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身份在中国的发展困境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10 09:54
公民身份可以界定为作为共同体成员的个体在共同体的公共生活中所具有的权利、义务、责任的总和,它们以一种动态平衡的状态共同存在于共同体的规则下,构成了一个理性的现代公民基本素质的核心。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部分内容与民主法治的要求背离,部分法律和制度也存在与民主法治的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这制约了中国建构现代民主法治的土壤,对改革开放的成果造成了一定的侵害。建构公民身份是实现中国民主法治的必由之路。本文以公民身份为切入点,希望通过公民身份的培育,通过权利、义务、责任的约束,有针对性地解决现实问题,并引导公民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进而形成更为平等的公民身份状态,建立更为科学的公民身份法律体系,切实保障人权、推进法治社会的建设。文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侧重“公民身份”概念的理清和相关知识的梳理,将其通俗地界定为“国家共同体的成员资格”,定位为一种法律范畴的文化,并通过简要叙述“公民身份”的法律适用问题,使读者能够更为直接地理解该文化形态。第二部分从社会关注的角度出发,选取了建构公民身份必须要面临的现实问题,并展开了较为详细的论述,使读者正视现实中与“公民身份”相悖的观念、法律、制度,并明确理解其对人权的...
【文章来源】:中共中央党校北京市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一般理论
(一) “公民身份”的涵义
(二) “公民身份”具有法律属性
1. 对“平等”的追求使之具有法治的色彩
2. 公民身份的内容宣示了它属于法律范畴
3. 作为法律概念使用的优势
(三) “公民身份”的法律适用
1. 公民身份的取得
2. 公民身份的有效性
3. 公民身份的合理限制
4. 公民身份的证明
二、中国建构公民身份面临的困境
(一) 公民身份意识欠缺
1. 平等观念缺乏
2. 权利意识淡薄
3. 规则意识淡而过分重视人情伦理
4. 缺乏独立精神,不愿承担责任
(二) 公民身份法律体系不完备
1. 宪法规定的不足
2. 居民身份证法的缺憾
(三) 部分制度实践违反了公民身份的平等要求
1. 户籍制度导致了我国公民身份的城乡二元分裂
2. 多元的护照机制对统一的公民身份提出质疑
3. 传统的性别机制对平等的公民身份构成侵害
三、如何建构统一的中国公民身份
(一) 培育观念,建构公民身份认同
1. 建立“有限的私有主义观念”
2. 科学建构国家认同
3. 弘扬谦逊、诚信的传统
(二) 推进统一的公民身份立法体系建构
1. 公民身份立法的思路
2. 法律体系的统一化
(三) 制度调试,建构公平的社会环境
1.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逐步统一公民身份
2. 进一步完善民族和地域政策,强化中华民族认同
3. 淡化性别对就业的制约作用,深化性别身份机制改革
4. 鼓励公民参与社会自治的实践,参与社会权力的运作过程
5. 进一步确保司法公正,强化保障机制
四、总结
参考文献
后记(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于中国民族问题的问答与讨论[J]. 马戎. 青海民族研究. 2014(01)
[2]也谈我国强奸罪的重构[J]. 吴家林. 法制与社会. 2013(33)
[3]对当代中国民族政策的反思[J]. 马戎. 青海民族研究. 2013(04)
[4]孙中山“五族共和”思想的时代进步性和历史局限性[J]. 熊坤新,戴慧琦,杨新宇. 满族研究. 2012(01)
[5]城市工人与农民工的收入差距研究[J]. 田丰. 社会学研究. 2010(02)
[6]公民身份的研究范式——理论把握与本土化解释[J]. 郭忠华. 学海. 2009(03)
[7]中国独生子女:数量、结构及风险[J]. 黄润龙.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01)
[8]公民概念与公民身份理论——兼及中国公民身份问题的思考[J]. 商红日.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6)
[9]新中国民族识别工作的重要意义[J]. 曹新富. 今日民族. 2007(06)
[10]公民权与公民社会[J]. 郭道晖. 法学研究. 2006(01)
本文编号:2908497
【文章来源】:中共中央党校北京市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一般理论
(一) “公民身份”的涵义
(二) “公民身份”具有法律属性
1. 对“平等”的追求使之具有法治的色彩
2. 公民身份的内容宣示了它属于法律范畴
3. 作为法律概念使用的优势
(三) “公民身份”的法律适用
1. 公民身份的取得
2. 公民身份的有效性
3. 公民身份的合理限制
4. 公民身份的证明
二、中国建构公民身份面临的困境
(一) 公民身份意识欠缺
1. 平等观念缺乏
2. 权利意识淡薄
3. 规则意识淡而过分重视人情伦理
4. 缺乏独立精神,不愿承担责任
(二) 公民身份法律体系不完备
1. 宪法规定的不足
2. 居民身份证法的缺憾
(三) 部分制度实践违反了公民身份的平等要求
1. 户籍制度导致了我国公民身份的城乡二元分裂
2. 多元的护照机制对统一的公民身份提出质疑
3. 传统的性别机制对平等的公民身份构成侵害
三、如何建构统一的中国公民身份
(一) 培育观念,建构公民身份认同
1. 建立“有限的私有主义观念”
2. 科学建构国家认同
3. 弘扬谦逊、诚信的传统
(二) 推进统一的公民身份立法体系建构
1. 公民身份立法的思路
2. 法律体系的统一化
(三) 制度调试,建构公平的社会环境
1.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逐步统一公民身份
2. 进一步完善民族和地域政策,强化中华民族认同
3. 淡化性别对就业的制约作用,深化性别身份机制改革
4. 鼓励公民参与社会自治的实践,参与社会权力的运作过程
5. 进一步确保司法公正,强化保障机制
四、总结
参考文献
后记(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于中国民族问题的问答与讨论[J]. 马戎. 青海民族研究. 2014(01)
[2]也谈我国强奸罪的重构[J]. 吴家林. 法制与社会. 2013(33)
[3]对当代中国民族政策的反思[J]. 马戎. 青海民族研究. 2013(04)
[4]孙中山“五族共和”思想的时代进步性和历史局限性[J]. 熊坤新,戴慧琦,杨新宇. 满族研究. 2012(01)
[5]城市工人与农民工的收入差距研究[J]. 田丰. 社会学研究. 2010(02)
[6]公民身份的研究范式——理论把握与本土化解释[J]. 郭忠华. 学海. 2009(03)
[7]中国独生子女:数量、结构及风险[J]. 黄润龙.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01)
[8]公民概念与公民身份理论——兼及中国公民身份问题的思考[J]. 商红日.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6)
[9]新中国民族识别工作的重要意义[J]. 曹新富. 今日民族. 2007(06)
[10]公民权与公民社会[J]. 郭道晖. 法学研究. 2006(01)
本文编号:29084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2908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