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法治论文 >

马克思社会治理思想视域下生态化社会构建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5 10:56
  党中央基于当前我国的社会发展现状,提出加强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转变过去社会管理以及国家治理的现状,实施社会治理的重大举措,逐步实现社会向共同富裕的共产主义社会迈进。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将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鼓励社会多元主体参与社会治理,逐步完善由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坚持以提高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为落脚点,切实解决好人民内部矛盾,坚决依法打击社会违反犯罪活动,保障人民人身财产安全,最终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当前我国在实现社会治理的过程也取得了显著成果,以实践探索的方式也证明了实施社会治理的转向是一个具有重要实践意义的活动,是有效化解我国社会矛盾,推动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执政党,在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因此,在实施社会治理的过程中,也必须深入挖掘马克思的社会治理思想的内在价值,与我国当前的社会发展相结合,使我国所实施的社会治理更具针对性和科学性。党中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结合了... 

【文章来源】:山西财经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及本文的创新之处
        1.3.1 研究思路
        1.3.2 创新之处
    1.4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方法
第2章 马克思社会治理思想的重要内容
    2.1 马克思社会治理思想的基本内容
        2.1.1 明确国家以及社会的治理责任
        2.1.2 维护社会民主法治的治理原则
        2.1.3 重视社会公众的治理主体作用
        2.1.4 坚持全面协调发展的治理方式
    2.2 马克思社会治理思想的基本特征
        2.2.1 生产力的协调发展是社会治理的物质基础
        2.2.2 公平正义的社会氛围是社会治理的价值取向
        2.2.3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治理的根本目标
第3章 生态化社会构建的现实分析
    3.1 生态化社会的界定
    3.2 生态化社会构建的目标指向
        3.2.1 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运行
        3.2.2 形成社会公平正义氛围实现社会多元主体参与
        3.2.3 社会民生体系建设完善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3.3 生态化社会构建的必要性分析
        3.3.1 有利于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3.3.2 有利于确保民主法治的稳步推进
        3.3.3 有利于保障人民主体的全面发展
    3.4 生态化社会构建目前所取得的成就
        3.4.1 人居自然环境有所改善
        3.4.2 社会公平正义有所加强
        3.4.3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有所保障
    3.5 生态化社会构建存在的问题
        3.5.1 部分地区传统产业所占比重仍然较大
        3.5.2 社会多元主体沟通互动机制建设缓慢
        3.5.3 城乡居民收入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第4章 马克思社会治理思想对生态化社会构建的意义
    4.1 马克思社会治理思想对生态化社会构建的理论意义
        4.1.1 实现生产力的协调发展是生态化社会构建的必然要求
        4.1.2 营造社会公平正义的氛围是生态化社会构建的内在要求
        4.1.3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生态化社会构建的根本目标
    4.2 马克思社会治理思想对生态化社会构建的现实意义
        4.2.1 经济发展的内在协调性为生态化社会的构建提供条件
        4.2.2 社会多主体的参与互动为生态化社会的构建提供可能
        4.2.3 社会民生体系的完善为生态化社会的构建提供保障
第5章 马克思社会治理思想下生态化社会构建的路径探讨
    5.1 营造政府机构为主导的社会多元化治理新环境
        5.1.1 稳步推进简政放权的行政体制改革
        5.1.2 加强社会多元主体互动机制建设
        5.1.3 引导社会多元主体树立主动参与意识
    5.2 打造创新驱动为核心的社会经济治理新动力
        5.2.1 构建以产业创新为重点的现代产业新体系
        5.2.2 培育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创新发展新动能
        5.2.3 推进以制度创新为保障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5.3 构建廉政建设为目标的生态化社会政治治理新模式
        5.3.1 以优化秩序生态环境实现有序政治的稳定
        5.3.2 以优化法治生态环境助推法治政治的建立
        5.3.3 以优化民主生态环境营造和谐政治的氛围
    5.4 将传统红色文化融入生态化社会文化治理新氛围中
        5.4.1 实现传统红色文化精神与社会制度建设的相互融合
        5.4.2 构建以传统红色文化精神为内涵的企业竞争机制
        5.4.3 发挥传统红色文化精神在社会教育体系中的导向作用
    5.5 开辟多元协同为导向的生态化社会治理新路径
        5.5.1 树立多元共治的生态治理理念
        5.5.2 坚持多主体协商的生态治理方式
        5.5.3 构建多元协同的生态治理组织机制
    5.6 以人民主体为中心的社会民生治理新格局
        5.6.1 完善城乡居民收入协调增长机制
        5.6.2 健全社会医疗卫生保障制度建设
        5.6.3 加强社会教育劳动保障建设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助力生态文明建设[J]. 范恒山.  宏观经济管理. 2018(01)
[2]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习近平同志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的报告摘登[J].   共产党人. 2017(20)
[3]国外政府治理经验及其对我国社会治理启示[J]. 潘丽.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4]论马克思的早期国家治理思想——以《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为例[J]. 许文星.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6(12)
[5]马克思社会与国家理论对我国社会治理的启示[J]. 张甜.  知行铜仁. 2016(04)
[6]中国生态环境状况与生态文明建设[J]. 赵其国,黄国勤,马艳芹.  生态学报. 2016(19)
[7]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治理思想及其现实借鉴[J]. 孙涛.  理论学习. 2016(01)
[8]法家法治思想及其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启示[J]. 赵长明.  陕西教育(高教). 2015(09)
[9]马克思恩格斯社会治理思想探微[J]. 沈杰.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4)
[10]依法治国背景下社会治理的创新与发展[J]. 陈松敏.  法制博览. 2015(20)

硕士论文
[1]恩格斯社会管理思想的哲学意蕴及其当代价值[D]. 李淑惠.福建师范大学 2013
[2]我国行政决策多元主体参与机制优化研究[D]. 龙成语.重庆大学 2010
[3]人与自然关系和谐重构的当代意义[D]. 吴若冰.北京交通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4966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34966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2e9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