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职人员侵权犯罪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发布时间:2017-04-17 07:22
本文关键词:论公职人员侵权犯罪的原因及预防对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公职人员侵权犯罪是当前我国最严重的犯罪之一,也因其公职特色成为最受社会广泛关注的犯罪。近年来随着社会改革的深入,各项制度也日趋完善,但改革带来的红利却未能完全遏制公职侵权犯罪增长的势头。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近几年的工作报告数据显示,公职侵权犯罪的立案侦查数量及涉案人数逐年增长,这表明我国在预防和打击公职人员侵权犯罪的事业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针对这一严重的社会问题,近十年来,我国学界对于公职人员侵权犯罪的研究蔚为大观,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为预防和打击公职侵权犯罪工作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总体来看,这些理论研究还存在着对基本概念界定不严谨的问题,大多数学者都把公职侵权犯罪等同于职务犯罪。这种对概念的误解,会使随着社会发展而新出现的公职侵权犯罪得不到有效的研究,从而导致司法层面对于公职人员侵权犯罪的预防和和治理的不确定性和被动性。 公职人员侵权犯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侵害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的犯罪,如刑讯逼供罪、暴力取证罪、虐待被监管人罪、报复陷害罪、破坏选举罪、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罪等。由于公职人员侵权犯罪的主体处于社会资源的强势地位,该类犯罪往往具有隐蔽性、欺骗性又难以发现的特点,犯罪危害的渗透性和扩散性又使其覆盖面不断扩大。公职人员侵权犯罪的发生既有政治经济体制、历史文化法律制度方面的原因,也有与该犯罪自身特点密切相关的个人心理原因。因此,如何从根源上预防、在实质上打击公职人员侵权犯罪,已成为现代化法治进程不可回避的话题。基于该类犯罪的特点和原因,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一是完善刑事立法和加大惩治力度,通过加强各类公职侵权犯罪立法、增强侵害民主权利犯罪行为诉讼的可操作性;二是建立和健全配套制度,完善回避制度、公职人员考核制度、户籍制度、政治权利审批程序和执行规范等,三是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通过强化制度监督、信息公开以及民主监督等方式把权力关入笼子里。
【关键词】:公职人员侵权犯罪 原因 预防 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4.11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引言10-12
- 第一章 公职人员侵权犯罪概述12-18
- 第一节 公职人员侵权犯罪的概念12-13
- 第二节 公职人员侵权犯罪现状13-14
- 第三节 公职人员侵权犯罪的特点14-16
- 一、发生的必然性和发现的偶然性14-15
- 二、隐蔽性和欺骗性15
- 三、渗透性和扩散性15-16
- 第四节 公职人员侵权犯罪的危害16-18
- 一、损害公民合法权益16
- 二、损害政府公信力16-17
- 三、加剧两极分化17
- 四、阻碍民主法治进程17-18
- 第二章 公职人员侵权犯罪的原因18-26
- 第一节 公职人员侵权犯罪的政治经济原因18-19
- 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18
- 二、政治体制改革不够深入18-19
- 第二节 公职人员侵权犯罪的历史文化原因19-22
- 一、专制思想影响深重19-20
- 二、重事后制裁与轻事前预防20-21
- 三、社会主义文化制度尚不健全21-22
- 第三节 公职人员侵权犯罪的法律制度原因22-24
- 一、刑事法律不完善22-23
- 二、考核制度不合理23
- 三、监督体制不健全23-24
- 第四节 公职人员侵权犯罪的个人心理原因24-26
- 一、对需求层次认识的偏差24-25
- 二、角色冲突导致的越轨行为25-26
- 第三章 公职人员侵权犯罪的对策26-32
- 第一节 完善刑事立法与加大惩治力度26-28
- 一、完善刑事立法26-27
- 二、增强对侵害民主权利犯罪行为诉讼的可操作性27
- 三、加大惩治力度27-28
- 第二节 建立和健全配套制度28-30
- 一、完善回避制度以减少角色冲突28
- 二、完善公职人员考核制度28
- 三、完善户籍制度以确保各项民主权利落到实处28-29
- 四、明确政治自由行使的审批程序和执行规范29
- 五、加快构建社会主义文化制度29-30
- 第三节 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30-32
- 一、强化制度监督30
- 二、细化信息公开制度30-31
- 三、民主监督方式多样化31-32
- 结论32-33
- 参考文献33-34
- 致谢34-3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志坚;论腐败产生的制度原因及法律对策[J];安阳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2 王秋玲;论职务犯罪刑事立法的缺陷与完善[J];当代法学;2001年11期
3 高铭暄;陈璐;;当代我国职务犯罪的惩治与预防[J];法学杂志;2011年02期
4 吴玉英;;论我国财产申报制度的缺失与重构[J];理论研究;2006年05期
5 王烁;;从角色冲突看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预防[J];犯罪研究;2012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小燕;我国职务犯罪及预防对策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2 范晖辉;公务员职务犯罪及其预防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论公职人员侵权犯罪的原因及预防对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27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312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