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马克思主义权力观与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
发布时间:2016-04-28 07:50
论文摘要 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权力观是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认为树立马克思主义权力观,必须坚决抵制剥削阶级权力观,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监督制约机制,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要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为人民科学掌权用权的能力。
论文关键词 权力观 领导班子 思想政治建设
注重从思想上、政治上建党,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根本优势,也是我们党不断取得胜利的有力武器。当前,我国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期,我们党要负担起历史赋予的重大使命,关键是从严治党,把党从思想上、政治上建设好。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从严治吏核心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因为领导班子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决策者、领导者、组织者和落实者。只有把党的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党和人民信赖的、坚强有力的领导集体,才能为我国的改革发展事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可靠的组织保证。“磨刀不误砍柴工,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思想政治建设是加强班子建设的核心和灵魂。基于此,十八大以来,为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高谋远、励精图治,提出要紧紧抓住思想政治建设这个根本,紧紧抓住领导班子这个重点和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的战略部署。在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中,始终存在一个老生常谈而又至为关键的权力观的问题。当前,在部分领导班子和少数领导干部中存在的问题,或直接或间接都与不能或不肯正确运用权力有关。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把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权力观作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重中之重常抓不懈,抓实抓好。
一、树立马克思主义权力观是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
随着阶级和政党的产生,任何阶级及其政党为了实现自身利益和奋斗目标,都高度重视权力问题,把夺取权力并牢固地掌握权力作为核心问题。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也不例外。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就公开申明,为了解放自己和全人类,保护劳动群众的根本利益,进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无产阶级必须夺取国家权力、掌握和行使国家权力,这是无产阶级实现自己历史使命的唯一途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要成功地夺取并牢固地掌握国家权力,必须正确对待权力,形成正确的权力观,用正确的权力观(即马克思主义权力观)武装自己。坚持什么样的权力观,不仅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与剥削阶级及其政党的分水岭,而且直接关系着能否顺利实现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奋斗目标和历史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都掌握着一定的权力,把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好,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服务,始终是我们党执政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对于已经取得执政地位的中国共产党来说,领导干部手中或多或少都掌握着或大或小的权力。党的领导干部若在权力观上出现偏差,就必然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出现失误,危害人民利益,最终走向犯罪道路。我们党执政以来,一些领导干部身上出现的问题,表现形式固然千奇百怪,可是从根本上说,都是由于某些领导干部不能或者不肯正确地运用权力派生出来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这些年一些领导干部犯错误,恰恰都与乱用权有关。” 周永康、徐才厚、令计划、苏荣以及在我们身边发生的一些案例,都是因为背离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权力观错位所致。因此,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首先就要解决好领导干部的权力观问题,使领导干部牢固树立起马克思主义权力观。
二、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权力观,自觉抵制剥削阶级权力观的影响
权力观是人们对权力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权力问题上的表现。不同的阶级及其政党具有不同的权力观。“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是马克思主义权力观的高度概括。这两句话既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
首先,权力从何而来?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不同性质权力观的根本区别所在。正是因为不同的阶级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不同,所以不同的阶级会形成不同的权力观,并且不同的阶级行使权力的方式和目的也因此而不相同。马克思主义认为,在社会主体中,人民群众占据决定性位置,是历史和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是国家的主人。无产阶级政党作为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代表,其手中的权力既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自己打下来的,更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只能是来源于人民。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手中掌握的权力,归根到底也只能是来自于人民的委托。所以,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是人民权力的代表者,是为人民服务的公仆,只有正确行使权力的责任和义务,决不能违背人民的意志、损害人民的利益,更不能公权私用、以权谋私、贪污腐败。因此,党的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牢固树立“权为民所赋”的观念。
其次,权力为谁而用?这是事关权力行使的方式和效能的重要问题。既然权力是人民赋予的,那就必须为人民而行使权力。为人民服务是领导干部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的唯一目的。正如邓小平同志所强调的那样:“中国共产党的含义和任务,如果用概括的语言来说,只有两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则。” 把权力行使的过程看作是为人民服务的过程,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立场,也是分辨是正确行使权力还是错误行使权力的根本标准。如何用权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是否满意,而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是马克思主义权力观的试金石。权力既然来自于人民,就必须为民所用。如果领导干部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私利、为小团体、为身边人、为亲朋好友谋好处,虽然满足了私心但失去了民心,虽然自己满意但人民群众不满意,这样的权力肯定是用歪了。总之,“各级领导干部对待权力一定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做到慎用权、善用权、用好权,既要管好自己,又要防止他人利用自己的权力和职务影响谋取非法利益。要树立权力就是服务的意识,经常想一想自己手中的权力是从哪里来的、应该为谁所用这个重要问题,自觉做到用权为公而不为私。”
树立马克思主义权力观,需要破除“官本位”意识,自觉抵制剥削阶级权力观的影响。尽管我国早已推翻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但是由于我们过去对肃清封建主义思想影响的艰巨性和长期性估计不足,加之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不具备完全根除封建主义思想的条件,这就使得剥削阶级权力观和“官本位”意识不可避免地对一些人会产生影响。比如,我们党的一些领导干部受“官本位”思想影响,不能坚持正确的权力观,只想着个人升官发财,以权谋私,贪污受贿,拉关系找靠山、跑官要官,无所不用其极,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抛到脑后。因此,树立马克思主义权力观,要求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坚决抵制剥削阶级权力观的影响,要经常想一想权力来自谁、用权为了谁这个重要问题,自觉抵制剥削阶级权力观,使其没有任何容身之地,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三、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监督制约机制,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力量,权力具有二重性,在实际运行中往往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效应。这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也不例外。权力用得好,可以用来为人民干大事、为人民谋利益;权力用得不好,就会损害人民的利益,败坏党的形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正确行使权力,掌权为公、用权为民,则群众喜、个人荣、事业兴;错误行使权力,甚至滥用权力,掌权为己、用权于私,则群众怨、名声败、事业损。” 权力的特性突出了监督和制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为了减少乃至杜绝权力负效应的产生,必须建立健全权力监督的有效机制和完善制约权力运行的规章制度,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各级领导干部对监督和制约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既然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人民就天然地拥有对领导干部行使权力进行监督的权利;而接受人民监督乃是领导干部应尽的义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领导干部作为人民的公仆,必须自觉接受监督。” 与此同时,领导干部也要明白:“通过加强监督和纪律教育,力求对一些干部的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制止、早纠正,做到关口前移,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这实际上是对干部关心爱护的最好体现。”
要科学有效地监督制约权力,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因此,要保证权力的正确行使,,就必须建立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为权力行使规定程序、划定边界,破除权力运行中的暗箱操作现象,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四、加强学习,不断提高科学掌权用权的能力
保证权力正常运行而不被滥用,既需要监督和制度的约束,又需要提高领导干部为民科学用权的素质和能力。也就是说,手中掌握权力的各级领导干部不仅要明白为谁掌权用权,而且要学会如何掌权用权,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唯有如此,才能获得人民的拥护和信任,才能把人民的利益维护好、实现好。
在一定意义上,社会主义国家存在的权力滥用现象与领导干部科学文化素质不高、为人民服务本领不强有关。列宁早在1922年就讲过,在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不仅掌握着非常充分的政治权力,也掌握了主要的经济力量。那么,究竟还缺什么呢?列宁的回答是:“做管理工作的那些共产党员缺少文化。” 列宁讲的这种情况,对于我们理解权力、文化、领导的相互关系是很有教益的。
在现代社会,科学文化知识是权力的重要基础。“知识化”、“专业化”是手中掌握权力的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在当今时代,“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新发明、新理论层出不穷,知识更新异常迅速。” 在这样一个“一日千里,不学无从适应,不思无以应对” 的时代,各级领导干部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响应党中央建设学习型政党的号召,争做学习型干部。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和本领,切实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 。
本文编号:393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39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