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法治论文 >

论我国公民行政立法动议权的确立与保障

发布时间:2017-04-03 12:11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公民行政立法动议权的确立与保障,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行政立法的质量和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与行政立法程序是否完善、科学、公开、民主直接相关。赋予公民行政立法动议权、让公民参与行政立法就是保障公民民主权利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之一。本文首先明确了公民行政立法动议权的概念,这是一个复合型的概念,兼顾公民参与行政立法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的权利。这其中包括公民提出立法动议、行政机关作出处理以及权利的救济环节。对国内外相关法治实践进行比较分析后,进一步梳理出我国行政立法领域存在着公民立法动议权的立法缺位、公开制度不完善、缺乏健全的权利救济制度;行政机关过多主导权、立法能力不足;公民参与意识淡薄、参与质量低这七大方面的问题。最后本文提出了关于我国公民行政立法动议权制度的具体设想:先从对权利的主体、范围、行使方式的规定来将权利上升到法律层面。再从程序入手,提升制度的严谨性和可操作性。并以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的权利救济、强化公民参与意识和提高参与质量来完善整个公民行政立法动议权制度。
【关键词】:行政立法 公民 动议权 程序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2.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8
  • 前言8-13
  • (一)选题意义8-9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9-12
  • (三)主要研究内容12
  • (四)研究方法12-13
  • 一、公民行政立法动议权确立的必要性、理论基础和可行性13-20
  • (一)概念阐释13-14
  • (二)确定公民行政立法动议权的必要性14-16
  • (三)公民行政立法动议权确立的民主理论基础16-17
  • (四)公民行政立法动议权确立的可行性17-20
  • 二、国外行政立法动议权的法治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20-23
  • (一)域外主要国家关于行政立法动议权的法治实践20-21
  • (二)国外相关制度的评述及对我国的启示21-23
  • 三、公民行政立法动议权确立的实践与制约因素分析23-31
  • (一)部分地方公民立法动议权确立的实践与反思23-26
  • (二)制约我国公民行政立法动议权确立的因素26-31
  • 四、保障我国公民行政立法动议权的对策与措施31-38
  • (一)构建我国公民行政立法动议权制度的基本原则31
  • (二)构建我国公民行政立法动议权制度的具体设想31-38
  • 结论38-39
  • 参考文献39-41
  • 致谢41-42
  • 附件:本人读研期间发表科研论文及获奖情况一览表4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曙宏,李洪雷;新世纪我国行政立法的发展趋势[J];行政法学研究;2002年03期

2 张勇;在促进扩展中监督行政立法[J];大连干部学刊;2002年01期

3 徐珍;浅析行政立法中的援用[J];河北法学;2002年S1期

4 王丽;论行政立法的程序控制[J];法学论坛;2002年05期

5 毕雁英,栗力;加强行政立法监督是完善行政立法的关键[J];行政论坛;2002年05期

6 张淑芳;论行政立法的价值选择[J];中国法学;2003年04期

7 金攀;中国行政立法的实证分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S2期

8 邱伟杰;浅论我国行政立法的若干问题[J];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03年03期

9 彭迅扬,彭参;行政立法的利益坐标探讨[J];温州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10 曾祥华;行政立法的成本与效益分析[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建勋;;对行政立法中的公民消极参与现象探析[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江子浩;马贝艺;;我国行政立法存在的问题、成因和对策[A];2005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5年

3 江子浩;李剑;马贝艺;余飞麟;李萍;;行政立法后评估制度研究[A];2006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6年

4 黄庆华;汤恩婧;;试析对行政立法的监督控制[A];第二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5 申晓华;;论和谐社会构建中的行政立法与民主参与[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刘细良;高修卫;;论“行政立法部门化”及其防范[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牛玉兵;;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行政立法[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钟佳萍;黄瑜;;试论构建和谐社会与行政立法[A];当代法学论坛(2006年第2辑)[C];2006年

9 窦衍瑞;;论行政立法的程序控制[A];东方行政论坛(第二辑)[C];2012年

10 胡兰文;许洪军;;试论我国行政立法监督[A];东方行政论坛(第二辑)[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冲;行政立法中的民事制约[N];中国审计报;2005年

2 赵肖筠 阎巍 赵改荣;行政立法中的民事制约[N];法制日报;2004年

3 厦门监察局课题组;建立健全行政立法监督机制[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4年

4 黄龙;行政立法的民事制约问题[N];人民法院报;2002年

5 记者 顾瑞珍;完善行政立法机制促和谐[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6 记者 商宇;我市行政立法定下基本规范[N];重庆日报;2008年

7 海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早报特约评论员 王琳;行政立法:汲取民意与听取民意同等重要[N];东方早报;2009年

8 张红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加强行政立法评估体系建设[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1年

9 珠海市法制局 余学旺;重数量更要重质量[N];珠海特区报;2011年

10 张伟杰;行政立法 需要老百姓的互动[N];工人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曾祥华;行政立法的正当性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2 马凯;行政立法监督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公民行政立法动议权的确立与保障,,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43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2843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a78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