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中乡村社会治理困境与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15 05:44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社会治理指明了方向,有效的乡村治理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前提。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以及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资源流向城市,造成了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农村空心化等社会问题。而目前乡村社会治理存在的治理体系滞后、治理法治观念落后、缺乏专业治理队伍、乡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薄弱等问题,影响了乡村社会治理的有效性。创新乡村社会治理方式,建立健全乡村治理法治体系,培养创新人才、建设专业队伍,加强党组织建设、发挥党组织"引擎"作用是摆脱乡村社会治理困境,实现乡村社会治理有效的策略选择。
【文章来源】: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19(01)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背景
(一)农村劳动力老龄化严重
(二)农村空心化现象严重
(三)城乡发展不平衡
二、乡村治理存在的多重困境
(一)体系困境:乡村治理体系滞后
(二)法治困境:乡村治理法治观念落后
(三)人才困境:乡村治理缺乏专业队伍
(四)组织困境:乡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薄弱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治理困境的对策
(一)创新乡村社会治理方式
(二)建立健全乡村治理法治体系
(三)培养创新人才,建设专业队伍
(四)加强党组织建设,发挥党组织“引擎”作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乡村振兴战略下人才振兴研究[J]. 薛瑞敏. 乡村科技. 2019(22)
[2]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人才建设政策研究[J]. 蒲实,孙文营. 中国行政管理. 2018(11)
[3]乡村振兴战略的若干维度观察[J]. 郭晓鸣. 改革. 2018(03)
[4]习近平法治观八大要义[J]. 李林. 人民论坛. 2014(33)
本文编号:3187066
【文章来源】: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19(01)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背景
(一)农村劳动力老龄化严重
(二)农村空心化现象严重
(三)城乡发展不平衡
二、乡村治理存在的多重困境
(一)体系困境:乡村治理体系滞后
(二)法治困境:乡村治理法治观念落后
(三)人才困境:乡村治理缺乏专业队伍
(四)组织困境:乡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薄弱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治理困境的对策
(一)创新乡村社会治理方式
(二)建立健全乡村治理法治体系
(三)培养创新人才,建设专业队伍
(四)加强党组织建设,发挥党组织“引擎”作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乡村振兴战略下人才振兴研究[J]. 薛瑞敏. 乡村科技. 2019(22)
[2]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人才建设政策研究[J]. 蒲实,孙文营. 中国行政管理. 2018(11)
[3]乡村振兴战略的若干维度观察[J]. 郭晓鸣. 改革. 2018(03)
[4]习近平法治观八大要义[J]. 李林. 人民论坛. 2014(33)
本文编号:31870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3187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