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辅助加工法制备聚丙撑碳酸酯/淀粉共混物
发布时间:2020-12-08 02:57
分别采用普通熔融共混法和水辅助加工法,制备了具有不同共混形态的聚丙撑碳酸酯(PPC)/淀粉共混物,并研究了淀粉分散形态对共混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流变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普通熔融共混法时,淀粉未发生糊化,并以原颗粒状分散于基体中;而采用水辅助加工法时,淀粉发生糊化,并在挤出过程中原位形成纤维结构。当淀粉以纤维形式分散于PPC基体中时,其与PPC间的界面接触面积显著增加,二者的相互作用增强,PPC/淀粉共混物的Tg、储能模量以及复合黏度显著提高。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当淀粉质量分数为30%,采用水辅助加工法制备的PPC/淀粉共混物的拉伸模量相比于纯PPC提高了67.7%。
【文章来源】:应用化学. 2017年08期 第885-890页 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淀粉在PPC基体中分散形态(A.PPC/D-STARCH;B.PPC/W-STARCH)及选择性刻蚀掉PPC后,淀粉残留物的形态(C.PPC/D-STARCH;D.PPC/W-STARCH)的SEM照片
钥?蚀,除去PPC组分,对淀粉残留物进行SEM观察。如图1C所示,无水条件下混合,淀粉保持原有的形状,呈圆形或多角形颗粒,平均粒径约为15μm。而水辅助加工法获得的淀粉呈细长的纤维,纤维直径约为1~6μm。可见,经过水辅助加工后淀粉的相区尺寸变小,从而增大了其与PPC的接触面积。水辅助加工改变了淀粉在PPC中的存在状态,其原因是淀粉颗粒在水和较高的温度作用下发生糊化和融合,并且,由于此时淀粉含水质量分数较低(24%),粘流态淀粉粘度较高,在螺杆混合外力作用下,特别是拉伸作用,便发生变形成纤。2.2热转变行为图2给出了在不同加工条件下所获得的PPC/淀粉共混物的二次升温DSC曲线,曲线中的跃迁是PPC发生玻璃化转变。当淀粉以原颗粒状分散在PPC基体中时,淀粉的加入能使PPC的Tg升高,且淀粉含量越高,Tg的升高越明显,如图2A所示。其原因是淀粉的羟基与PPC的羰基之间存在氢键相互作用[7],从而限制了PPC分子链运动,使其Tg升高。显然,淀粉含量越高,二者之间的氢键相互作用越强,因而Tg升高越显著。当淀粉以纤维状分散形态存在时,PPC的Tg变化规律与无水条件相类似(图2B)。值得注意的是,如表1所示,在相同淀粉添加量下,纤维状淀粉对PPC的Tg的提升效果要优于原颗粒状淀粉。这主要是因为相比于原颗粒状形态,淀粉粒子尺寸由直径15μm显著降低为1~6μm,当淀粉以细长纤维分散在PPC基体时能有效增大二者的界面接触面积,从而使二者间的氢键相互作用进一步增强,因此Tg的提高更为显著。图2不同淀粉含量及加工条件下PPC/淀粉共混物的二次升温DSC曲线Fig.2DSCplotsofPPC/starchblendswithdifferentstarchcontentsandprocessingconditionsinthesecondheatingprocessA.PPC/D-STARCH;B.PPC/W-STARCH表
2.3流变特性图3和图4分别给出了不同加工条件下,淀粉含量对PPC/淀粉共混物复合黏度及储能模量的影响规律曲线。如图3A和4A所示,无水条件下,不同淀粉含量的PPC/淀粉共混物的复合黏度和储能模量与纯PPC基本相同,只是在淀粉含量低时,淀粉粒子可能会促进PPC分子链滑移,降低熔体粘度。与淀粉粒子混合不同的是,在水辅助加工条件下,随着淀粉含量增加,淀粉形成纤维网络结构,使得淀粉与PPC之间的界面相互作用显著增强,因而所获得的PPC/淀粉共混物的复合黏度显著提高,如图3B所示。特别是当淀粉含量(质量分数)达到30%时,淀粉开始形成连续相,构成网络结构,使体系的复合黏度和储能模量产生突变,特别是在低频区出现了类固响应,如图4B所示。可见,PPC/淀粉共混物的流变性能测试结果与上述的SEM结果相一致。图3不同淀粉含量及加工条件下的PPC/淀粉共混物的复合粘度-角频率变化曲线Fig.3ComplexviscosityvsangularfrequencyplotsofPPC/starchblendswithdifferentstarchcontentandprocessingconditionsA.PPC/D-STARCH;B.PPC/W-STARCH图4不同淀粉含量及加工条件下的PPC/淀粉共混物的储能模量-角频率变化曲线Fig.4StoragemodulusvsangularfrequencyplotsofPPC/starchblendswithdifferentstarchcontentandprocessingconditionsA.PPC/D-STARCH;B.PPC/W-STARCH由图3A和4A还可以看出,随着剪切角频率的增大,PPC/淀粉共混物的复合黏度降低,说明共混物的分子链缠结由于剪切速率增大而发生解缠结,发生剪切变稀行为。2.4力学性能表2给出了纯PPC以及PPC/淀粉共混物的拉伸模量、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统计结果。由表2可以看出,不论以何种形态分散,PPC/淀粉共混物的模量均高于纯PPC,拉伸强度略有下降,而断裂伸长率则显著降低。这主要是淀粉?
本文编号:2904331
【文章来源】:应用化学. 2017年08期 第885-890页 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淀粉在PPC基体中分散形态(A.PPC/D-STARCH;B.PPC/W-STARCH)及选择性刻蚀掉PPC后,淀粉残留物的形态(C.PPC/D-STARCH;D.PPC/W-STARCH)的SEM照片
钥?蚀,除去PPC组分,对淀粉残留物进行SEM观察。如图1C所示,无水条件下混合,淀粉保持原有的形状,呈圆形或多角形颗粒,平均粒径约为15μm。而水辅助加工法获得的淀粉呈细长的纤维,纤维直径约为1~6μm。可见,经过水辅助加工后淀粉的相区尺寸变小,从而增大了其与PPC的接触面积。水辅助加工改变了淀粉在PPC中的存在状态,其原因是淀粉颗粒在水和较高的温度作用下发生糊化和融合,并且,由于此时淀粉含水质量分数较低(24%),粘流态淀粉粘度较高,在螺杆混合外力作用下,特别是拉伸作用,便发生变形成纤。2.2热转变行为图2给出了在不同加工条件下所获得的PPC/淀粉共混物的二次升温DSC曲线,曲线中的跃迁是PPC发生玻璃化转变。当淀粉以原颗粒状分散在PPC基体中时,淀粉的加入能使PPC的Tg升高,且淀粉含量越高,Tg的升高越明显,如图2A所示。其原因是淀粉的羟基与PPC的羰基之间存在氢键相互作用[7],从而限制了PPC分子链运动,使其Tg升高。显然,淀粉含量越高,二者之间的氢键相互作用越强,因而Tg升高越显著。当淀粉以纤维状分散形态存在时,PPC的Tg变化规律与无水条件相类似(图2B)。值得注意的是,如表1所示,在相同淀粉添加量下,纤维状淀粉对PPC的Tg的提升效果要优于原颗粒状淀粉。这主要是因为相比于原颗粒状形态,淀粉粒子尺寸由直径15μm显著降低为1~6μm,当淀粉以细长纤维分散在PPC基体时能有效增大二者的界面接触面积,从而使二者间的氢键相互作用进一步增强,因此Tg的提高更为显著。图2不同淀粉含量及加工条件下PPC/淀粉共混物的二次升温DSC曲线Fig.2DSCplotsofPPC/starchblendswithdifferentstarchcontentsandprocessingconditionsinthesecondheatingprocessA.PPC/D-STARCH;B.PPC/W-STARCH表
2.3流变特性图3和图4分别给出了不同加工条件下,淀粉含量对PPC/淀粉共混物复合黏度及储能模量的影响规律曲线。如图3A和4A所示,无水条件下,不同淀粉含量的PPC/淀粉共混物的复合黏度和储能模量与纯PPC基本相同,只是在淀粉含量低时,淀粉粒子可能会促进PPC分子链滑移,降低熔体粘度。与淀粉粒子混合不同的是,在水辅助加工条件下,随着淀粉含量增加,淀粉形成纤维网络结构,使得淀粉与PPC之间的界面相互作用显著增强,因而所获得的PPC/淀粉共混物的复合黏度显著提高,如图3B所示。特别是当淀粉含量(质量分数)达到30%时,淀粉开始形成连续相,构成网络结构,使体系的复合黏度和储能模量产生突变,特别是在低频区出现了类固响应,如图4B所示。可见,PPC/淀粉共混物的流变性能测试结果与上述的SEM结果相一致。图3不同淀粉含量及加工条件下的PPC/淀粉共混物的复合粘度-角频率变化曲线Fig.3ComplexviscosityvsangularfrequencyplotsofPPC/starchblendswithdifferentstarchcontentandprocessingconditionsA.PPC/D-STARCH;B.PPC/W-STARCH图4不同淀粉含量及加工条件下的PPC/淀粉共混物的储能模量-角频率变化曲线Fig.4StoragemodulusvsangularfrequencyplotsofPPC/starchblendswithdifferentstarchcontentandprocessingconditionsA.PPC/D-STARCH;B.PPC/W-STARCH由图3A和4A还可以看出,随着剪切角频率的增大,PPC/淀粉共混物的复合黏度降低,说明共混物的分子链缠结由于剪切速率增大而发生解缠结,发生剪切变稀行为。2.4力学性能表2给出了纯PPC以及PPC/淀粉共混物的拉伸模量、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统计结果。由表2可以看出,不论以何种形态分散,PPC/淀粉共混物的模量均高于纯PPC,拉伸强度略有下降,而断裂伸长率则显著降低。这主要是淀粉?
本文编号:29043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2904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