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我国乡规民约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28 04:11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乡土社会为主的国家,绝大多数人口依托家族生活在广大的农村。乡规民约和国家的法律相辅相成,规范着村民言行,维护着乡村的秩序与安宁。从周代开始,乡规民约不断发展,延绵几千年,形成了我国乡村治理的特色,也积累了丰富多彩的乡规民约文化,如《周礼》、《吕氏乡约》、《南赣乡约》、《复乡职议》等乡规民约,对中华民族的存续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非常重视乡规民约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在政治道德、环境保护、家庭美德、邻里关系、移风易俗、乡风文明、社会治安、公益事业等方面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乡规民约,既继承了传统美德,又反映了现代价值,发挥了涵养新风正气、引导民风民俗、化解矛盾纠纷、调适人际关系、规正村民言行、维护社会秩序、培育乡村精神的积极功能。当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农村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家族控制力下降,阶层分化固化明显,社会治安也不理想,人际关系出现变异,“三种势力”向基层渗透,红白喜事大操大办,要求我们在乡村治理中加强乡规民约建设。在新时代完善和发展乡规民约,就要动员村民广泛参与,回归乡村自治本位,在乡规民约...
【文章来源】: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的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历史分析法
(三)调查研究法
(四)跨学科研究法
五、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乡规民约文化概述
一、乡规民约的概念和内涵
(一)乡规民约的概念
(二)乡规民约的内涵
二、乡土社会是乡约生成的人文环境
(一)人口众多
(二)依附土地
(三)农耕为主
(四)家族本位
(五)家国一体
(六)伦理至上
三、乡约是治理乡村的传统手段
(一)西周《周礼》习俗约定
(二)北宋吕大钧《吕氏乡约》
(三)南宋朱熹《增损吕氏乡约》
(四)明代王阳明《南赣乡约》
(五)清朝冯桂芬《复乡职议》
(六)民国《长治县村民会议办法》
四、乡规民约的历史作用
(一)以德化民,规范乡村秩序
(二)化解乡民矛盾,维护地方治安
(三)管理公共事务,达成乡村“善治”
(四)息讼罢诉,强化法律效力
第二章 当前我国乡规民约的主要内容及功能
一、当前我国乡规民约的主要内容
(一)政治道德
(二)环境保护
(三)家庭美德
(四)邻里关系
(五)移风易俗
(六)乡风文明
(七)社会治安
(八)公益事业
二、我国乡规民约内容的特色
(一)继承传统美德
(二)弘扬红色文化
(三)充分发扬民主
(四)反映现代价值
(五)柔性刚性并重
三、乡规民约的主要功能
(一)涵养新风正气
(二)引导民风民俗
(三)化解矛盾纠纷
(四)调适人际关系
(五)规正村民言行
(六)维护社会秩序
(七)培育乡村精神
第三章 我国乡村治理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一、社会结构方面
(一)“空心化”不断发展
(二)家族的控制力下降
(三)家庭收入差距拉大
(四)阶层分化固化明显
(五)相对贫困问题存在
(六)村民流动化原子化
二、社会治安方面
(一)偷盗现象时有发生
(二)社会矛盾纠纷突显
(三)“黄赌毒”现象存在
(四)家庭暴力增多
(五)恶性案件偶有发生
三、人际关系方面
(一)代际矛盾增多
(二)“孝道”趋于淡化
(三)离婚比例上升
(四)诚信行为缺失
(五)婚配行为变异
(六)“份子钱”攀比
四、乡规民约方面
(一)政府主导,乡镇越位
(二)千篇一律,缺乏特色
(三)长篇大论,生涩难懂
(四)更新缓慢,内容陈旧
(五)要求过高,脱离实际
(六)形式单一,传播不力
(七)规不合法,以约代法
(八)落实乏力,形同空文
五、农村管理方面
(一)村霸现象不时出现
(二)“三种势力”渗入基层
(三)邪教向农村滋生蔓延
(四)越级上访事件存在
(五)红白喜事大操大办
(六)村官贪腐问题存在
(七)贿选事件时有发生
第四章 新时代完善和发展乡规民约的几点思考
一、村民广泛参与,回归自治本位
(一)发挥乡镇基层政府的引导作用
(二)突出乡规民约的民主性和自治性
(三)“新乡贤”是重要的乡约践行者
(四)动员流动人员和外来人员参与
二、应对新的情况,增添新的内容
(一)提倡适度消费,反对奢侈浪费
(二)落实义务教育,减少辍学现象
(三)加强民族团结,抵制分裂势力
(四)大力宣传科学,消除邪教影响
(五)融入核心价值,建设和谐乡村
(六)救助弱势群体,关爱留守人员
(七)吸纳现代法理,重构乡规民约
三、利用乡约载体,传播惠民政策
(一)宣传“两免一补”
(二)推进农村医保
(三)发展新型农保
(四)实施“精准扶贫”
(五)建设“美丽乡村”
四、突出乡约特色,精准治理乡村
(一)城中村
(二)问题村
(三)涉外村
(四)专业村
(五)民族村
(六)边境村
五、创新各种形式,注重落实乡约
(一)乡约内容要力求亲民易懂
(二)加强乡规民约的宣传教育
(三)办好乡规民约民主议事会
(四)评选“文明村”“文明户”“乡贤能人”
(五)制定切实可行的违约惩罚办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367765
【文章来源】: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的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历史分析法
(三)调查研究法
(四)跨学科研究法
五、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乡规民约文化概述
一、乡规民约的概念和内涵
(一)乡规民约的概念
(二)乡规民约的内涵
二、乡土社会是乡约生成的人文环境
(一)人口众多
(二)依附土地
(三)农耕为主
(四)家族本位
(五)家国一体
(六)伦理至上
三、乡约是治理乡村的传统手段
(一)西周《周礼》习俗约定
(二)北宋吕大钧《吕氏乡约》
(三)南宋朱熹《增损吕氏乡约》
(四)明代王阳明《南赣乡约》
(五)清朝冯桂芬《复乡职议》
(六)民国《长治县村民会议办法》
四、乡规民约的历史作用
(一)以德化民,规范乡村秩序
(二)化解乡民矛盾,维护地方治安
(三)管理公共事务,达成乡村“善治”
(四)息讼罢诉,强化法律效力
第二章 当前我国乡规民约的主要内容及功能
一、当前我国乡规民约的主要内容
(一)政治道德
(二)环境保护
(三)家庭美德
(四)邻里关系
(五)移风易俗
(六)乡风文明
(七)社会治安
(八)公益事业
二、我国乡规民约内容的特色
(一)继承传统美德
(二)弘扬红色文化
(三)充分发扬民主
(四)反映现代价值
(五)柔性刚性并重
三、乡规民约的主要功能
(一)涵养新风正气
(二)引导民风民俗
(三)化解矛盾纠纷
(四)调适人际关系
(五)规正村民言行
(六)维护社会秩序
(七)培育乡村精神
第三章 我国乡村治理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一、社会结构方面
(一)“空心化”不断发展
(二)家族的控制力下降
(三)家庭收入差距拉大
(四)阶层分化固化明显
(五)相对贫困问题存在
(六)村民流动化原子化
二、社会治安方面
(一)偷盗现象时有发生
(二)社会矛盾纠纷突显
(三)“黄赌毒”现象存在
(四)家庭暴力增多
(五)恶性案件偶有发生
三、人际关系方面
(一)代际矛盾增多
(二)“孝道”趋于淡化
(三)离婚比例上升
(四)诚信行为缺失
(五)婚配行为变异
(六)“份子钱”攀比
四、乡规民约方面
(一)政府主导,乡镇越位
(二)千篇一律,缺乏特色
(三)长篇大论,生涩难懂
(四)更新缓慢,内容陈旧
(五)要求过高,脱离实际
(六)形式单一,传播不力
(七)规不合法,以约代法
(八)落实乏力,形同空文
五、农村管理方面
(一)村霸现象不时出现
(二)“三种势力”渗入基层
(三)邪教向农村滋生蔓延
(四)越级上访事件存在
(五)红白喜事大操大办
(六)村官贪腐问题存在
(七)贿选事件时有发生
第四章 新时代完善和发展乡规民约的几点思考
一、村民广泛参与,回归自治本位
(一)发挥乡镇基层政府的引导作用
(二)突出乡规民约的民主性和自治性
(三)“新乡贤”是重要的乡约践行者
(四)动员流动人员和外来人员参与
二、应对新的情况,增添新的内容
(一)提倡适度消费,反对奢侈浪费
(二)落实义务教育,减少辍学现象
(三)加强民族团结,抵制分裂势力
(四)大力宣传科学,消除邪教影响
(五)融入核心价值,建设和谐乡村
(六)救助弱势群体,关爱留守人员
(七)吸纳现代法理,重构乡规民约
三、利用乡约载体,传播惠民政策
(一)宣传“两免一补”
(二)推进农村医保
(三)发展新型农保
(四)实施“精准扶贫”
(五)建设“美丽乡村”
四、突出乡约特色,精准治理乡村
(一)城中村
(二)问题村
(三)涉外村
(四)专业村
(五)民族村
(六)边境村
五、创新各种形式,注重落实乡约
(一)乡约内容要力求亲民易懂
(二)加强乡规民约的宣传教育
(三)办好乡规民约民主议事会
(四)评选“文明村”“文明户”“乡贤能人”
(五)制定切实可行的违约惩罚办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3677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3367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