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甘宁边区人民参与司法审判的途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9 11:18
本文关键词:陕甘宁边区人民参与司法审判的途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陕甘宁边区政府在司法建设上开始了适合当时中国国情的大众化司法尝试,走群众路线,发动群众参与到司法审判活动当中。边区的大众化司法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给中国的法制现代化带来了全新的理念和实践方式,开创了中国法制近现代化的新篇章,最终成为中国当下法律制度的骨架和灵魂,在当前仍然有着持久的影响力和生命力。陕甘宁边区政府采取群众路线,形成了人民参与司法运作的一系列制度实践,其中既有成功的经验,同时也有值得反思之处,这些为我们现代社会拓展群众理性有序参与司法提供了历史的实践经验。历史是当下理论的逻辑起点,研究陕甘宁边区人民参与司法的实践,使我们在反思和总结教训经验时候,更能得其制度建立的初衷,为当前司法改革提供方法和方向,为实现司法的民主性与公正性统一,为当前健全司法权力运作机制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提供法律的、制度的、历史的借鉴。本论文的研究时段集中于抗战时期的陕甘宁边区,研究对象以人民参与司法权的运作机制进行剖析,主要包含该时期的公审制度和陪审制度。论文从该时期公审和陪审制度出发,结合以公审和陪审方式解决的具体案件进行考察,勾勒描述陕甘宁边区人民参与司法审判在制度上的具体保障,程序上的操作,取得的社会效果,存在的不足,并以此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及公审制度退出的历史原因和陪审制度在当前司法实践中的价值。本文在结构上共分为五章。其中第一章侧重于对陕甘宁边区人民大众化的司法尝试进行总体的概述。第二章从公审制度入手来研究人民参与司法审判的运行机制。第三章从陪审制度入来研究人民陪审员如何参与到司法审判制度中去,人民陪审制度的优点和不足,如何在现实的司法改革中更好发挥人民陪审员的职能和作用。第四章简要叙述陕甘宁边区的人民参与司法审判的其他途径,如人民调解制度和群众起诉制度。第五章总体对陕甘宁边区人民参与司法审判的途径进行总结和评价。
【关键词】:陕甘宁边区 大众化司法审判 公审制 人民陪审制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引言10-13
- 第一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10-11
- 第二节 研究方法11-12
- 第三节 创新之处12-13
- 第一章 陕甘宁边区人民参与司法审判的概述13-18
- 第一节 陕甘宁边区的历史和地理范畴13-14
- 第二节 陕甘宁边区的大众化司法背景14-18
- 一 陕甘宁边区大众化司法的概念15
- 二 大众化司法的起因和目的15-17
- 三 大众化司法的措施17-18
- 第二章 陕甘宁边区的公审制度18-30
- 第一节 公审制的概述18-20
- 一 群众公审19
- 二 宣判大会19-20
- 三 代表公审20
- 第二节 陕甘宁边区公审制度设立的目的20
- 第三节 陕甘宁边区公审制度的分析和特点20-26
- 一 以黄克功案件分析陕甘宁边区公审制21-24
- 二 陕甘宁边区公审案件的范围相对较小且选案标准不明24
- 三 陕甘宁边区公审案件的性质为政治性案件和人命类案件24
- 四 陕甘宁边区公审法庭为临时法庭24-25
- 五 陕甘宁边区公审程序注重教育意义,忽视罪犯人权的保障25
- 六 陕甘宁边区公审群众代表对判决具有举足轻重作用25-26
- 第四节 陕甘宁边区实行公审制度的原因分析26-30
- 一 边区的特殊环境和条件26-28
- 二 边区大众化司法的影响28-30
- 第三章 陕甘宁边区的人民陪审制度30-41
- 第一节 陕甘宁边区人民陪审概述30-31
- 第二节 陕甘宁边区人民陪审制度设立的目的31-32
- 第三节 陕甘宁边区人民陪审的制度设计32-34
- 一 陕甘宁边区人民陪审员的产生32-33
- 二 陕甘宁边区人民陪审的适用案件范围33-34
- 三 陕甘宁边区人民陪审员的职权34
- 第四节 陕甘宁边区人民陪审在实践中的特点34-36
- 一 黄克功案件陪审情况与特点35
- 二 吉思恭案件陪审情况与特点35-36
- 第五节 陕甘宁边区人民陪审制度的评析36-41
- 一 陕甘宁边区人民陪审员来源和选任的局限性37-38
- 二 陕甘宁边区人民陪审员权力的两重性38-39
- 三 陕甘宁边区人民陪审员制度的粗糙性39
- 四 陕甘宁边区人民陪审鲜明的政治性39-41
- 第四章 陕甘宁边区人民参与司法审判的其他途径41-45
- 第一节 人民调解制度41-43
- 一 人民调解制度概述41
- 二 人民调解制度设立目的41-42
- 三 人民调解制度的特点42
- 四 人民调解制度的评价42-43
- 第二节 群众起诉制度43-45
- 第五章 对边区人民参与司法审判的评价45-51
- 第一节 陕甘宁边区人民参与司法审判的评价45-47
- 一 人民参与司法审判的政治维度45-46
- 二 人民参与司法审判的法律维度46-47
- 第二节 陕甘宁边区公审的借鉴意义47-49
- 一 司法实践要与时代结合47-48
- 二 民众参与司法要有限度48
- 三 司法审判要讲求效率48-49
- 四 司法实践要注重保障人权49
- 第三节 陕甘宁边区人民陪审的借鉴意义49-51
- 一 发挥人民陪审的法律功用49-50
- 二 坚持司法民主和司法为民50-51
- 结语51-52
- 参考文献52-54
- 致谢54
【参考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石磊;人民陪审团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陕甘宁边区人民参与司法审判的途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24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352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