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法治论文 >

失信联合惩戒的正当性及其立法限度

发布时间:2021-01-31 14:52
  失信联合惩戒基于其强大的威慑力,成为当前社会信用立法中的关键制度设计。目前如火如荼的社会信用立法及实践中失信联合惩戒的范围有不断扩容的趋势。通过探讨失信联合惩戒正当性基础并厘清其所涉及的公权与私权、惩戒与激励、市场与政府三重关系,间接勾勒失信联合惩戒的范围和框架。在此基础上,有必要明确失信联合惩戒在信用立法中的定位,审慎设置联合惩戒措施,触发机制方面亦需进行关联性、确定性、谦抑性的限制,以实现在寻求最大共识基础上的引领性、基础性法律制度构建的目标,逐步推动信用治理法治化,培植整个社会的信用秩序。 

【文章来源】:征信. 2020,38(02)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失信惩戒的理论基础
    (一)信用秩序的基础——权利义务的平衡
    (二)信用失序——权利义务的失衡
    (三)失信惩戒——权利义务的再平衡
二、失信联合惩戒的运行机理
    (一)道德责任的法律化
    (二)声誉、权能和经济利益的综合影响
    (三)失信联合惩戒的内在激励
三、失信联合惩戒的范围与界限
    (一)公权与私权
    (二)惩戒与激励
    (三)市场与政府
四、失信联合惩戒的立法规制
    (一)失信联合惩戒在信用立法中的定位
    (二)失信联合惩戒的原则
    (三)失信联合惩戒触发机制的限定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法治之道[J]. 沈岿.  中国法学. 2019(05)
[2]论失信的行政联合惩戒及其法律控制[J]. 沈毅龙.  法学家. 2019(04)
[3]遏制公权与保护私益:社会信用立法论略[J]. 罗培新.  政法论坛. 2018(06)
[4]行政黑名单制度的法律属性及其控制——基于行政过程论视角的分析[J]. 范伟.  政治与法律. 2018(09)
[5]谁有权设立“黑名单”?[J]. 胡建淼.  紫光阁. 2015(11)
[6]法治中国背景下的“契约式身份”:从理性规制到德性认同[J]. 亓同惠.  法学家. 2015(03)
[7]身份、道德与自由契约——儒家学说的制度性解读[J]. 丁晓东.  法学家. 2014(03)
[8]作为声誉罚的行政违法事实公布[J]. 章志远,鲍燕娇.  行政法学研究. 2014(01)
[9]从身份到契约与从契约到身份——中国社会进步的一种模式探讨[J]. 刘颖.  天津社会科学. 2005(04)
[10]信用缺失与权利义务的失衡[J]. 程秀波.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5)



本文编号:30110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30110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ebe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