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政治传统视域下的公民教育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英国政治传统视域下的公民教育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自从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建设后,公民教育这一概念得到大家的重视。法治民主社会需要公民教育培育出守法、尊重、诚信以及宽容的社会公民。一个国家的公民素质如何会影响这个国家的存亡发展。而一国的政治传统必将对它的经济及文化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本文从政治传统视域下对英国公民教育进行研究。 本文首先对选题的意义和研究内容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等进行系统的阐述。然后对英国公民教育的历史脉络进行梳理,并对其在此发展进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要特征进行分析,,同时对英国公民教育的主要实施途径进行研究。纵观英国公民教育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英国政治传统对英国公民教育有深刻的影响。首先英国政治制度本身所蕴含的民主就对公民教育的实施与发展有促进作用。其次英国的两种主流政治思想——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对公民教育也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最后分析了两大主要政党的历史发展以及对公民教育的影响。 英国很早就建立起了现代国家,而公民教育也与英国现代国家的建立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第三部分就研究了在政治传统下的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从政治传统对英国现代国家建立的影响入手,研究了现代国家建立呼唤公民教育的原因以及公民教育在现代国家建构中的功能。 尽管英国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非常重视公民教育,并且根据《科瑞克报告》进行教育改革,但是实施过程中仍旧存在一些问题。最后,通过这种追根溯源的分析,研究英国的公民教育在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借鉴。
【关键词】:政治传统 公民教育 英国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756.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5
- 目录5-7
- 引言7-12
-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7-8
- 二、 研究内容和方法8-9
- 三、 国内外研究综述9-12
- 第一章 英国公民教育的概况12-22
- 一、 公民与公民教育的内涵12-13
- 二、英国公民教育的历史演进13-17
- (一) 萌芽阶段13-14
- (二) 个人发起阶段14-15
- (三) 民间团体倡导阶段15-16
- (四) 政府认可与推行阶段16-17
- 三、英国公民教育的主要特征17-19
- (一)渐进性17-18
- (二)矛盾性18
- (三)宗教性18-19
- (四)整合性19
- 四、英国公民教育的途径19-22
- (一)课堂教学是主要途径19-20
- (二)学校活动与社会实践是辅助途径20-21
- (三)大众传媒是宣传教育途径21-22
- 第二章 英国政治传统对公民教育的影响22-33
- 一、 资本主义制度所蕴含的民主促进公民教育实施22-23
- 二、 英国两种主流政治思想及其对公民教育的影响23-27
- (一) 英国的自由主义及其对公民教育的影响23-25
- (二) 英国式保守主义及其对公民教育的影响25-27
- 三、 英国两大政党的历史传承及其对公民教育的影响27-30
- (一) 保守党的历史传承及其对公民教育的影响27-29
- (二) 工党的历史传承及其对公民教育的影响29-30
- 四、 公民资格的模糊性与公民身份认同的缺乏30-33
- (一) 公民资格认定的模糊性30-32
- (二) 公民身份认同的缺乏32-33
- 第三章 英国政治传统下的公民教育与现代国家建设33-39
- 一、 政治传统对英国现代国家建立的影响33-36
- (一) 自由主义传统的深刻影响33-34
- (二) 王权与贵族权力对抗34-35
- (三) 民主制的过渡过程35-36
- 二、 现代国家建构呼唤公民教育的实施36-37
- (一) 公民教育是现代国家建构中培养国家认同感的重要力量36
- (二) 公民教育是现代国家建设中推进民主化的重要依托36-37
- 三、 公民教育在现代国家建设中的功能37-39
- (一) 公民教育的社会整合功能37
- (二) 公民教育的民主化功能37-39
- 第四章 英国公民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现实启示39-45
- 一、 英国公民教育存在的问题39-40
- (一) 实际教育中仍旧存在的不平等现象39
- (二) 公民教育是否应具有政治性39-40
- (三) 教师培养是公民教育的关键40
- 二、 英国公民教育的现实启示40-45
- (一) 公民教育须与本国政治传统相适应41
- (二) 注重公民意识的培养41-42
- (三) 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42-43
- (四) 应通过多层面加以实现公民教育43
- (五) 公民教育与我国国家治理主体的转换43-45
- 结语45-46
- 参考文献46-49
- 致谢49-50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等5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宜海;;谈学校公民教育[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06期
2 钟岚;试析公共艺术在公民教育中的作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年04期
3 杨冬;公民教育刍议[J];锦州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4 丛一;;公民教育,我们的课从哪里补起[J];中国质量;2006年03期
5 吴琼;;关于开展我国公民教育的思考[J];理论界;2006年05期
6 余兴龙;;试论政府对公民教育的主导作用[J];理论学刊;2006年07期
7 张宜海;;现阶段香港公民教育的重点和难点[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03期
8 完颜华;;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理论、实践经验与前瞻——“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点综述[J];伦理学研究;2006年05期
9 周秀红;;中外公民教育比较[J];锦州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10 高峰;;当前我国推行公民教育有待解决的若干问题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刚;;国际视野中的公民意识与公民教育[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下)[C];2004年
2 单文经;;澳门公民教育简史[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撷影(2006年6月·香港)[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香灼玑;;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开幕词[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王雄;;公民教育:新的起点与探索——2005年中国内地公民教育现状概述[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蓝维;;公民教育的社会背景与实践要素分析[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谢文;;社会性别平等意识教育是中国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赵达仕;;纵论公民教育的基本取向[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彭敬慈;;推动公民教育,从何人手?[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谢均才;;公民社会与政府,相生相克:香港推广公民教育的经验[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公民教育推进成效显著[N];人民政协报;2005年
2 周敦文;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公民教育[N];湖北日报;2008年
3 李瑞兰;应该大力倡行公民教育[N];天津教育报;2011年
4 杨云香;公民教育要抓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N];人民日报;2012年
5 大学教师 齐问;严管须运行于公民教育的环境中[N];东莞日报;2012年
6 实习生 谢仪 本报记者 黄金鲁克;世界公民教育不是一门课[N];中国教育报;2013年
7 易到用车创始人 周航;公民教育与企业责任(上)[N];经济观察报;2013年
8 刘艳侠;学校公民教育意在锻造现实人格[N];中国教育报;2013年
9 王晓真 编译;美国公民教育严重不足[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10 本报记者 刘文宁;公民教育:现代社会的新德育[N];工人日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姬振旗;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中小学公民教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苏守波;美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公民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付轶男;美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公民教育与道德教育关系[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新月;我国大学公民教育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王文岚;社会科课程中的公民教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李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公民教育[D];复旦大学;2005年
7 崔贞姬;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与公民教育[D];吉林大学;2007年
8 赵明玉;现代化进程中的英国公民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敖洁;我国大学生公民教育实效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10 刘颖;公民教育中的法制教育及其价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鹏燕;香港学校公民教育的演进透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2 吕宏倩;澳大利亚中小学公民教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3 吴利运;英国公民教育的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于永梅;全球化视域下的公民教育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5 杨倩;美国公民教育理论(2000-2010)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6 文静;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第二次公民教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波;西方公民教育成型因素探析及对我国的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陈鸿莹;英国中小学公民教育的特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9 刘晓艳;我国公民教育内容构建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10 何久香;我国学校实施公民教育初探[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英国政治传统视域下的公民教育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432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443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