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法治论文 >

社会权的宪法保障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09 17:37
   社会权是现代宪法中一类重要的基本权利,但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层面,对社会权的宪法保障一直存在着争论和不同的模式。本文在全面梳理国内外社会权宪法保障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明确了社会权的概念和具体内容,认为应将“人的尊严”理论作为包括社会权在内的基本权利的理论基础,社会权是一种具有可诉性的完整权利。梳理总结了社会权宪法保障思想的历史变迁和世界各国及中国宪法中社会权确立的演进过程,并对世界和区域人权公约中的社会权规定进行了梳理。在对美国、德国、南非、印度四国社会权的宪法保障模式进行比较后,系统分析了中国社会权宪法保障的现状及其不足,结合美国等四个典型国家社会权宪法保障对中国的启示,提出应采用体系化重构中国社会权宪法保障的方案实现中国社会权的宪法保障。首先,以修改宪法的方式重构82宪法的社会权规范体系:在《总纲》中增加“人的尊严”条款作为权利的基础、在《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中增加社会权的内容并重新规范构造社会权条款、修改公民基本义务,明确企事业单位、社会公共组织和第三人的社会权宪法保障义务;其次,重构中国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法院组成的社会权宪法保障体系,法院应在社会权宪法保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最后,国内企事业单位、社会公共组织和个人等“非国家行为体”也要在社会权宪法保障体系中承担社会权宪法保障的尊重和帮助义务。
【学位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D921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三、本论文的研究方法
    四、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社会权宪法保障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社会权的概念
        一、国内外学界关于社会权的不同称谓
        二、社会权的概念界定
    第二节 社会权的具体内容
        一、以社会权概念的内涵来厘定社会权的具体内容
        二、宪法文本中社会权的内容
        三、国际人权宪章文本中社会权的内容
        四、开放式结构的社会权的内容
    第三节 社会权的理论基础
        一、权利的理论基础观之演变
        二、作为权利哲学基础的“人的尊严”理论
        三、以“人的尊严”作为权利基础的优越性
    第四节 社会权的可诉性
        一、何为基本权利的可诉性
        二、社会权不具可诉性的传统理论依据
        三、对社会权不具可诉性的质疑
        四、社会权可诉性的证成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社会权宪法保障的历史演进
    第一节 国外社会权宪法保障的历史演进
        一、社会权宪法保障的思想变迁
        二、世界各国宪法确认社会权的历史演进
    第二节 中国社会权宪法保障的演进
        一、清末立宪运动时期的社会权宪法保障
        二、中华民国时期的社会权宪法保障
        三、新中国的社会权宪法保障
    第三节 国际公约中的社会权及其保障的发展历程
        一、国际人权宣言和公约中的社会权及其保障
        二、区域性人权宣言和公约中的社会权及其保障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典型国家社会权宪法保障模式的比较
    第一节 美国模式
        一、制定具有社会权内容的立法
        二、美国法院的社会权宪法保障方式
    第二节 德国模式
        一、“人的尊严”与社会国原则结合推导出社会权
        二、德国宪法法院社会权保障的核心地位
    第三节 南非模式
        一、南非宪法中的社会权
        二、南非宪法法院的社会权保障
    第四节 印度模式
        一、印度宪法及社会权规定简介
        二、作为“国家政策的指导原则”的印度社会权
        三、印度最高法院的社会权宪法保障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宪法的社会权规范体系及其重构
    第一节 中国社会权的宪法规定及不足
        一、82宪法中关于社会权的规定
        二、82宪法中社会权规定的不足
    第二节 典型国家宪法中社会权规定对中国的启示
        一、应在宪法中确立“人的尊严”作为基本权利的基础
        二、整合宪法纲领性条款和“国家义务”条款形成社会权规范体系
    第三节 修改宪法以重构宪法社会权规范体系
        一、应采用修改宪法的方式重构社会权规范体系
        二、宪法总纲中确立“人的尊严”条款
        三、修改总纲中社会权的纲领性条款
        四、修改“82宪法”中公民的社会权规范体系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社会权宪法保障模式的体系化重构
    第一节 中国社会权宪法保障模式及反思
        一、中国社会权宪法保障的现状和效果
        二、中国社会权宪法保障模式及不足
    第二节 典型国家宪法社会权保障模式对中国的启示
        一、法院应在社会权宪法保障中发挥更大作用
        二、“非国家行为体”在社会权宪法保障中发挥补充作用
    第三节 重构中国的社会权宪法保障体系
        一、体系化的含义
        二、立法机关的社会权宪法保障
        三、行政机关的社会权宪法保障
        四、法院的社会权宪法保障
        五、“非国家行为体”(non-state actor)的社会权宪法保障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本文编号:28339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28339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583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