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青年思想状况及教育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6 22:20
本文关键词:城中村青年思想状况及教育对策研究
【摘要】:本文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知识与城中村社会现实问题相结合,以城中村青年群体普遍存在思想问题主线,以产生的原因和合理有效的对策为框架体系,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用于解决现实问题中来。以期实现城中村青年符合现代城市的思想道德素质要求。全文除绪论以外,共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对城中村青年群体进行概述。从城中村的缘起概述,确定文中的“城中村”范围,然后对于青年的年龄划分来对城中村青年群体的定位,特指15岁至34岁的“城中村”本土青年,进而归纳特殊性。 第二部分,主要对城中村青年群体思想状况进行分析,发现他们思想存在的问题。本部分是建立在问卷调查基础之上,从人生观、政治观、道德观、法制观等方面进行分析,归纳他们群体普遍存在的人生理想迷失、价值取向现实化;政治信仰功利化、责任感不强、信任度不高;缺乏社会公德意识和职业道德修养;法制观念有待提高、维权意识不强等问题。 第三部分,主要针对问题进行原因分析,主要从城中村青年自身教育程度、职业技能、心理素质等主观方面和户籍管理制度制约、社会保障不平等、城市与农村的文化冲突等客观方面来进行。 第四部分,提出城中村青年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根据问题和原因,提出建议和有效措施。从人生观教育、政治观教育、道德观教育、法制观教育来完善内容;采取咨询疏导教育方法、预防教育方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等方法;从保障教育资金投入、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等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从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文化娱乐活动、社会舆论等方面来优化城中村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关键词】:城中村 青年 思想状况 思想政治教育 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湖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432.6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绪论11-19
- (一) 国内外研究综述11-15
- 1. 国外研究综述11-12
- 2. 国内研究综述12-15
- (二) 研究目的及意义15-16
- 1. 研究目的15
- 2. 研究意义15-16
- (三)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16-19
- 1. 研究思路16-17
- 2. 研究方法17-18
- 3. 创新点18-19
- 一、城中村青年群体界定及特殊性19-23
- (一) 城中村青年群体的界定19-20
- 1. 城中村缘起19
- 2. 城中村青年群体19-20
- (二) 城中村青年群体特殊性20-23
- 1. 特殊的经济收入方式20
- 2. 特殊的社会角色20-21
- 3. 特殊的社会地位21
- 4. 特殊的生活方式21-23
- 二、城中村青年群体思想存在的问题23-31
- (一) 人生理想迷失,价值取向现实化23-25
- (二) 政治信仰功利化,政治信任度不高25-26
- (三) 法制观念有待提高,维权意识不强26-28
- (四) 缺乏社会公德意识、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28-31
- 三、城中村青年思想问题的归因分析31-39
- (一) 城中村青年自身素质的局限性31-33
- 1. 知识文化水平相对较低31
- 2. 心理素质不稳定、不成熟31-32
- 3. 职业技能不高32-33
- (二) 户籍管理制度的制约33-35
- 1. 双重性社会角色33-34
- 2. 城市社会的排斥34
- 3. 自卑感和焦虑情绪34-35
- (三) 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35-36
- 1. 社会保障标准不同35
- 2. 社会福利不同等35-36
- (四) 农村传统文化与城市现代文化之间的冲突36-37
- 1. 生产方式之间的冲突36
- 2. 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冲突36
- 3. 社会交往方面的冲突36-37
- (五) 城中村思想政治教育缺失37-39
- 1. 城中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不重视37
- 2. 思想政治教育手段落后37-39
- 四、城中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对策39-50
- (一) 丰富城中村思想政治教育内容39-41
- 1. 人生观教育39
- 2. 政治观教育39-40
- 3. 道德观教育40-41
- 4. 法制观教育41
- (二) 创新城中村思想政治教育方法41-45
- 1. 理论灌输与实践活动相结合41-43
- 2. 答疑解惑与心理咨询、疏导相结合43
- 3. 预防教育法43-44
- 4.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44-45
- (三) 加强城中村思想政治教育管理45-46
- 1. 保障教育资金投入45-46
- 2.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和管理46
- 3. 加强组织领导46
- (四) 优化城中村思想政治教育环境46-50
- 1.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营造良好的政治环境47-48
- 2. 丰富青年文化娱乐生活,形成良好文化环境48
- 3. 优化社会舆论环境48-50
- 参考文献50-52
- 附录52-56
- 致谢5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在东;高鑫;;把思想政治工作纳入城中村改造的智略体系[J];当代经济;2009年21期
2 孙林;;荔湾区城中村青年人生态度调查[J];甘肃农业;2011年08期
3 史金平;王双;;武汉市城中村改造新思路[J];经济研究导刊;2006年06期
4 马强;;基于文化融合视角的城中村改造路径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26期
5 肖和平;陈光华;陆炜;;武汉市“城中村”现状及改造方法研究——以江汉区为例[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0年12期
6 张齐学;农村城市化与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理论与改革;2002年05期
7 叶芳;;对“城中村”青年女性公民政治意识的调查与思考——以广州荔湾区为例[J];理论前沿;2009年24期
8 陈云;;城中村青年的就业状况分析[J];农产品加工(学刊);2008年01期
9 陈云;;城中村青年的现代化素质研究[J];科学之友(B版);2008年02期
10 谢伟杰;曾学龙;;城中村青年的价值追求及对共青团组织的期待——以广州市荔湾区为例[J];青年探索;2009年02期
,本文编号:6858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685843.html