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法的理想类型及其国家与社会治理现代化意义
本文关键词:论法的理想类型及其国家与社会治理现代化意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美国学者诺内特和塞尔兹尼克将法分为压制型法、自治型法和回应型法,这三种理想类型法虽然是从历史中抽象出来的,从法的历史制度形态与国家和社会治理结构关系来看,各种类型的法的国家与社会治理功能和价值从一开始就包含了国家与社会治理的意蕴,压制型法中突出体现了现代国家与社会治理中国家亲权需求下的法律父爱主义,自治型法体现了民主法治下基本自由主义精神,回应型法则体现了多元社会治理模式下的法律合作主义精神。
【作者单位】: 黑龙江大学博士后流动站;
【关键词】: 法的理想类型 国家治理 社会治理
【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我国法官权力控制研究”(2013M541417)
【分类号】:D90-052
【正文快照】: 美国学者诺内特和塞尔兹尼克将法分为压制型法、自治型法和回应型法。这三种理想类型法虽然是从历史中抽象出来的,且从法的历史制度形态与民主关系来看,法的民主性因素似乎不是从来就有的,其实不然。本文将以这三种理想类型法的含义和特征分析为基础,在梳理各种法的理想类型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成;;选择性执法研究[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07年03期
2 程乃胜;;历史哲学和类型学范式在中国法学批判中的运用——方法论视角下的《中国法学向何处去》[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7年07期
3 蒋传光;杨文杰;;马克斯·韦伯法社会学方法论探源[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4 李强;;马克斯·韦伯的比较法律制度研究[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0年06期
5 任强;解读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研究范式——《思考与批评——解读中国法律文化》一书读后[J];法商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法学版);2001年02期
6 李强;;马克斯·韦伯法律社会学中的方法论问题[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7年01期
7 李强;;马克斯·韦伯的法律类型学分析[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8 陈琛;;论公私法划分的必要性——评现实主义法学对公私法划分的观点[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09年03期
9 胡玉鸿;韦伯的“理想类型”及其法学方法论意义——兼论法学中“类型”的建构[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10 白中林;;韦伯社会理论中的“中国法”问题[J];政法论坛;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维究;徐文星;;英国公法传统中的“功能主义学派”及其启示——兼论中国21世纪“统一公法学”的走向[A];中国行政法之回顾与展望——“中国行政法二十年”博鳌论坛暨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光斌;“合法性”遮蔽了什么?[N];学习时报;2007年
2 郑成良;法治公信力与司法公信力[N];学习时报;2008年
3 郑成良;法治公信力与司法公信力[N];人民法院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强;从“法律文化研究”的角度审视马克斯·韦伯的法律社会学[D];吉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白中林;韦伯法律社会学中的理想类型[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2 马可;韦伯的官僚制与法律合理性理论[D];湘潭大学;2006年
3 金晶;大众的反叛[D];苏州大学;2007年
4 张丽颖;法律移植引发的困境及其对策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5 陈薇薇;从形式合理性法到回应型法[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6 温博;马克斯·韦伯的法律理性化理论解读[D];黑龙江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论法的理想类型及其国家与社会治理现代化意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65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466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