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前道家无为思想的政治价值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7 05:18
本文关键词:魏晋前道家无为思想的政治价值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19世纪初期,新文化运动兴起以后,以科学与民主为代表的一系列西方政治价值引入中土的速度逐渐加快,促进了近代中国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推动着政治民主化进程,这一发展与进程构成了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化的主流。同时,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则被诸多知识分子视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绊脚石。在认识上对儒家政治思想的批判固然利于清除国民思想中的身份等级观念和专制思想的影响,可另一方面也会使传统政治文化中的合理内容,譬如调节社会人际关系的伦理思想,注重人类社会与自然均衡的哲学思维,以及治国安邦之术等等被摒弃。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经济获得了飞速发展。文化领域前进的步伐却没能跟上经济发展的速度,尤其是处于国民思想核心的价值观层面进步缓慢。关于这一点,从当代中国社会的道德滑坡可以窥见一斑。故而重新建构国民价值观的问题便突显出来。从政治生活的视角看,则是如何建构公众的政治价值观。就这个意义而言,合理地认知现代西方的政治价值,深入解读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传统政治价值,无疑是重塑当代中国社会政治价值观的开端。 西方的政治价值,诸如民主、自由、平等、秩序、正义等,作为普适价值,是清末以来诸多仁人志士争取的对象,当然亦是构建国民政治价值观的导向与核心层面。本文试图通过探讨道家“无为”思想中的传统政治价值意涵,及其与西方政治价值意蕴的相通之处,以考察其是否有助于当代国民政治价值体系的构建。魏晋前道家的“无为”思想大抵经历了三个阶段,本文将以此为线索,运用历史研究法和政治价值研究方法予以探讨。 一是老子的“自然无为”。即因顺自然,不干扰万物的发展。老子是无为思想的首倡者,其无为思想被后世的诸多思想家吸收并发扬。但是,其中原始思维的成分过于浓厚,非逻辑性的思维方式使得老子的自然无为很难成为一种传统政治价值。不过,其中蕴含着有限政府与自治的思想,这是老子对时政的经验总结,与现代民主、自由、法治等价值要求极为相像。 二是以庄子为代表的“逍遥无为”和极端化的“无君无为”思想。“逍遥无为”主要内涵是超越现实而安于外部环境,无心于治国而追求内心的虚静、安闲。作为一种乱世全身哲学,其过于注重自我保存却否定了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但庄子思想中蕴含的哲学上的自由、平等精神,可以视为平等、自由等政治价值的基础。虽然庄子后学的无君派与魏晋时期的“无君无为”思想含有更多的非理性成分,但是其中蕴含的反权威精神则是中国历史上反权威思想的典型代表。 三是黄老派的“通而无为”。即不以个体的嗜欲与私志干扰事物的发展,在因循事物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这是黄老学者在融合诸家思想的基础上,对道家无为思想的总结,可以说是道家无为思想成熟的标志。西汉初年,黄老派的无为思想亦成为统治者的官方政治哲学,促成了“文景之治”的达成。故而,“通而无为”是中国传统的政治价值——无为思想的典型代表。同时,“通而无为”某种程度上蕴含着法治形成的思想条件——自然法思想。
【关键词】:道家 无为 政治价值 体系建构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B223;D092
【目录】:
- 摘要8-10
- ABSTRACT10-12
- 第1章 绪论12-22
- 1.1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12
- 1.2 文献综述12-20
- 1.2.1 关于政治价值的研究综述12-14
- 1.2.2 关于无为思想的研究综述14-17
- 1.2.3 西汉中期至魏晋无为政治思想的发展状况及研究综述17-20
- 1.3 研究方法、思路与框架20-22
- 1.3.1 研究方法20
- 1.3.2 思路与框架20-22
- 第2章 春秋时期老子开创的“自然无为”22-39
- 2.1 “自然”“无为”的内向解释和外向拓展22-30
- 2.1.1 “自然”“无为”的形上根据与概念解析23-25
- 2.1.2 “自然无为”中蕴含之治术25-30
- 2.2 老子“自然无为”思想的政治价值考量30-39
- 2.2.1 “自然无为”思维模式与所含思想探析30-35
- 2.2.2 “自然无为”的有限政府与自治思想35-39
- 第3章 《庄子》发展之“逍遥无为”及走向极端的“无君无为”39-53
- 3.1 “逍遥无为”概念探析39-42
- 3.1.1 庄子“无为”思想的形上根据39-41
- 3.1.2 “逍遥”“无为”内涵41-42
- 3.2 “逍遥无为”的政治价值考量42-48
- 3.2.1 注重个体的保存而消解现世生活的意义42-45
- 3.2.2 哲学上的自由与平等意涵45-48
- 3.3 “逍遥无为”的极端——“无君无为”政治价值考量48-53
- 3.3.1 “无君无为”思想的先声与成熟48-49
- 3.3.2 “无君无为”的政治价值探析49-53
- 第4章 道家黄老学派走向成熟的“通而无为”53-68
- 4.1 “通而无为”的内向解释与外向拓展53-58
- 4.1.1 黄老派源流与其无为思想解析53-54
- 4.1.2 “通而无为”的形上根据54-56
- 4.1.3 “通而无为”所推导之治术56-58
- 4.2 “通而无为”政治价值考量58-68
- 4.2.1 “通而无为”与汉初政治与社会状况58-63
- 4.2.2 “通而无为”蕴含的自然法思想63-68
- 结语68-69
- 参考文献69-73
- 致谢73-74
- 附表7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劭廉,吕锡琛;《淮南子》自然观:继承和超越——《淮南子》与先秦道家自然观的比较研究[J];船山学刊;2003年04期
2 李奎;余海;;政治价值研究综述[J];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10期
3 于威;;西方自然法思想历史流变探析[J];传承;2008年18期
4 王树人;;中国哲学与文化之根——“象”与“象思维”引论[J];河北学刊;2007年05期
5 刘志荣;;道家的“无为”思想浅析[J];黑龙江史志;2010年01期
6 葛荃;比类逻辑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思维特点析论[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7 赵吉惠;中国哲学中的民主与法的观念[J];孔子研究;1992年02期
8 谢红星;;“民本”视野下的“尊君”——先秦儒家民本主义尊君理论的现代解读[J];孔子研究;2009年06期
9 燕继荣;政治模式的哲学基础——论政治价值体系与政治治理模式的关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10 王俊付;周健;;浅析当代我国政治发展的政治价值取向[J];宁夏党校学报;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桑玉成;[N];解放日报;2005年
本文关键词:魏晋前道家无为思想的政治价值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82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428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