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法治论文 >

葛兰西市民社会理论_《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硕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6-10-28 14:23

  本文关键词:政治国家·市民社会与法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国政法大学》 2001年

政治国家·市民社会与法治

贾敬华  

【摘要】: 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是在幸福和痛苦的交织中快速地发展的。之 所以幸福是因为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以及中低层干部都是智者和德者的综合 体,他们为中华民族在世界上赢得尊严立下了卓越的功勋;之所以痛苦是因 为我们终究意识到了:只要是人,就会犯错误。通过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 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制度优越于人的论断,江泽民同志确立了建设法治国家的 目标。 法治的实现是一项综合工程,需要从政治、经济、文化、道德、外交等 方面获得支持,这就要求有一整套强有力的机制来推动这一进程,国家与社 会就是这一机制的重要环节。 本文从法治的概念和价值开始。谈论法治的价值的目的并不是要阐说法 治有什么样的好处,而是寻求如何才能享有这些好处的途径。也就是如何才 能在共同体中确立自由、平等、民主、正当的国家权力等价值,并使这些价 值与明确的、不溯既往的、可行的、稳定的等符合形式正义的法律相结合。 该部分对全文起看统率作用。 通过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一元化的权力格局不利于法治的生长,而多元化 的权力格局不仅需要法治,也迫使法治走向成熟。在多元权力格局中,不同 部分的权力并不是完全相同的,人们对权力的看法也是不同的,因此产生了 洛克的社会先于、高于国家的学说和黑格尔的国家先于和高于社会的学说。 本文从洛克的学说出发讨论了小政府的国家观,这主要是为了给国家权力划 定明确的界限:不要过度积极地促进人们的幸福;坚守安全原则、排除障碍 原则、回应社会原则。但小政府的国家观也存在着缺陷。因为国家并不总是 社会的工具,国家也有自身的目的,在一定情形中国家的目的与社会的目的、 个人的目的是重合的。这说明黑格尔的学说也在一定程度上道出了事实的真 相。 市民社会理论是本文的一个重点,该文首先讲述了市民的要素和特征, 为下面的分析提供知识背景。其次,主要分析了市民社会对法治的价值之一 ——民主的促进。市民社会能满足民主的实施所需的三个基本条件:有效的 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政。舌回家·有瓦扛会与技活 参与、充分的知情、投票的平等。而且,市民社会内部所包含的机构和制度 也是民主所需要的。市民社会能为民主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防治民主的变 质。此外,社会的共识为民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道义上的力量和现实上的物 质力量。A·布来顿和M·布来顿所谈论的授权机制形象地、完整地描述了 市民社会在发展民主、转换范式、确立规则、促进法治中的功能。最后从其 他角度说明了市民社会是法治的基础与源泉。 本文的结尾部分是关于在我国应建立什么样的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 系,以使法治能够最终实现。对国家作用的再思考促使我们对小政府的国家 观作了第二次修正,目的在于表明国家并不必总是被动地、消极地听从社会 的发号施令。当然也不能赋予国家太多的社会职能,共同体中的风险应由国 家和社会共同承担。因此,为防止国家的异化,我们需要建构一个市民社会, 还要使国家和社会在同等地位上互动、合作,而且我们所需要的国家与社会 必须是强的国家、强的社会,只有这样才符合我国国情,又符合世界潮流。 这种关系模式有助于法的形成、法的实施,还可确保法律的至上等。 我们对我国能在不太长的时期内实现法治充满信心。 二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1
【分类号】:D521
【目录】:

  • 引言6-7
  • 一、 法治的基本理论7-11
  • (一) 法治的三个权威性概念7-8
  • (二) 法治的形式价值和实体价值8-11
  • (三) 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各种价值11
  • 二、 两种类型的权力体系变迁及相应的法治状况11-18
  • (一) 中国历史上的一元化权力格局与人治11-15
  • (二) 西方历史上多元化的权力格局与法治15-18
  • 1、 古希腊、罗马的一元权力体系15
  • 2、 中世纪主权、教权、自治的城市、自主的封臣的多元权力格局与法治15-17
  • 3、 法治确立的资本主义时期17-18
  • 三、 两种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模式及对法治的影响18-24
  • (一) 几种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模式18
  • (二) 洛克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模式及对法治理念的影响18-21
  • (三) 黑格尔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及对法治理念的影响21-24
  • 四、 小政府的国家观——划定国家权力的界限24-30
  • (一) 国家过度积极地促进人们的幸福所带来的危害24-26
  • (二) 国家所坚守的三原则26-29
  • 1、 安全原则26-28
  • 2、 排除障碍原则28
  • 3、 回应社会原则28-29
  • (三) 对小政府的国家观的初次修正29-30
  • 五、 市民社会与法治30-39
  • (一) 市民社会的要素及特征30-32
  • (二) 市民社会与法治的价值之一——民主的关系32-38
  • 1、 市民社会与民主实施所需要的基本条件32-33
  • 2、 市民社会为民主提供必要的政治制度33-34
  • 3、 市民社会为民主提供经济基础34
  • 4、 社会共识与民主34-35
  • 5、 市民社会内含着授权的机制35-38
  • (三) 市民社会是法治的基础与源泉38-39
  • 六、 我国的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的建构与法治39-47
  • (一) 对国家作用的再思考39-42
  • 1、 对小政府的国家观的再次修正39-40
  • 2、 建立国家与社会共担风险的机制40-41
  • 3、 在创制规则中国家对市场的补充41-42
  • (二) 建构我国的市民社会42-44
  • (三) 我国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的建构44-47
  • 1、 我国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应然模式44-45
  • 2、 应然模式与法治的关系45-47
  • 结论47-48
  • 参考书目48-51
  • 后记51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季金华;;论法治的社会契约观念及其市民社会基础[J];法制现代化研究;2001年00期

    2 崔永和;;论市民社会建设与人的解放的现代统一——兼与乔翔先生商榷[J];唯实;2007年Z1期

    3 资金星;;市民社会:宪法监督价值生成的社会基础[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4 刘国栋;;《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的民主法治思想及其启示[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5 陶林;;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视野下的经济法[J];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6 陈晓济;;西欧市民社会型塑对我国法治建设的启示[J];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7 陆中宝;;对经济法的社会利益思考[J];法制与社会;2008年28期

    8 曾庆玲;;马克思论市民社会的安全诉求[J];甘肃理论学刊;2009年04期

    9 薛弟;;论刑法公众认同的二维性[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10 季金华;;国家和社会的相对分离与司法权威[J];金陵法律评论;200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可;;浅论葛兰西的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徐元善;孙台维;;市民社会视阈下乡镇政府决策伦理的建构[A];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暨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徐元善;孙台维;;市民社会视阈下我国乡镇政府决策伦理的构建[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赵司空;;论布达佩斯学派的“需要”理论及其困境[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朱沅沅;崔欣;;预防和减少犯罪工作体系的健全和发展[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6 何平立;沈瑞英;;概念、理论、模式:当前社区治理研究问题与前瞻[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7 魏琛;金溢潮;魏勇;黎敬锋;曹希辉;周跃明;赵灵;王荣;聂翠花;蔡得样;王海燕;杜立新;刘中;董敏华;郭秀英;庄淑荣;;再论周用桓之路[A];2006年度全国第九次精神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8 何晋文;;市民社会与公众舆论[A];中国传媒大学第一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9 郁建兴;黄红华;;村民自治研究的研究[A];村民自治进程中的乡村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1年

    10 邵龙宝;;中西方公民社会与文化传统之比较——一种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南京大学哲学系 陈硕;[N];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肖岁寒;[N];中国社会报;2000年

    3 吴春玲;[N];社会科学报;2002年

    4 国家司法部司法研究所 刘武俊;[N];华夏时报;2002年

    5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 Richard Madsen;[N];社会科学报;2002年

    6 蓝旭明 杨威;[N];检察日报;2003年

    7 苏斌 江苏省安监局;[N];中国安全生产报;2011年

    8 陈小明(苏州大学);[N];文艺报;2001年

    9 乔桑;[N];中国社会报;2004年

    10 王新生;[N];光明日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国荣;市民社会、政治国家与法律发展:马克思的思想概览[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2 范文山;越南农村管理中的乡规民约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邹军;虚拟世界的民间表达[D];复旦大学;2008年

    4 王代月;黑格尔和马克思市民社会问题解决路径比较研究[D];清华大学;2008年

    5 吉涛;第三部门与法治[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6 王峰苓;十八世纪英国城市公共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于光君;农村城镇化与环境问题[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8 侯瑞雪;论“国家—社会”框架下的中国法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李为颖;私法视野下的中国社会转型[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10 赵志勇;论市民社会与国家二分架构[D];吉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德达;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试探[D];湘潭大学;2003年

    2 彭欣;论市民社会批判之批判[D];广西大学;2007年

    3 张冬立;论私法对行政法的影响[D];山东大学;2005年

    4 田志坤;市民社会:私法文化生成的社会根基[D];黑龙江大学;2009年

    5 王循聪;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良性互动[D];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

    6 颜萌;中国法制现代化发展模式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7 马杰;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创立及其意义[D];山西大学;2007年

    8 张利君;论马克思社会自治思想与当代中国农村NPO内在联系[D];长沙理工大学;2007年

    9 林斯蕾;批判的法哲学[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10 何峥嵘;法治的社会基础[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关键词:政治国家·市民社会与法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565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1565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3ce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