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法治论文 >

论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

发布时间:2017-05-24 16:25

  本文关键词:论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政治体制改革的平稳推进,不仅需要高层的政治决心和民间的舆论支持,同时也需要有关政治体制改革的丰富的理论知识储备和智力支撑。30多年来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改革的民主化、法治化、科学化的方向日渐清晰,改革的步伐和力度也在不断加大。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改革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也在不断涌现,改革的难度不断增大,改革的紧迫性明显增强。从20世纪80年代初“摸着石头过河”的渐进改革的模式向着如今强调“顶层设计+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的制度创新的过渡,标志着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开始迈向了新的历史起点。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全面深化改革小组的成立,更加彰显了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破除意识形态和既得利益藩篱,将改革不断向前推进的巨大勇气和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坚定信念。 但诚如马立诚先生所言,“中国人今天依然生活在南方谈话的延长线上”1。重新认识和发掘邓小平的政治体制改革思想,对于我们当前和今后政治体制改革有着十分必要的现实参考价值。本文从政策过程的视角出发,将邓小平的政治体制改革实践视为一个持续的政策选择过程,选取与政策过程密切相关的四个基本变量即政治环境、政治行为主体、互动机制、意识形态,通过对政策过程的“深描”,分析政治行为主体在特定政治环境下的互动机制,以及在这种相互作用下政治行为主体的观念变化。第二章主要从纵向的角度分析了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产生和发展的国内外政治生态因素及其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的发展演进历程。第三章分析了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政策的内容和实现路径,主要选取执政理念转变、集体领导制的恢复与重建,中央-地方关系互动三个方面从过程层面展开分析。第四章分析了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政策的目标与策略选择,指出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的策略是渐进持续的政策选择过程。第五章侧重分析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对当下政治体制改革的启示,提出三个方面的建议:一是政治体制改革必须继续稳步向前推进;二是建构制度合法性,增强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价值认同,并提出建构的实施路径:首在治党、重在治官,利用民智,广开言路;三是增强政治体制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升政治体制的风险承担能力。最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在全球化时代的未来走向作了展望。 作为吹响政治体制改革号角的第一人,邓小平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精辟论述对于当下政治体制改革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首先,邓小平指出的我国政治体制的几大弊端依然存在且出现新的变种;其次,邓小平提出的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原则、基本内容、实现路径依然具有现实的指导效力;最后,就社会价值观念而言,由于社会思潮的日益多元化,各种思潮之间相互冲击,,混淆了人们对于改革的正确认知,而邓小平就成为了当下凝聚政治体制改革共识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象征性符号,他本人及其政治体制改革的思想能够为当下的政治体制改革提供不可估量的认同资源。
【关键词】:邓小平 政治体制改革 政策过程理论 改革逻辑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A849;D621
【目录】:
  • CONTENTS6-8
  • 中文摘要8-10
  • ABSTRACT10-12
  • 导论12-30
  •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12-13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13-27
  • (一) 国外研究现状13-18
  • (二) 国内研究现状18-27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27-30
  • (一) 研究思路27-28
  • (二) 研究方法28-30
  • 第一章 政策过程理论:分析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的新视角30-34
  • 一、政策过程理论:一个中层分析视角30-31
  • 二、相关核心概念说明31-32
  • 三、邓小平语境里的“政治体制”32-34
  • 第二章 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的历史演进34-37
  • 一、萌芽阶段(1958-1977)34-35
  • 二、形成阶段(1978-1980)35-36
  • 三、全面部署阶段(1984-1987)36
  • 四、总结和调整阶段(1989-1997)36-37
  • 第三章 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构成37-53
  • 一、转变执政理念:从“两个凡是”转向“实事求是”37-38
  • 二、恢复重建党的集体领导制38-42
  • (一) 集体领导制是实现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必然要求38-39
  • (二) 恢复重建集体领导制的政策选择过程分析39-42
  • 三、邓小平时代中央-地方互动的政策过程分析42-53
  • (一) 影响中央-地方互动的因素42-43
  • (二) 邓小平时代中央-地方关系互动机制43-53
  • 第四章 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政策的目标与策略选择53-58
  • 一、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政策的目标53-55
  • 二、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政策的策略选择55-58
  • 第五章 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对于当下政治体制改革的启示58-63
  • 一、政治体制改革必须继续稳步向前推进59-60
  • 二、建构制度合法性,增强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价值认同60-61
  • 三、增强政治体制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升政治体制的风险承担能力61-63
  • 结束语63-65
  • 参考文献65-71
  • 致谢71-72
  •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72-73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7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浦劬;现代西方政治学的批判和吸收问题浅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3期

2 浦兴祖;;依据·蓝图·原则——重温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3 陈峰君;威权主义概念与成因[J];东南亚研究;2000年04期

4 罗晋辉;;新权威主义讨论综述[J];湖南社会科学;1989年03期

5 孙代尧;现代化进程中的威权政治——政治社会学研究范式述评[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6 俞可平;论权威主义——兼谈“新权威主义”[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89年03期

7 韦森;;再评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J];经济学(季刊);2009年02期

8 徐湘林;政治改革政策的目标设定和策略选择[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06期

9 宋长瑞;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初探[J];理论教学;1986年04期

10 黄卫平;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大思路──邓小平同志论政治体制改革[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6年02期


  本文关键词:论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13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3913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86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