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法治论文 >

我国地方立法动议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7 16:08

  本文关键词:我国地方立法动议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以下简称《立法法》)列入2014年常委会立法工作计划项目,这是对我国立法工作高度重视和科学推进的重要举措。《立法法》的修改将对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立法引领、推动、保障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和我国立法制度的进一步完善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十多年来,地方立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完善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全面推进做出了突出贡献。地方立法不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都实现了量的飞跃和质的提高。《立法法》的颁布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地方立法工作的发展,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立法工作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部门利益法制化、民主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地方立法的科学发展,亟待通过《立法法》的修改予以解决。在地方立法实践中,应加强立法权的科学定位,努力完善公众参与程序,以提高地方立法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公开性。 赋予公众地方立法动议权,是近年来部分省市在立法实践中的积极探索。通过赋予公众地方立法动议权,承认和尊重了公众的主体地位,也达到了立法的开放性、民主化要求。本文针对目前地方立法动议制度的单一化及公众参与的非法治化倾向,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地方立法动议权的概念,其中关于地方立法动议权主体的研究,将公众纳入地方立法动议权主体的范围,提出的关于动议权主体制度、动议权程序制度的构建建议,有助于保障地方立法中的公众参与权的实现,切实保障公民民主权利,提高地方立法的民主化程度。通过对国内外立法实践的比较分析,本文提出了对我国构建地方立法动议制度的具体构想:包括《立法法》对公众立法动议权的赋予,动议权的主体、范围、规则设计、行使及救济等内容,以期为《立法法》的修改完善贡献绵薄之力。
【关键词】:地方 立法 动议 构想
【学位授予单位】:宁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0.0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5
  • 目录5-7
  • 第一章 引言7-11
  • 第一节 选题意义7-8
  • 第二节 研究现状8-9
  • 一、国外关于地方立法动议制度的研究情况8
  • 二、国内关于地方立法动议制度的研究情况8-9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创新9-11
  • 一、研究思路9
  • 二、本文创新9-11
  • 第二章 地方立法动议制度概述11-21
  • 第一节 地方立法动议制度相关概念11-13
  • 一、地方立法动议制度相关概念11-12
  • 二、立法动议在地方立法制度中的地位12-13
  • 第二节 地方立法动议权的界定及作用13-15
  • 一、地方立法动议权与相关概念辨析13-15
  • 二、地方立法动议权的作用15
  • 第三节 地方立法动议制度的理论基础与现实意义15-21
  • 一、地方立法动议制度的理论基础16-18
  • 二、地方立法动议制度的现实意义18-21
  • 第三章 我国地方立法动议制度现状21-27
  • 第一节 我国地方立法动议制度的内容21-22
  • 一、我国地方立法动议制度的基本内容21
  • 二、地方立法动议权的相关法律规定21-22
  • 第二节 地方立法动议制度的实施情况22-24
  • 第三节 目前我国地方立法动议制度存在的问题24-27
  • 一、地方立法动议权主体范围不够全面24
  • 二、公众参与立法动议的事项不明确24-25
  • 三、缺少行使地方立法动议权法律程序的规定25
  • 四、缺乏相应的救济机制25-26
  • 五、地方立法动议制度的实施存在地区差异26-27
  • 第四章 国外立法动议制度介绍及对我国的启示27-31
  • 第一节 国外立法动议制度简介27-28
  • 第二节 国外立法动议制度对我国健全地方立法动议制度的启示28-31
  • 一、广泛的立法动议主体28-29
  • 二、有限制的立法动议范围29
  • 三、完善的法律保障机制29-31
  • 第五章 我国地方立法动议制度的构想与完善31-39
  • 第一节 构建我国地方立法动议制度的指导思想31-32
  • 一、民主原则31
  • 二、自主原则31-32
  • 三、有序化原则32
  • 四、平等原则32
  • 五、便利原则32
  • 第二节 我国地方立法动议制度的完善构想32-39
  • 一、地方立法动议权的主体33-34
  • 二、地方立法动议权的事项34-35
  • 三、地方立法动议权的行使程序35-36
  • 四、地方立法动议权的行使及救济36-37
  • 五、地方立法动议权的实施37-39
  • 结语39-41
  • 参考文献41-45
  • 致谢45-47
  • 个人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4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志文;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 加快地方立法步伐[J];学习导报;1994年10期

2 袁启彤;;关于地方立法速度与质量问题的几点思考[J];人大工作通讯;1996年16期

3 蔡海宁;电子商务地方立法是全国立法的试验[J];学术研究;2001年10期

4 赖祖胜;教科文卫地方立法值得研究的两个问题[J];人大研究;2001年10期

5 李小平;地方立法应尽快适应我国加入WTO的要求[J];湖南社会科学;2002年05期

6 马发明;十道关把好地方立法质量[J];人大研究;2004年03期

7 ;第十二次全国地方立法研讨会在琼召开[J];海南人大;2006年12期

8 滕作鹏;欧阳晨雨;;“地方立法撞车”的法治反思[J];政府法制;2006年23期

9 谢晖;;民间法、民族习惯法研究专栏[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10 苗志江;肖红;;地方立法后评估的主体模式探讨[J];楚天主人;2009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小林;;地方立法立项的经济分析[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册)[C];2010年

2 任永强;季林;张卫华;;影响地方立法质量的原因及其对策——关于进一步提高地方立法质量的思考[A];2003年贵州省宪法法理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马斌;;地方立法几个理论问题与甘肃20年地方立法实践[A];纪念甘肃省人大设立常委会二十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4 汤恩婧;;试述在地方立法中如何充分运用合理论证的立法技术[A];贵州省2004年宪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钱宁峰;;江苏省地方立法中公众参与制度的完善[A];江苏省经济法研究会2003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冯袁冰;;当前地方立法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几点建议[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7 陈永进;;加强我省地方立法 保障青海经济发展[A];大开发探索——西部大开发青海大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8 谢天放;宋箐;崔凯;;地方立法特色研究(主报告)[A];2006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6年

9 谢天放;沈建明;宋箐;诸晓鸣;徐东;;我国地方立法的流变与展望——以上海市地方性法规的分析为例[A];2005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5年

10 蔡海宁;;电子商务地方立法是立法的试验[A];信息网络与高新技术法律前沿——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信息网络与高新技术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新生;地方立法如何有所作为[N];广州日报;2003年

2 ;进一步提高地方立法质量[N];人民日报;2004年

3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 孟大川;加强地方立法 依法巩固统筹城乡改革成果[N];成都日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地方立法工作[N];淮南日报;2008年

5 粤学宣;加强地方立法 为广东科学发展提供保障[N];南方日报;2008年

6 宋长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做好新形势下的地方立法工作[N];河北日报;2008年

7 省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 晏友琼;加强和改进地方立法工作[N];云南日报;2008年

8 记者 朱玉龙 实习生 邴帅;地方立法为鞍山发展保驾护航[N];鞍山日报 ;2009年

9 记者 何清平;全国地方立法研讨会在渝召开[N];重庆日报;2009年

10 冯源;浙江:地方立法严管“泥头车”[N];中国建设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山;清代蒙古地区地方立法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7年

2 胡晓红;西北民族地区环境资源立法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3 王诚;改革中的先行先试权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4 任广浩;当代中国国家权力纵向配置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荆月新;民国末期中央立法权的思想与文本研究(1947—1949)[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6 袁家超;清代契约法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7 陈锦辉;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地方性法规立法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1年

8 杨炳超;协商民主:中国宪政民主的可能路径[D];山东大学;2010年

9 王庆丰;民俗习惯的司法适用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10 许佩华;经济特区立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珍珍;地方立法的扩张及其目的性引导[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赖燕飞;地方立法中的旁听机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3 章挥;地方立法后评估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高淑敏;简论我国地方立法制度的完善[D];郑州大学;2010年

5 周传发;地方立法立项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6 王征;论我国地方立法中的公众参与制度[D];西北民族大学;2011年

7 乔莉;地方立法协调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8 王宝坤;中国地方立法特色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2年

9 郭晓蕾;我国地方立法的困境与思考[D];西北大学;2012年

10 马谊;地方立法中“抵触”标准的认定[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地方立法动议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09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3309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b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