的成因及对策[J];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晓峰;我国乡镇干部行为的情境与过程[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2 李玄;中国业主维权运动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3 王勇;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利益表达[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李娜;党群关系视角下的信访制度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5 胡兵;底层抗争与基层治理当代中国乡村社会秩序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6 侯发兵;民族利益关系形态探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俏春;区级人大信访工作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尹平方;信访视阈下的县域治理[D];南昌大学;2010年
3 江勤;农民集体上访的生成逻辑[D];南昌大学;2010年
4 李昌奎;涉检信访处置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
12053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1205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