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高校教师师德之师生关系准则
本文关键词:略论高校教师师德之师生关系准则,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立德树人为教育之根本,作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关键环节的高等教育概莫能外。育有德之人,靠有德之师。因此,高校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尤为重要,这其中就包含师生关系的处理。师生关系处理不好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高校师生关系准则作为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应当遵循愿意并乐于同大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仁爱之心、有利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师生平等、民主法制等基本准则。
【作者单位】: 周口师范学院政法学院;
【关键词】: 高校教师 师德 师生关系 准则
【基金】: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规划项目(112400450133)
【分类号】:G645.1
【正文快照】: 高校教师师德,即高等学校教师的从业道德,它是高校教师个人道德修养与社会对高校教师这个工作岗位的职业道德要求相互融合所形成的综合道德观念、道德准则和职业言行的总和。高校教师师德不同于基础教育教师的师德。基础教育时期所面对的学生基本都是未成年人;处于中小学阶段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田虎伟;;“Y门事件”对当今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启示——基于一个恶性师生关系事件的分析[J];大学(学术版);2010年03期
2 刘玉威;赵红娟;;试论高校师生关系的内涵、特点及其构建[J];中国电力教育;2010年32期
3 蔡群英;;关于构建高校和谐师生关系的思考[J];职业;2011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桂玲;;工科高职院校学生应用文学习兴趣淡薄分析及对策探究[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2 徐子芳;王金香;王庆平;;增强教学亲和力,提高教学质量[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3 张明晶;;80后青年语文教师的迷失与救赎[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5期
4 袁利;;浅谈素质教育下“和风细雨”式的德育教育[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1期
5 王婉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模式探索[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6 王有炜;;《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移动课堂”教学模式实践探索[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7 苗培周;杨晶;王彤;;学研结合,培养和训练高师学生科研能力[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8 赵庭;;家校合作的阻滞因素及消解途径[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9 张荣花;;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对情感教学的启示[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10 孙立梅;;谈师范院校学生资料积累技能训练[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景勤;;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王玉生;;苏霍姆林斯基自我教育的机制新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沈会成;;学困生的转化与预防[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4 张峰林;;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道德选择能力培养的实践策略思考[A];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丛(2011年)[C];2011年
5 董朝霞;张译文;;党的“十八大”精神融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体系设计[A];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丛(第二辑)[C];2012年
6 陈志高;黄军强;;化学教学中学生“知识→能力”转化的培养探讨[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11分会:基础化学教育[C];2014年
7 贺燕燕;;小学语文教师的语言素养之我见[A];2014年5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8 单小娥;;加强语感培养、提高语文素养[A];2012年10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9 马丽华;;论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A];《体育科研》2008年第4期(总第112期)[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洪富;大学场域变迁中的教学与科研关系[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刘会贵;基础教育名师职业幸福的文化场域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高文君;中学数学课堂探究水平的构建与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汪丽梅;知识观视域中的教学方法改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林成堂;教师的感情表演规则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米广春;科学思维培养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姚林群;课堂中的价值观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曾庆涛;我国体育教师评价体系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9 姚志敏;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课程执行力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林齐;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构成及交往实践教育模式的实现[D];上海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明智;高校新资助政策及其实施的育人功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张发军;农村学业不良初中生学业成败归因现状及特点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林晗;从情感维度优化高中物理教学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毕红轶;新课程视域下的思想品德课生命观教育[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5 孟佳;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现状思考与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永春;初中小班化课堂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高丽艳;再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布白手法的运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白春屹;中学语文教师角色现代转型思辨[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冷宁;浅谈中小学作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金国婷;高中生的爱情观与爱情教育探讨[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壮成,张丽;大学师生关系现状及原因分析[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2 雷智仕;我国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存在的问题[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3 何晓燕;张雳;郭成;郭峰;;高中生师生关系、应对方式及其关系的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敏,姚本先;师生关系的游戏说[J];当代教育科学;2004年10期
2 易朝晖,郑中兵;从师生关系的历史演变看“理想”师生关系的构建[J];高等农业教育;2004年06期
3 漆玲玲;平等、对话、理解:从哲学视角解读师生关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6期
4 张鲁宁;“我—你”型师生关系的构建[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4年03期
5 张慧蕾;如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4年03期
6 马荣秀;谈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J];黑龙江教育(综合版);2004年Z4期
7 吴寿松;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J];克山师专学报;2004年02期
8 汪t/琪;谈师生关系[J];教育探索;2004年02期
9 谢利平;试论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10 向元琼,向元春;良好师生关系的培养[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雨田;牛盾;王鹏飞;;大学生师生关系的结构与类型[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张红;;浅析师生关系[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3 李俊芳;;如何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4 方露;;谈和谐校园建设中的和合师生关系[A];中国首届心理咨询师大会暨心理危机干预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李巨星;;如何构建新型师生关系[A];吉林省第二届中小学教师优秀科研成果评选获奖论文汇编(特等奖)[C];2011年
6 延晓华;;营造和谐学习氛围,构建新型师生关系[A];中国名校卷(陕西卷)[C];2013年
7 张文芳;;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做学生喜欢的老师[A];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荟萃(上卷一)[C];2005年
8 张秀梅;;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探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青海卷)[C];2010年
9 马少军;;构建和谐师生关系[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青海卷)[C];2010年
10 樊怡春;;创设师生互动 构建新型师生关系[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永忠 王泽新;新型师生关系浅析[N];科技日报;2002年
2 本报记者 高靓;我们追求咋样的新时期师生关系?[N];中国教育报;2007年
3 刘臻;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之管见[N];甘肃日报;2006年
4 谢君;构建新型师生关系[N];广西日报;2006年
5 黄梅县柳林乡中学 向金桥;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促进学生健康发展[N];黄冈日报;2007年
6 周振堂;树立平等师生关系理念[N];吉林日报;2007年
7 龙玫;师生关系期待互信平等[N];人民日报;2007年
8 龙玫;互信平等的师生关系受期待[N];人民政协报;2007年
9 河北省大名县埝头中学 杨香素;素质教育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基础[N];今日信息报;2008年
10 山西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刘宪俊;让网络成为师生关系润滑剂[N];中国教育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文正东;儒学变迁中的师生关系演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邵晓枫;百年来中国师生关系思想史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3 杨洋;求同存异:在冲突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立伟;师生关系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雷俊霞;关怀理论视野中的师生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崔晓虹;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策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4 廖大鹏;论师生关系的新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张香兰;论网络社会师生关系的重建[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鲍聪;共生性师生关系——对师生关系的一种阐述[D];浙江师范大学;2004年
7 陈霄;生态学视野下师生关系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1年
8 梁敏学;传播技术发展对师生关系影响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9 李雪梅;师生关系:以现代和谐理论为视角的探究和反思[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10 徐建慧;多元共存:文化视野下师生关系的重塑[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略论高校教师师德之师生关系准则,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70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467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