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法治思维培养的路径选择——以高校辅导员工作为视角
发布时间:2021-09-02 15:20
自觉运用法治思维解决社会生活难题,是新时代大学生应具备的能力,也是依法治国的实现途径。当前新时代大学生具有维权意识,对法律知识比较感兴趣,但因自身的局限性,缺乏运用法治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探悉影响新时代大学生法治思维形成的因素,寻找培养新时代大学生法治思维的可行路径是高校辅导员工作的一项新课题,有助于更好的筑牢学生法治意识,实现更好的管理。
【文章来源】:现代商贸工业. 2020,41(16)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1 新时代大学生法治思维现状
1.1 具备维权意识,但缺乏运用法治思维处理问题的能力
1.2 功利思维明显,程序思维认识不到位
1.3 高校学生对学校法治课程的认识存在误区
2 影响新时代大学生法治思维形成的因素
2.1 信息获取渠道多元,学生缺乏理性思考能力
2.2 基础法治教育缺失
2.3 高校法治教育形式单一,法治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3 培养新时代大学生法治思维的可行路径
3.1 聚焦基础环节,加强家庭法治教育
3.2 树立法治思维,建设法治校园
3.3 提升学校法治教育专业化,创新教育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校大学生法治素养存在的问题与培育路径[J]. 李云芝,王亚丽. 高校辅导员. 2020(01)
[2]“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各类课程协同育人新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现实挑战及实现对策——“课程协同育人”系列论文之三[J]. 温新荣. 教育观察. 2019(31)
本文编号:3379248
【文章来源】:现代商贸工业. 2020,41(16)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1 新时代大学生法治思维现状
1.1 具备维权意识,但缺乏运用法治思维处理问题的能力
1.2 功利思维明显,程序思维认识不到位
1.3 高校学生对学校法治课程的认识存在误区
2 影响新时代大学生法治思维形成的因素
2.1 信息获取渠道多元,学生缺乏理性思考能力
2.2 基础法治教育缺失
2.3 高校法治教育形式单一,法治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3 培养新时代大学生法治思维的可行路径
3.1 聚焦基础环节,加强家庭法治教育
3.2 树立法治思维,建设法治校园
3.3 提升学校法治教育专业化,创新教育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校大学生法治素养存在的问题与培育路径[J]. 李云芝,王亚丽. 高校辅导员. 2020(01)
[2]“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各类课程协同育人新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现实挑战及实现对策——“课程协同育人”系列论文之三[J]. 温新荣. 教育观察. 2019(31)
本文编号:33792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3379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